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可不想当“啃老族”

http://www.sina.com.cn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现在的家庭,孩子大多是只有一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形成四二一的模式,六位大人对孩子宝贝得不得了,能帮孩子做的决不让孩子自己做。

  这一点,从每天早晚的学校门口就能看出来,家长们不仅要接送孩子,负责孩子的安全,就连背书包这样的事,也多是由大人来做的,家长们成了保姆、保镖,兼书童。

  只要愿意,家长们可以找出无数的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

  “书包太沉了!”

  “能帮孩子背背就背一下了。”

  “孩子还小,背不动。”

  “怕压得孩子不长个儿。”

  ……

  他们不知道,帮孩子做得越多,对孩子的成长越不利,家长过多地做了本该孩子做的事,使孩子失去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失去了自信心,从而陷入恐惧和不安。

  在我们周围的很多父母,以为是自己怀着深深的爱去为孩子做各种事,照顾孩子的愿望压倒一切,甚至失去自己,却不知道这种“爱”,其实是“害”。

  因为他们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当孩子需要自己做一些本该是他们自己分内的事的时候,却做不好,他们会产生挫败感,反过头来会埋怨自己的父母。

  记得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问我:“您和我爸能不能也帮我去做一天值日?”

  “什么?”我听了大吃一惊,只是听说过这类家长替孩子做值日、写作业的事,没想到就在我们身边。

  “为什么让我们帮你做值日?你不会做吗?”我有点生气,女儿很小就开始帮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现在居然提出这个要求。“你是不是上课也需要我们替你?”

  “不是!我们班好多同学的家长都帮他们做值日,说那样做得快点……还说我们小孩子扫不干净……”

  哦,我明白了!

  女儿还小,看到这这种情况,她的心理肯定是不平衡了。但是,我们家长甚至长辈全都大包大揽地替孩子做了本应该是他们自己该做的事,那孩子的手脚岂不是要退化了?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女儿洗澡的事来。

  有一次,我和邻居聊天,她说她女儿2岁多就自己洗澡了。“什么?那洗不干净怎么办?”“洗不干净就洗不干净,反正明天还得再洗。”邻居的做法对我是个很大的触动,那时候,女儿已经三岁,每次还是我给她洗澡。于是,我跟她讲,她已经三岁了,可以自己洗澡了,然后告诉她要怎么洗。开始的时候,她常常洗不好,水弄得到处都是、头发上洗发液没冲干净、没擦干就穿上衣服……各种情况都发生过,但我都是鼓励她,没过多久,她就可以自己洗得很好了。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要学习和锻炼的内容,如果我们都替他们做了,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现在社会上有个词被提到的次数很多,那就是“啃老族”,网上有一条谜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啃老族”的生活状态,说的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他们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其实关键是在家长,他们一直都觉得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让孩子做还不如自己给做好呢,又快又利落,这样,完全剥夺了孩子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大量的“啃老族”其实就是这种观念的牺牲品。

  这个春节我们准备去小豆的烟台的奶奶家过,说实在的,小豆长这么大跟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一共也不超过3个月,但是血缘是个奇妙的东西,许多时候用常理根本解释不清楚。

  她一岁多第一次到爷爷奶奶家的时候,陌生的环境、新的面孔,原本很认生的小家伙居然没有一点陌生感,跟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和堂姐玩得很好……

  后来两次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成行,都是老公带她暑假的时候去玩上10来天,她都玩得很开心……

  我们再一次一起回去过年的时候,她已经上2年级了,那年,烟台很冷,奶奶觉得她穿得少,就张罗着给她做棉衣,看到奶奶在那里忙活,她也不闲着,一会儿给穿针,一会儿帮着絮棉花,最后要求自己也要缝一个。“小豆,你别跟奶奶捣乱!”看她在一边张张罗罗地弄这弄那,我赶紧叫她。

  “没事,让她缝吧!”奶奶一边说一边把一大块布头儿给她,她对着比好,铺平整了,然后也絮上棉花认真地缝起来。我和奶奶和不信任地笑话她,觉得她也就是玩玩。可是,最后,她居然缝出来一个椅子垫,虽然上面的针脚七扭八歪、有大有小,大的有一寸长,小的有一厘米长。她拿着自己的“作品”,走到爷爷跟前:“爷爷,这是我给您做的椅子垫,您坐上腿就不疼了。”爷爷很是感动,结果垫子,小心地放在书架上,说:“这是我孙女给做的垫子,我要好好保存着,爷爷看到了,腿就不疼了。”那时候,她爷爷得了股骨头坏死,正在服汤药,走路都要拄拐杖。孩子看到了,就记在心里了。

  《颜氏家训》中讲:世上有些人,对子女不加管教,而是溺爱,……本来该劝诫却反而去鼓励,该斥责却笑着表示赞同,以至于子女长大后不良习惯已经形成,那时再去管教他们,就是打死他们,也不害怕。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娇惯,孩子成为败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我老家的一个村子就有这样的真事儿:这家重男轻女严重,下一代第一个正好又生了个儿子,这孩子简直比“贾宝玉” 还金贵,一大家子都宠爱这孩子,那真是要星星恨不得登天梯给他去摘,要月亮恨不得上月球给他去抱。这孩子跟别的孩子玩的时候,都是别人让着他,即使他有了过错,也任其所为。可后来怎么样呢?这个“宝贝疙瘩”天天跟父母长辈要钱,给少了就顶撞,后来发展到打骂,当他们发现这孩子身上的毛病后,想管也管不了了。那时候,那孩子大概十多岁吧,他把别人家的玻璃打破了,因为人家批评了他几句,他就半夜把那家的鸡都给捏死了。爸爸要打他,他脖子一梗、眼一邪:“给你打!有本事你就打死我!”他的爸爸无奈地把手放下了。后来,这孩子在抢劫的时候把人给扎成重伤,被判了刑。

  《三字经》上曾经说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很有道理。一味溺爱,只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黑格尔说:假如你将所有困难都关在门外,那么成功也将被你关在门外了。做父母的都是为孩子好的,总是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这种爱要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为标准,如果使““爱”成为“溺爱”,一切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当他们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会不知所措,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被社会淘汰;从而成为真正的“啃老族”。

  当我们觉得孩子不行的时候,多给他们点锻炼的机会吧,因为每一项技能都是通过练习得来的。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