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间的良好沟通,不仅是指孩子能够对父母敞开心扉,还意味着父母也要尽可能地向孩子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平等。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16岁的小语似乎有了早恋的迹象。
很多父母一发现孩子早恋,慌了神就对孩子进行一通说教,甚至打压。
虽说我能“想得开”,心里还是不免担心。毕竟,“恋爱”这门课,学校里并不教,我担心毫无经验的女儿处理不好这件事。
于是,我决定给女儿补上这一课。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讲述自己的经历,跟她谈谈我对中学生早恋的看法。
一天吃过晚饭,我很随意地和小语聊起了天,然后自然地过渡到我的 “初恋”。
“告诉你一个秘密,我高二的时候,喜欢上了我们班的一位帅哥,我们经常一起去逛街、看电影,还去公园游玩,每天都很开心。后来,我们俩的成绩都有些下滑,班主任看出了苗头,就分别找我们俩谈了话。班主任没有批评我,而是从我的理想出发,循循善诱,引导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争取自己美好的未来……
和你爸爸恋爱之后,每次想起高中时那段所谓的“感情”,我常常会傻笑:那时,我怎么会喜欢上那样一个很平庸的男孩呢?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眼界和心胸也不断开阔,选择伴侣的眼光和评价标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觉得中学时期的感情虽然美好,但千万别陷进去,否则会错过人生的很多美景……”
我平静地说着,小语始终一言不发。但我看得出,她在很认真、很感激地听着并思考着我说的话。
从那之后,那个男孩再也没来叫小语一起上学,小语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和阅读上。
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这是很多孩子的愿望。
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愿望,这是父母向孩子敞开心扉、真正成为知心朋友的表现。
父母能够真诚地向孩子敞开心扉,孩子就容易对父母敞开心扉,进而才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在这个基础上,父母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我在中学做班主任工作时,有一位同事常常无奈地跟我谈起她的女儿。
同事的女儿是个很活泼且很喜欢说话的女孩,这一点不太像她妈妈。
她女儿读高中的时候,也许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她常要求跟妈妈“平等对话”。
有一天,女儿双手拉着妈妈的胳膊,神秘兮兮地将她拉近了自己的房间。
“什么事啊,这么神秘?”妈妈不解地问,“搞什么鬼啊?”
“妈,我问你件事。”女儿关上房门,悄声对妈妈说。
“有什么话不能大声说啊?”妈妈有些生气。她觉得,一家人之间,用不着这样嘀嘀咕咕的。
“是我们女人之间的事儿,别让我爸听见。”女儿压低声音说。
“快说,有什么事?”妈妈有些不耐烦。
“妈,你在中学时有没有喜欢过男孩,有没有男孩喜欢过你?你当时什么感觉,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的?”
“你是不是早恋了?快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妈妈有些着急,问女儿。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然后我再告诉你。”
“这种事情我怎么能跟你说呢,你还是孩子,还不懂。快跟我说,你是不是早恋了?”妈妈有些恼火,急不择言地说。
“你不说就算了,我也不想跟你说了。”女儿脸上没有了笑容。
“你快跟我说,你要急死我啊?”不懂女儿心思的妈妈,并不知道女儿内心情绪的变化。
“你出去吧,我要写作业了。”女儿将妈妈推出房间,关上了门。
这位同事的女儿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来了第一次例假。
她问妈妈:“老妈,你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有没有来了例假却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结果弄脏了裤子……”
对于这类问题,思想保守的同事总觉得羞于谈论,尤其是在话很多、还未成年的女儿面前。于是,她以一句“我不记得了”搪塞了过去。
可是,女儿心里有些不高兴:你要求我对你毫无保留,在我面前你却掩饰自己,这根本就是一种不平等。
女儿和妈妈谈及一些女性的话题,其实是在寻找一个同性的榜样,或者 说一个人生的同路人,希望获得成长和前进的心理能量,获得情感上的支撑 力量。
可是,妈妈却拒绝坦诚地与女儿交流,堵住了母女间良好沟通的路径。
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诸如“少儿不宜”的话题、父母“不光彩”的经历等,父母大可不必讳莫如深,以免增加孩子的困惑。
父母不妨以平等的姿态,以平和的心态,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孩子敞开心扉,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