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湖北麻城市顺河镇南岗村和长冲村的家长们早早起床,为孩子们的开学做着各种准备,其中最要紧的是找好要带到学校去的课桌。(《长江商报》9月3日报道)
早在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就已经被免除,“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然而,当时间指针划过几年后,当许多城市如火如荼地推行“课桌革命”之时,湖北麻城市顺河镇5000多名学生中,却有3000多名孩子仍然要像父辈们那样扛着课桌去上学。这样的“壮观”场景,难免让人产生时空穿越之感,不知今夕是何年。
所谓义务教育,直白点说就是学生不需要花钱就能上学,就是义务教育经费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并且及时足额拨付。而在教室里配备课桌,既是义务教育的题中之意,又是开展义务教育的最低标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求中小学生自带课桌上学,其实就像要求消费者自备碗筷进餐馆、患者自带检查仪器进医院一样荒唐、可笑,只会让义务教育大打折扣,甚至会变成义务教育和文明社会的奇耻大辱。
在数千学生自带课桌上学的背后,究竟是当地财政过于紧张,还是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答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先弄清楚当地各级政府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如何总结成绩、展望未来的,以及每年都支出了多少“三公经费”,建设了多少“政绩工程”。事实上,于GDP不断走高的诸多地方政府而言,购置几千张课桌恐怕不是一个“钱”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视不重视”问题:重视了,再穷的地方都能解决;不重视,再富的地方都解决不了。
诸如“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知识改变命运”等口号,经常被一些政府官员和教育工作者挂在嘴边,但是,再多的豪言壮语都敌不过“自带课桌上学”的尴尬与沉重。更重要的是,孩子、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地方政府如果连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桌问题都不能妥善解决,连最基本的学习条件都不能满足学生,那又有何资格冠冕堂皇地谈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
义务教育已经施行多年,经济社会一直在持续发展,“自带课桌上学”闹剧真的应该早点成为历史。不过,解决课桌问题,仅仅是一条退无可退的底线。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