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被欺负,谦让还是还手?

  提问: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总挨别人欺负,我教育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要懂得谦让,但是其他小朋友先欺负你时,你也要学会反击。但孩子就是不会,总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怎么办呢?

  回应: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作为父母既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懂得谦让,睚眦必报的刺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两种状况之间取得平衡,做到既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

  可是很多父母发现让孩子取得这样的平衡真是难上加难,说了很多道理,费了很多心,可就是收效甚微。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幼儿的交往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通过外界的说教而起效,如孩子对其他孩子动粗,这时父母一大堆“谦让美德”的说教对孩子而言几乎无效;反过来对孩子大打出手,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的“棍棒教育”也只能让孩子的“暴力倾向”更甚。孩子的成长必须通过孩子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经验,才能有所长进。对幼儿而言较好的方法就是自然后果法,也就是因为你的粗鲁和霸道,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你玩,这对孩子的刺激和“教育意义”远大于上述两种。

  再来看看孩子总是被别人欺负的状况。首先,从意识上,父母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之间的“冲突”定义为欺负,在幼儿阶段,这种有意识的欺负并非常态。更多情况下都是孩子们表达自身情绪的方式,只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太恰当,需要成人的引导而已。当孩子受到这种“欺负”时,首先要平复受到“攻击”孩子的情绪,告诉他对方只是想要表达友好;其次要把两个孩子拢在一起,告诉发起“攻击者”如何表达喜欢;最后要让两个孩子在友好的气氛中再一次进入游戏状态。

  当然,家长可能觉得有些孩子不是表达友好的无意犯过,而就是具有攻击性。那么当孩子向自己告状或者诉苦时,父母该怎么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建议父母代替孩子去处理问题,更不主张父母拿别人的孩子“出气”。因为,那是幼儿世界的冲突,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处理方式。我始终建议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协助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如当孩子哭哭啼啼地来找你,告诉你某个孩子总是欺负他,一般情况下,父母会吐口而出:“他为什么打你啊?”这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建议先把孩子拢在自己的怀中,理解同情他的遭遇,并尝试着帮他表达清楚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很疼?”其次,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了,父母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慢慢建立起事情的因果联系和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父母尽量克制自己表达所谓“正确的做法”的欲望。鼓励孩子去尝试他所设想的方法,然后进一步探讨。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教育  欺负  谦让  还手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