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的女儿姗姗上幼儿园中班。一天,幼儿园举行家长会,老师表扬了一些孩子,也指出了一些孩子的缺点。老师对姗姗的评价是“不爱说话,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小张回家后对姗姗说:“老师表扬了很多小朋友,说他们表现得挺好。老师说你表现也不错,就是不爱说话,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没想到姗姗听了,却委屈地哭了起来,还大声喊叫着:“我也表现得挺好,我也表现得挺好。”
对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很看重老师和家长的评价。对像姗姗这样的孩子来说,爱不爱说话,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老师和家长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个孩子都爱说话和积极回答问题,更不应该把这种对孩子的否定评价传达给孩子。这种像是给产品贴标签一样的简单评价方式,只能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的心理是极其脆弱的,尤其是一些内向的孩子。他们并不能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从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或否定中,去判定自己行为的是与非。而一旦评价上出现了错误,将直接影响孩子对问题的判断。即使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正确的,否定的评价也会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孩子的问题暗地里积极引导,而不能指望孩子得到否定评价后,会像成年人那样幡然醒悟。
事实上,很多对孩子的否定评价,只能强化这种不良倾向。因此,聪明的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表现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欣赏就好,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制定的标准去评价他们。
就像对姗姗,老师发现了她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提醒她,或用奖励的方式让姗姗知道积极回答问题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激发她的主动性。
不给孩子贴标签,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是真正的尊重孩子个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