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天生是不会在乎别人眼光

http://www.sina.com.cn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2010年我在医院住院时,认识了隔壁床位的夫妻俩,他们是来治疗不孕症的。女的很希望有个孩子,她的理由非常奇怪,最主要的理由不是因为自己想要孩子,而是受不了旁人的眼光。她说他们那边就他们夫妻俩没生孩子,别人说三道四以及热情的关心让她受不了。她不满她的老公,说她老公没有主见,对于未来的工作都做不了主,被公公婆婆所控制。譬如他们想创业,做点小生意,而公公婆婆不允许他们做小生意,觉得儿子好不容易读了大学,堂堂大学生去做小生意,让爹妈很没面子。因为公婆的阻止,她老公坚持不了,放弃了创业,这让她非常生气。

  从与这夫妻俩聊天当中,我发现这一家子人都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容易被别人所左右。他们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更多是因为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而非自己怎么看怎么想。再仔细想想,这一家子人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的写照吗?

  “不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我们很多成年人的通病。我们身边的许多成人都会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而是首先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评价,真正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人很少。这导致我们活着的意义居然是“别人眼里的自己”,而非做自己!

  为什么大多数成人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呢?其源头在童年。

  性格形成于幼年,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期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主,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过事,长大后他们必然毫无主见。如果在童年时期,成人给过孩子太多的评价,尤其是不客观的评价,就会导致孩子丧失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依赖于外界对他的评价。这是这些成年人不能“听从自己的声音”,在乎别人眼光的深层原因。

  孩子天生是不会在乎别人眼光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无知无畏,会有很多惊人之举,才不会管人家怎么看怎么想。是成人,慢慢让孩子活在了别人的眼光里。

  我们社区有个孩子叫玉玉,平时是外婆带,妈妈一有时间也会陪她。玉玉家人的教育方式堪称目前大多数城市家庭的代表,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要有礼貌,见人叫人;安全第一,唯恐孩子出意外,倘若孩子摔跤会心疼大半天,内疚自责不已;不准玩水、玩沙、玩棍等一切他们认为会弄伤孩子的东西;饮食起居等方面精心照顾,担心孩子生病,衣服总比别的孩子多一件,身上永远是干干净净的;吃喝拉撒玩、交友等一切都由大人决定,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他们喜欢控制孩子。小朋友都在玩沙,玉玉也想玩,外婆阻止,“不能玩,会弄到眼睛里。”玉玉还是要玩,于是被外婆强行抱走,玉玉大哭不止。看到周周在玩滑板车,玉玉跃跃欲试,外婆说:“你太小,还不能玩,会摔跤。”周周到沟里玩,玉玉也想去,外婆阻止,“沟里危险,别去。”玉玉想到小伙伴家里去玩,妈妈不让,“我们要回家吃饭,下次去。”可下次呢,仍然不让玉玉去。

  有一次,玉玉的零食不愿意和小伙伴分享,外婆强行分走一半,玉玉大哭,外婆呵斥玉玉,“你怎么这么小气!”还有一次,小伙伴邀请玉玉到她家去玩,玉玉高兴地答应了。玉玉妈以马上要吃饭为由阻止(虽然对方一再表示欢迎玉玉到他们家吃饭),玉玉很想去,哭着央求妈妈,但是妈妈不为所动,讲了好多诸如“别人家要吃饭了,我们不能打扰别人”的道理。玉玉大哭,跟在小伙伴后面追,小伙伴也大哭。玉玉妈上前拦腰抱住玉玉,活生生把两个好朋友给拆散了。

  每次玉玉碰到熟人,外婆和妈妈都会让她叫人。遇上别人和玉玉说话,如果玉玉回答得稍慢一点,玉玉妈或外婆就会替玉玉回答或者教玉玉回答。小伙伴邀请玉玉,“玉玉,我们来烧烤吧。”玉玉还在想要不要烧烤,外婆就抢先回答了,“玉玉说‘好’呀。”玉玉鹦鹉学舌般说道:“好。”

  他们喜欢随意评价孩子,给孩子贴“标签”,这些评价是他们的主观臆断,并非客观评价。譬如玉玉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他们说玉玉“小气、自私”;玉玉不敢玩游戏,他们就说玉玉“胆小鬼”……

  在玉玉的家人看来,小孩子就是要听话、懂礼貌、爱干净、守规矩。她们压制了孩子的很多正当需求,比如到伙伴家串门、玩沙玩水玩车、探究未知事物等;剥夺了孩子的正当权利,比如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交友的权利。她们没有给过孩子身体和心灵的自由,在她们的潜意识里,孩子就是她们的附属品,必须听从于她们,她们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她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伤害着自己挚爱的孩子,而她们却觉得是为了孩子好。

  玉玉的家人实施的就是控制教育,玉玉想玩沙的时候,她内心的声音是“我要玩沙”,外界的声音是“不许玩”;想玩滑板车的时候,她内心的声音是“我想玩”,外界的声音是“不能玩”;她自己的物品不愿意与人分享的时候,她内心的声音是“我不要和别人分享”,外界的声音是“你必须分享”……成人这种无处不在的控制教育就好比时时刻刻逼着孩子在两条路之间做出选择,孩子内心的声音说“左边”,外界的声音说“右边”,孩子到底是走左边还是右边呢?刚开始,孩子以哭闹进行激烈的抗争,但哭闹被家长视为不听话,哭闹也抗争不过。一次次的抗争失败后,孩子不得不屈服了。

  在这种教育之下,天赋不错的玉玉变得脆弱、被动、没主见、盲从、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

  她喜欢盲从,别人怎么说,她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她便怎么做。她经常屁颠屁颠地跟在周周后头,周周怎么玩,她便怎么玩;周周怎么做,她也怎么做;周周怎么说,她也怎么说。哪怕周周的行为是错误的,她也跟着学。她自己一点儿也没有主见,譬如玩开火车的游戏,别的小朋友都分配好了角色,玉玉站在一旁手足无措。我问她想扮演什么角色,她迟疑了半晌,不知道该选择哪个角色。外婆替她回答说当售票员,我再次问她:“有司机、乘客、售票员,你乐意当什么?”她依然说售票员。平时被大人安排惯了,她没有自己选择的机会,这一次让她自己选择,她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她自卑、敏感,特别在乎别人对她的态度。一次,玉玉、思思等几个小朋友在我们家玩。正玩得开心的时候,周周爸回来了,思思和玉玉都争着叫“叔叔”,周周爸笑着和她们打招呼,叫了一声思思的名字,没有叫玉玉,只是冲她笑了笑。这是由于思思来我家比较多,周周爸认识,而玉玉第一次来我们家,他不知道玉玉的名字。这么件小事我都没看出来有什么异常,但是玉玉在意了。她原本玩得很开心,经外婆多次催促都不愿回家,但是见叔叔只叫了思思的名字,没叫她的名字,她就突然要求外婆带她回家。这是第二天玉玉外婆告诉我的。外婆说玉玉自尊心很强,这么点小事她觉得难过了。我跟周周爸说这件事的时候,他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

  我有些惊讶,后来仔细一想,这件事放在玉玉身上是非常符合她性格的,她自卑,所以需要通过别人对她的态度来获得信心。周周爸叫了思思的名字,没叫她的名字,在她看来周周爸是不喜欢她的。别人的这种“不喜欢”对她是个不小的打击,乃至在一个月后,她再次遇到周周爸,还是非常抗拒。那次周周爸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并且邀请她,“玉玉,上我们家玩好不好?”玉玉听闻此言,脸色大变,边哭边拉着外公走开,“我不到周周家,我要回自己家!”显然,玉玉还对上次周周爸没有叫她名字耿耿于怀。

  这件事情说明玉玉非常自卑,如果是一个自信的孩子,根本不会在意这么一个小细节。好比一个大人,如果他自信,哪怕别人真的不喜欢他,也只会引起他一时的不快,不至于造成打击;如果他自卑,别人的不喜欢足以令他沮丧,甚至一蹶不振。

  玉玉很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周周穿了一条新裙子,臭美地对玉玉说:“看,我穿了新裙子,很漂亮吧?你没穿新裙子,不漂亮。”玉玉哭了,“周周说我不漂亮!”大半天都闷闷不乐。又一次,玉玉穿了一条漂亮裙子,周周说:“哇,玉玉好漂亮哦。”玉玉喜笑颜开。她还经常跑到我面前,“索要”表扬和赞美,得到表扬后便喜不自胜。

  玉玉家人的教育方式在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家庭中都存在,他们一方面控制孩子,一方面抱怨孩子或软弱、或没主见、或胆小。他们总是试图改变孩子,但是,他们从没意识到问题不在孩子,而在于自己。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成长,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做成人期待的那个孩子。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成人都不让孩子做他自己,而是让孩子做成人期待的孩子。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潜能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