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抓住大脑发育的各个关键期

http://www.sina.com.cn    《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 

  前不久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日本有一位78岁高龄的阿婆叫做久保田佳代子。这位阿婆的教育程度并不高,但是她的丈夫却是京都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赫赫有名的脑神经科学界的权威。

  可是现在这位阿婆的名气已经远远超过了丈夫。而且由于她是自学成才,所以很快风靡日本,以自己最独特的“脑科学育儿法”而备受年轻父母的推崇。

  那么这位阿婆的“脑科学育儿法”有什么奥妙吗?

  先让我们看看她采用这种方法教育出来的儿子表现如何吧。就拿她最小的儿子来讲,在用了这种神奇的教育法之后,7个月就能走路,1岁就能讲3000个日文单字,两岁就能念日文的平假名,后来还考上了日本第一学府东京大学。他的优异表现远远胜过了同龄人。

  说起这位阿婆的经历,真的是富于传奇色彩。在她刚结婚的时候,家里很穷,每当丈夫用自己的工资来买书的时候,家里就一定要节衣缩食才能保证日常生活的基本支出。

  虽然丈夫花钱让她很心痛,可是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掏钱给丈夫买了资料。可是,她又觉得就这样花了钱有几分不甘心,于是,她想让这些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便自己也开始阅读这些书。没想到不看则已,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她对脑神经学越来越感兴趣,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好多脑神经学的知识。

  不久,佳代子怀孕了,她不断地向母亲及长辈打听育儿的经验,并细致地做了笔记。之后又把笔记上的内容和脑科学教育的专业书籍作比较,于是这套育儿理论——“脑科学育儿法”便诞生了。为了验证一下效果,她开始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施行,结果她惊喜地发现,这套方法科学而且行之有效。

  这套“脑科学育儿法”强调,从孩子出生到孩子行走之前所受到的教育,基本上由孩子脑部发育的情况来决定。换言之,就是指要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来进行教育。

  举例来讲,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哪怕就是换块尿布,也要注重与宝宝的交流。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是却能从你说话的语气中得到某种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刺激孩子脑部的发育。

  此外,还要给宝宝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帮助他们加深对颜色的理解,并且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还要给锻炼孩子的平衡感,这有助于运动能力的发展。还要多给宝宝讲成人的语言,多次为宝宝进行示范……佳代子的这些教育方法非常有效,因此许多人开始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她的家中。而佳代子随着实践的深入,又出了多部关于脑部科学教育的著作,比如说《大脑的培育》、《培育优秀的大脑》等书,这些书一经面世,立刻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事实上,这位阿婆的研究并不是先例。世界上的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儿童的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学习和吸收能力。0—3岁是人的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应该完成大脑的基本功能,错过了就可能终生难以弥补。因此,我在书中也曾多次强调黄金教育期这一概念。在这段关键的教育期内,婴儿心理、智力发展的好坏对一生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错过了,损失难以估量。科学地讲,大脑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刺激来发育的,由此可见,抓住生长的关键期是极其重要的。

  具体地讲,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不同,发育的部位也各不相同。

  宝宝出生后的0~4个月内,是听觉敏感期。这段时期要多逗婴儿发音,以促进婴儿听觉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孩子的耳聪目明。当孩子半岁的时候,处于视觉的敏感时期,这时不妨多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表情。5个月的婴儿喜欢照镜子;6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会感到不安,而且盯着看。4~8个月的婴儿,处于味觉敏感期。此时可以用筷子沾各种菜汤让宝宝品尝,培养他们对各种味道的感知能力。家长这样做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到了6~10个月大的时候,恰巧到了嗅觉敏感期,这时可以让宝宝嗅各种气味,尽量用鼻子呼吸,少用嘴巴呼吸,并且要多接触花草树木的气味。当孩子到了8、9个月的时候,会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东西,而且非常喜欢捏软乎乎、黏糊糊的物品,如果这个时候给他们一根香蕉,一定会大受欢迎。这段时间一定要加强训练孩子的触觉,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做攀爬、荡秋千的游戏,有利于孩子形成空间感和位置感……

  不同的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部位会各不相同。家长一定要抓住这段黄金教育期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一旦错过这段时期,则往往需要花费双倍或者数倍的精力才能达到正常的教育结果。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教育  关键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