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人是通过生产本身成为了母亲,那么男人一定是通过妻子对孩子的介绍才成为父亲。
双双3个月以后终于在她身边经常出没的几个大家伙中认识并记住了我,从此便展开了她选择性的黏人。吃奶要我抱,玩玩具要我陪。当时家里的阿姨为了让我好好吃饭,便在我用餐时抱她去阳台看汽车。我赶紧埋头吃饭,一抬眼,看见她依偎在阿姨怀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在任何时候,她那始终追寻着我的无辜眼神让我牢记着自己母亲的身份。在阿姨刚刚离开的那段时间,我连洗碗的时候都要用婴儿背带把双双抱在怀里。
而在家里走来走去的这位爸爸虽然也很吸引双双的眼球,但是她却不愿意长时间地依附他,跟爸爸相处一会儿便开始闹着要妈妈。所以相对于我,我家那位男同学的负担显然就轻多了,以至于人家经常不知道干些什么好,只能跟我说:“需要我干什么活儿,你告诉我一下啊。”
蒙特梭利认为母亲是婴儿发展安全感的第一负责人,孩子首先通过了解母亲再慢慢与世界产生联系。孙瑞雪认为没有得到足够母爱的孩子缺乏主动认知世界的动力。小巫反问,一个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获取母爱上的孩子哪还有精力探索世界?李跃儿说得更通俗,孩子黏谁就说明谁给孩子的爱还是不够。
于是,我就这样守在女儿身边,眼睛关注着手脚忙个不停的她,默不作声。一旦她给出需要我的信号,我便会冲上去拥抱她,无论那个时候我是否累着、病着。其实做到这些何必依靠书本和专家,在孩子面前,每个母亲都有天性和本能告诉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只是有些母亲的本能已经随着社会进步被“社会化”掉了。
直到我7个月产假结束、重新上班的那段时间,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些育儿专家们所言极是。双双平静地接受了妈妈每天要离开她一段时间的事实,决定用等待来表达她对我的信任。每天下班我冲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抱住这个张着双手伸向我的小家伙。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无比清晰地体会到孙瑞雪对一个建立了正常安全感的孩子的描述:我不愿意离开妈妈,但是我能离开她一段时间!
从我这里得到了足够多的安全感,双双终于把爸爸划入了她的下一目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双双像块橡皮糖一样黏着爸爸。走路牵手要牵爸爸的手,走不动了抱住爸爸的大腿耍赖:“抱抱!抱抱!”看见爸爸上网就凑过去要求和爸爸一起看猫咪的图片。以前晚上睡觉之前,需要我陪她玩一会儿,现在爸爸必须也要在场。困得都睁不开眼了,嘴里还喊着:“爸爸!爸爸!”我回答她:“爸爸睡觉去了,你也睡吧。”双双继续充满感情地询问:“爸爸?爸爸?”我再次回答:“爸爸睡觉去了,你也睡吧。”……这样的对话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有一天晚上我竟然回答了她二十多次!第二天,我实在受不了了,要求老公搬回来与我们一起睡觉。看见爸爸也跟自己一起睡,双双晚上安心多了,吃夜奶的次数也减少了,难道这就是男性散发的强大的安全感?
老公再也不用问我他还需要帮什么忙了,因为他自己已经忙不过来了。得意之余,他也颇感困惑地问我:“小孩儿是都有个爸爸敏感期么?”我想了想说:“有可能。”
昨天老公公休,在家带了一天孩子,今天居然累病了。害怕自己是H1N1,老公晚上没有出席哄双双睡觉的场面。双双每天晚上在床上给爸爸妈妈表演走路的秩序被破坏了,她奋力呼喊爸爸来观赏表演,未果,委屈极了,结结实实哭了一顿。一边哭一边凄惨地抽泣道:“爸爸……爸爸……”我怎么劝慰她都是徒劳。
双双爱上了爸爸,她已经懂得世界上除了妈妈之外,还有很多值得她去爱的人。
网友评论
素儿——以前,我一直对孩子的依恋行为有一种误解,以为如果我们第一时间满足孩子依恋的需要,就会让孩子依恋的欲望无限扩张,会更加迫切地希望沉浸在温暖的依恋关系中。因此,在面对孩子哭着寻求依恋的时候,我曾经错误地选择让孩子哭一会儿,一边告诉自己可以锻炼孩子的肺活量,一边自以为是地认为可以避免孩子用哭闹来要挟父母的陪伴。
当我看了小叶子的这篇文章,看到了“我不愿意离开妈妈,但是我能离开她一段时间”,我才真正地认识到了什么是对孩子而言正常的依恋发展模式。只有孩子的心中对依恋的对象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才会有充足的信心去面对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去进行成长中更多的探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