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培养特长 守护孩子的兴趣

http://www.sina.com.cn    《让孩子当主角》 

守护孩子的兴趣,并把孩子的兴趣发展为特长,这是最佳的特长培养模式。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强逼着他去学,哪怕他最终技术高超,内心的幸福感也是打折扣的。

让桐桐学古筝,妻子的初衷是让她拥有一项人生“利器”,也就是特长,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我的初衷则是培养桐桐的一门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妻子热心地联系着培训班,我负责调动桐桐的积极性。

正式学习前,我们先让桐桐去体验了几天,看看她意向如何。

参加了几次兴趣班后,桐桐喜欢上了那儿的老师,还有那儿的环境。当然,她也喜欢上了弹古筝。几天下来,桐桐强烈地要求学古筝。

在开始学习前,我和她约定,要想好了再去学。如果真是喜欢,以后就要坚持学下去,一直学到十岁,不能间断。十岁以后,是否继续学,由她来决定,我们绝不干涉。

我反复询问了桐桐几次,她都表示同意这个约定。于是我白纸黑字将这个约定写了下来。心想,有了这个约定,如果中途她说不能坚持下去,问题也比较好解决。

就这样,妻子去给她报了名,买了教材。我去琴行选了一架古筝,方便桐桐在家练习。桐桐的学琴之旅开始了,以后,我会陪着她一起走下去,直到她把古筝变成特长。

好事多磨,在孩子学习的路上,往往不会一帆风顺。

一个月后,桐桐能熟练地弹几首曲子了,但她对古筝的那股新鲜劲儿没了,学琴的热情也下降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去找了刘老师,刘老师提议让桐桐在音乐课上表演。

那一次,桐桐第一次在音乐课上表演了古筝。在大家的掌声中,她体验到了成就感,还有同学的羡慕。马上,桐桐又有了学琴的动力,学琴热情开始回升。

平时,家里来客人了,我会征求桐桐的意见。如果她愿意,就给大家来一首。每次大家听完演奏,也会由衷地夸夸她。

我知道,这些赞赏,都将成为桐桐学琴的动力。

培养孩子的特长,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如果没有成就感,孩子就会缺乏自信,学习的兴趣就会慢慢减弱。

古筝培训班里,有个十二岁的女孩子,是高级班的尖子生。有一次,她有表演,我带桐桐去观看了。教室了挤满了人,很多家长也都带着孩子来看。她表演完了,桐桐的嘴张得大大的。

出来后,桐桐羡慕地说:“爸爸,她弹得真好呀,就跟碟子上的一样啊!”

我笑笑说:“她和你一样,也是从这个年纪开始学的。你的老师也说啦,你现在的水平和她当年的差不多。如果你愿意学,以你现在的表现,到她这么大时也能弹得这么好。”

桐桐瞪着眼睛看着我,认真地说:“真的吗?老师真的这么说了?”

我点点头,肯定了她。看得出,她很激动,也很兴奋。

我说的是实话,我带桐桐看表演,就是想给她竖立一个标杆,让她有一个努力的目标。伟人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果不其然,事后,桐桐对这个女孩特别感兴趣。每次听到她的消息,桐桐都会打听。她每次获奖了,桐桐都很羡慕。慢慢地,桐桐把她当成了目标,当成学习和追赶的对象。

七八岁后,桐桐开始参加比赛,也开始获奖。每一次她拿到奖杯,都会高兴地说:“爸爸,我又拿到了一个。”我知道,她在以那个女孩当参照物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一次的观摩,帮桐桐树立了偶像,确实是很有成效的。

学了两年后,妻子要求桐桐考级。这时,桐桐的特长培训路遇到了瓶颈。由于妻子逼得紧,桐桐开始抗拒练琴了。

当时,妻子很焦急,我也很担心。看到这种场面,我劝说妻子:“还是放弃让桐桐考级的念头吧,她太小,承受不了这种压力,要以保持兴趣为重。”

我主动找桐桐商量,提出以后不规定练琴时间了,她高兴什么时候弹就什么时候弹,高兴弹多久就弹多久,不想去上培训课了,就先休息着。

我们全面松绑后,桐桐痛痛快快地玩了几天,情绪平复了。

大约十天后,桐桐看到了古筝,想到要搞元旦晚会了,就又重新带上了指套,开始弹琴了。

当时,我们都没有打扰她,也没有刻意表扬她,就当这是件很平常的事。

有一天,桐桐对我说:“爸爸,下个星期我想去培训班学习。我想那里的伙伴了,也想老师了。”

事前我和老师打了招呼,老师也很配合,没有说桐桐缺课的事。就这样,桐桐又开始学琴了。她这一坚持,就一直走了下去。

把孩子的兴趣发展为特长是最佳的特长培养模式。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强逼着他去学,哪怕他最终技术高超,内心的幸福感也是打折扣的。

  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好乐之者”。在孩子学特长的路上,守护兴趣才是关键。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家庭教育  兴趣  古筝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