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新挑战。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新生在新学年将会遇到不小的挑战。其实,大家往往忽视了,在新生的背后,还有一群同样有期待、困惑和焦虑的家长们。新学年他们将陪伴孩子一起开学。晨报《教育周刊》特邀京城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师和专家,为不同学段的新生家长支招如何有效克服开学焦虑,提供一份顺利“过关”的新生家长不完全开学手册。
【幼儿园篇】
幼儿新入园 家长注意克服分离焦虑
幼儿园是孩子融入的第一个集体,不仅仅是刚入园的孩子会有不适应,家长一样也会焦虑,也会有所不适。孩子的焦虑来自于对环境的陌生,家长的焦虑则主要来自对孩子的担心。
家园配合找到幼儿园吸引点
北京第五幼儿园副园长陈晶告诉记者,很多新入园幼儿的家长都会担心孩子能否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家里,一个幼儿有时最多有6个长辈围着他(她)转,而在幼儿园则有可能是一个老师照顾十几个孩子。因此,家长会担心孩子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这些细节,老师是不是能够照顾得周到。
除了生活细节,家长还十分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刚一入园离开熟悉的家长的幼儿,难免会哭闹。有些孩子适应能力强,也有些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弱,入园一个月了,每天早上和家长分别的时候还是会哭闹。
陈园长表示,针对这种情况,这就要求幼儿园和家长配合,比如灌输孩子一些“幼儿园不可怕、有更多小伙伴”等安抚孩子情绪的思想,让孩子减少恐惧感。此外,其实孩子的分离焦虑很容易被小伙伴、游戏等缓解,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同时,家长还应当教育孩子如何跟其他小朋友相处,一旦孩子在幼儿园有了自己的小伙伴,他们也就不会那么排斥幼儿园,反而期待幼儿园的生活。
亲子活动陪伴孩子适应新环境
亚运村第二幼儿园冯淑兰园长告诉记者,通常幼儿园小班的老师在开园前都会对班级内的每一个孩子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详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特点、性格特点等。同时,在家访的同时,也会了解家长对孩子入园后生活的担忧,针对家长不同的担忧给予相应的解答,缓解家长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家长的紧张情绪再次传递给孩子。不少幼儿园也都会在开学后安排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通过游戏的方式陪孩子一起适应新的环境。
“幼儿园现在提倡‘家园合作’。”冯园长告诉记者,除了家访,幼儿园还会组织家长利用一天或半天的时间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细致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加深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家长应当充分信任幼儿园能把孩子照顾好,同时也要明白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家长才能缓解分离焦虑。
刚入园孩子快乐成长最重要
当下,幼升小竞争也十分激烈,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是否要在幼儿园期间接受各种文化知识教育也感到很矛盾。一位今年9月即将入园的家长告诉记者,一方面她希望孩子有个快乐、无忧的童年,不希望学习过早的进入到孩子的生活当中去,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幼升小的激烈竞争让她也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东西比别人少,而“输在起跑线上”。
针对这种情况,陈园长表示,不同时期的孩子需求不一样。刚入园的小班孩子,一般还是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第一要务,通常是到了中大班,考虑到家长对孩子未来升学的需求,幼儿园会加强汉语拼音、识字和数学的教学,作为家长也不必操之过急。
【小学篇】
初进小学 家长帮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孩子上小学了,有的孩子感到新奇,也有孩子觉得挺忙叨,一时适应不过来。帮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各位新生家长,准备好了吗?
面对新环境 孩子反应各异
永安里小学校长赵军介绍,孩子新入学的反应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孩子会“觉得新奇”,他们在小学校园里能接触更多的同学和老师,用到更多数量的教材,学习生活也不局限在一间教室。而另一部分孩子,可能会不适应。
赵军说,一天下来孩子要接触多门课程,这不仅需要孩子在前一天晚上准备好所需的教材和学具,而且课间时也要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赵军见过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类学生经常忘带教材、作业,而另一类学生会把学校发的所有东西都带上,这使孩子的课间换学具变得很忙乱。
家校合作 提醒班主任多关注
专家分析,大多数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是不困难的,但个别孩子会恐惧上学。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敏感、内向,也有孩子在学习方面有困难,产生抵触心理。孩子谎称“头疼”、“肚子疼”,不愿上学。“有些孩子出家门时好好的,见到学校大门就开始哭闹。”
和平里第一小学德育主任周书华对此建议,家长和班主任要相互配合。家长可以和班主任沟通,让班主任在学校里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多鼓励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自信心。老师得知情况后,也会特意给孩子介绍同学和他一起玩,让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感受校园里的快乐。
此外,家长要坚持送孩子上下学。周书华说,“此时如果家长顺从孩子的意愿,因畏惧不来上学,反而会加重他的恐惧感”。
培养孩子兴趣 锻炼自立能力
针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开学阶段可能会产生的不适应,永安里小学校长赵军认为,遇到困难,家长不应代替孩子,而是辅助孩子解决问题。
和平里第一小学德育主任周书华为家长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家长需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起码不抵触学习”。其次,引导孩子学会合群。家长要教孩子如何认识新朋友、怎样与同学相处。“放学后问问孩子,与同学交往时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孩子是怎么处理的。”家长帮孩子做参考,必要时提出建议。最后,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根据课表,携带相应的教材、学具,孩子还要照顾自己,因此,在家里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中学篇】
中学阶段 家长多沟通少论断
“小升初、初升高”,这群即将进入青春期或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比其他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在这一过渡阶段,家长们的角色十分重要。
克服心理落差 家长须当“润滑剂”
据了解,一些孩子小学学习成绩优异,但升入初中后,学习成绩滑落明显。五中分校初一年级组组长徐东认为,这主要是孩子心理原因造成的。孩子在进入人才济济的重点中学后,发现自己只是其中一个非常平庸的人,所以很难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家长须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不但要及时与老师沟通,还要及时鼓励孩子,多和孩子谈谈未来的学习,共同憧憬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
另外,初一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也被称为“青春断乳期和性格形成期”,或者“难教养期”,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不能过于急躁。同时,学校也需要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提前了解孩子情况,尽量让孩子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给他们发挥自己特长以及潜质的平台。
适应新环境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徐东表示,家长配合老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升初学生至关重要。首先,家长要监督孩子严格、系统地执行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温习的程序。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方法还没有概念,而这套最基础的程序,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找出薄弱环节,从而一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规划未来 家长多沟通少论断
而对于新高一的学生们而言,从他们一入学开始,高考的压力、未来就业的压力或许就已经开始伴随在他们身边。
北京立新学校德育主任廖向群表示,这一时期的孩子会开始更多地憧憬自己的未来,比如我会考上哪所大学、我以后会干什么工作。很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是什么,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在高中时期就提前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廖老师介绍,立新中学从高一起就为学生安排了人生规划课程。课程内容让孩子了解不同时期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而对于家长而言,也应该在此时期,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对于未来的展望。对于孩子的想法,不急于给出“可以或不可以”的论断,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沟通,并对一切有所了解后再给出自己的意见。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高一班主任赵志永告诉记者,高一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往往角色转换很慢,想法还处在初三的状态。这就会导致学生很长时间无法进入高中的学习生活。因此家长首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有计划、有规律的计划安排表。家长还要鼓励支持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这样才能更快地和同学熟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