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潜能开发 > 《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 > 正文
孩子生来不懂秩序,他们的秩序感都是后天培养的。
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为什么要急着培养他们的秩序感呢?因为,世间万物都是有序的——自然有自然的秩序,社会有社会的秩序。孩子从小生活在有序的环境中,会顺应自然、社会,健康、幸福地成长;孩子从小生活在无序的环境中,家庭摆设一片混乱,家庭起居一片混乱,家庭往来一片混乱,孩子不知自己到了怎样一个世界,摸不着头绪,无所适从,自然也会陷入一片混乱中。
孩子生来无序,没有白天夜晚的概念,没有吃喝拉撒睡的规律,怎么才能使孩子进入一种有序的生活呢?父母要想孩子进入自己的有序生活,就得先进入他的无序生活,要什么就给什么,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给。孩子在满足中,睁开眼睛看世界,竖起耳朵听动静,张开嘴巴要表达——孩子与父母建立关系的时候,就是他体验、感受父母的有序生活的时候。
刚开始,孩子是不会那么听话的。他夜间闹腾,父母起来照料他,早晨睁不开眼,就想和孩子多睡一会儿。孩子醒了,闹腾起来了,父母才手忙脚乱地起来抱孩子,给自己和孩子做吃的,胡乱收拾一把——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越晚,孩子进入有序生活的时间也越晚。为使孩子早一天进入正常人的有序生活,父母在应对孩子的过程中,应抢先一步,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甭管孩子夜里闹得怎样,父母都应早起一步,把屋子收拾干净,把身边的杂物归放整齐。孩子睁开眼睛,看见的是一个美观、整洁的家,父母早已做好了准备,就等他醒了。刚开始,孩子是领悟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跟父母闹腾是没商量的。但是,孩子一早起来就进入一种有序的生活,这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动物经过训练都会形成自己的生活规律,孩子经过父母的感化、影响,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生活规律:从一晚闹腾三五次,慢慢减少到三两次、一次,最后过渡到一晚都不闹腾了。
孩子夜间不闹腾是摆脱无序进入有序的关键一步,这一步迈好了,后边的事情,比如饭前洗手、拉屎撒尿叫人、哪儿拿的东西放回哪儿、按时吃饭睡觉等等,就相对容易了。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每个孩子都不会偏离自然人的生活轨迹。
可孩子仅有自然人的生活轨迹远远不够。孩子是社会人,不能不与人打交道,不能不与人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可孩子不知稳定、和谐的关系在哪里,这就需要父母的率先垂范。在外面,父母想什么做什么都先替别人着想,看别人的感觉如何、能不能接受、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不良影响……父母说话、做事都有分寸、有章法,让人容易接受,愿意亲近,这使孩子天然就进入到有序交往的环境中。
从小让孩子感受有序交往的好处——大家都按规矩办事,大家都心满意足、心存感激;同时也让孩子感受无序交往的坏处——大家不按规矩办事,自己不得安宁,使别人也不得安宁。孩子天天感受着有序交往的好处、无序交往的坏处,自然而然就会向着有序交往的方向发展。
生活无序的人,自身的修饰打扮混乱不堪,自己的家庭摆设、家庭起居、家庭往来混乱不堪,到了社会,也不知怎么与人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生活中,经常能碰到这样的人——自身活得很狼狈,别人也不愿与之交往、合作。这种人,追溯其成长历程,不难发现,其生长在怎样一个混乱无序的家,父母是多么地邋遢、不讲究,所以,带出的孩子才会同样混乱无序。
生活有序的人,自身的修饰打扮是得体的,自己的家庭装修、摆设是美观、大方的,自身的饮食起居也是科学、讲究的。这种生活有序的人,到了社会,别人看他说话、做事有章有法、有条有理,都想与之交往、合作。生活中人缘好、工作好、学习好、生活好的人,追溯其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他是生活在怎样一个幸福、美满、有序的家庭,父母给了他多么好的教育,他成为受欢迎、受拥戴的人,是多么自然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小,家里乱就乱点,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再讲究不迟。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对生活不负责的人。人的性格、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人的性格、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经形成就难以更改。孩子小,看似不懂事,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随心所欲、不过脑子;其实,孩子的成长是有密码、有章法、有规律的,孩子越小,其成长的密码越神奇,越难破译。如果父母疏于环境改造,疏于自身形象的改造,孩子生于无序之家,长于无序之家,慢慢就会成为无序之人。孩子长大了,有一定的思维、行为习惯了,父母再来改造环境,改造自己,改造孩子,可木已成舟、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再怎么改造也不过是枉费心机而已。
孩子生在一个美观、整洁的家,从小爱清洁、讲卫生,他本能地就会对那种污浊、肮脏的环境产生排斥,拒绝成为肮脏、邋遢之人。孩子从小生活有规律,什么时间吃饭睡觉,什么时间“工作”、学习,什么时间娱乐、休闲,都相对固定。孩子小时候到点知道干什么,长大了,自然而然也会到点就知干什么。孩子小时候怎么与小伙伴交往,长大了就会怎么与同事、朋友交往。同一个人,大都会沿袭相同的生活、处世模式。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有序环境里,原因就在于此。
有序环境跟金钱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那些一家三口挤在十几平米小屋的人,可以把家收拾、布置得井然有序,让人乐于亲近;那些住大房子的人,同样可能把家搞得乱糟糟的,让人无法接近。“父母营造了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决定了孩子的习性、命运。”此话虽说得极端了点,但并非毫无道理。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