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建立要避开的误区

  《轻松教孩子》

  孩子需要被惩罚后才会做得更好

  孩子们需要知道如何道歉、如何赔偿、如何解决问题。相对于在外面学习这些技能,在家要安全得多,外面的世界更容易教会孩子们如何惩罚。

  惩罚是告诉孩子不要被抓到,而不是说为什么坏的行为不好,用什么样的行为去代替不好的行为。惩罚把注意转移到外部,就是指父母、教师、成人的权威,而不是内部,即孩子的自我意识。

  闭门思过让孩子们冷静下来

  根据《时间教育》(Time-in Parenting)的作者奥托博士说,儿童到7岁之后才知道自己在一个情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对此做出反应,父母如果希望通过让孩子闭门思过来感到后悔并考虑如何去解决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去闭门思过,很多孩子会因此感到生气和愤恨,而不是后悔和考虑如何去解决问题。

  很多孩子也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冷静下来,他们需要学习运用深呼吸的技能去让自己冷静。很多大人当然比较擅长控制怒火,我们需要让孩子更多的是关注他们本身。学会自我舒缓和冷静调节是一生中很重要的技能。其相当于冷静下来会减少惩罚。

  没处理的问题会自动消失

  当感情占了上风时,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然后问题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再生出怨恨。就算暂时没能得出解决的方案,至少讨论可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孩子们必须感觉到糟糕,将来才会做得更好

  当孩子们做了一件很糟糕的事— 那么同样糟糕的事情必须在他们身上发生,这样他们才会从中获得教训,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感觉好的时候,我们便会做得好。孩子们感觉糟糕的时候,往往会想到报复。像大人一样,那些经常被赞赏的孩子比那些经常被批评的孩子更容易改变自己的做事模式,保持好的行为。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取悦大人,特别是他们所爱的人的习惯,不断地批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毫无作用的,即使一个很小的批评也会令人灰心丧气。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要忽视坏的行为,赞赏、鼓励好的行为。

  必须教会孩子哪些是不能接受的行为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了解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转的。孩子学习什么是能够接受的行为比他们学习什么是不被接受的行为要有用得多。当我们指出某人的错误时,他会认为我们觉得他很笨,不能自己找出问题来。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可以做的事情,他们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所有的批评都是消极的,不管它听起来多么礼貌。“你能从我的脚上下来吗?”听起来很有礼貌也没有攻击性,但是它确是消极的指向。“如果你能站在自己的地方我将无比快乐”,则是用一个积极的方式告诉孩子要做什么。“我的脚被踩疼了”让孩子知道你的问题,也让他们自己去决定该做什么。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被他人指指点点,但是他们仍然在学习,需要大人帮助告诉他们如何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他们需要学会道歉、修复、归还、代替、赔偿或是清理干净。

  满足需求会把孩子们宠坏

  如果不满足或者用错误的方式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才会被宠坏。物质的满足并不是必需的,爱、激情、理解、情感安慰或者正当的身体接触不会宠坏孩子,只会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知道如何去爱和安慰别人,这是生存、安全、社会需要和人类发展最基本的情感满足。在我课上的一位妈妈告诉我,当她2岁大的儿子哭的时候,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会冲过去安慰他,因为在他们受伤、难过或者生病的时候,他们也是在第一时间得到安慰的。

  与孩子共度时光永远不会宠坏他,但是给他们太多的物质满足或者为他们做他们有能力做的事情才会宠坏他们。

  孩子的独立性是逼出来的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和那些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没有准备好独立的孩子相比,只有当他们的依恋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们才能更快地独立。有安全感的孩子能够更快地独立,这就要回归到最基本的依恋理论了。当孩子在向外探索时,他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港湾让自己随时可以回去寻求安慰,只有孩子的安全感充足的时候,他们才会减轻对家长的依赖。

  作为父母的鼓励,孩子独立是必须的,让他们离开安抚物品、自己去上厕所、自己睡觉、去幼儿园,但是家长不能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强迫他们去那样做。何谓准备好了,这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和表格。邻居的小孩可以自己上厕所了,不意味你家的小孩也准备好了。尊重自己孩子的个性,他们会掌控好自己的时间。

  用拥抱、轻声细语和无条件的爱接受孩子错误的行为,其实是在鼓励他犯错

  通常情况下,不好的行为是强烈情绪的一种发泄,例如愤怒、不安、烦躁。如果我们很粗暴地对待孩子的这些行为,我们并没有帮助孩子去处理他们的情绪。当时并不是教导孩子的最佳时期,而是应该帮助孩子冷静下来,等到事情过后,父母和孩子都冷静下来的时候再教育他们会更有效。

  你并不是在接纳孩子的错误行为,你是在安抚受伤的情绪,为之后的教育打基础。事情过后,你可以平静地教导,孩子能够平心静气地去听。比起害怕你的愤怒和惩罚,当父母和孩子都以尊重的方式去沟通时,孩子更容易学习。先建立关系,再进行教导。

  孩子太小,不知道怎样解决问题

  你有没有观察过小孩子玩形状配对的玩具?他们发现了问题,然后通过犯错去寻找解决方案,他们也许需要成人的帮助,但是他们绝对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孩子只有被控制,才能学会自控

  孩子是通过看到自控的榜样才学会自控的。他们看到父母在药物、食品、赌博和花费上的自我控制,他们通过解决问题、信守承诺,看到父母负责来学会责任感。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是通过知道界限、得到积极指引以及大量的重复与练习来学会自控的。孩子也需要信息,当他们知道原因就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去解决问题。这个发展的是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自己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制力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所必需的。

  有一天我不在家,我12岁的儿子决定自己在家。他清理了厨房、烤了蛋糕,还出去买了鸡蛋,然后回家做作业。还有一次,我带小一点儿的孩子们出去玩,他不想去,家里有5台电脑、2台游戏机、6台手动游戏平台,一部DVD机,他都没有动过!他自己选择打扫房间、洗碗、吸尘、收拾玩具。没有唠叨,家长没有告诉他必须这么做,一切都是自发的。他是通过学习他人和了解自控的重要性来学习自控的,他知道一个整洁的家,一个新鲜的蛋糕,还有新学会的知识的好处。最重要的是,他从这些事情中获得了一种成就感。

  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花很多年的时间去纠正

  新习惯是通过21天的重复建立起来的。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坏毛病,一旦我们习惯了,就不愿意改变,除非我们真心希望去改变,如果我们下定决心去改变一个坏习惯,只需要短短三个星期就足够了。

  一个习惯和父母一起睡觉的孩子可以使他们习惯和兄弟姐妹或自己一个人睡,只要所有人都准备好了,他们就可以改变这个习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厕训练。用了两年多的尿不湿,他们可以改变这个习惯吗?小时候给他们用尿不湿是在养成他们坏的习惯吗?不是的,尽管我们给他们用尿不湿,我们也希望有一天他们会用马桶。当时机成熟时,习惯就可以改变,并不是说早总比晚好,事实上,晚一点儿更好,因为孩子这个时候在生理和心理上更成熟一些。

  孩子和成人拥有同样的权利

  在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里面,人权适用于所有的人,没有年龄限制。而且,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人,我们就应该以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们。

  忽略孩子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自然会消失

  孩子被成人忽略的负面感受会一直压抑在他们心里,认可和接纳孩子的负面感受不会扩大这种情绪,一旦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理解、接纳,就会消除这种情绪。家长普遍担心认同这种负面感受会让孩子过分关注负面感受。如果孩子在路上摔哭了,有的家长会说:“你都是大男孩了,勇敢点儿!”他可能会慢慢平静下来,有的家长过去安慰说:“摔疼了,是吗?”他反而哭得更厉害。是的,我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情感很少得到认同的孩子,一旦他的情感得到了认同,他会哭得更厉害,时间会更长,因为他觉得被人重视和认同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这被称为缺乏安全感的依恋。但是如果孩子从小情感就得到大人的认同,他们就会很自然地接受第二种说法,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公平公正

  孩子6岁的时候就非常了解各种规则和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规矩了,他们通过观察成人和其他孩子来了解这些,试着观察一群6岁左右的孩子玩桌面游戏,你会发现他们很遵守游戏规则,并且知道什么是公平的规则,如果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们会马上发现,并表示出自己的不满。

  尊重是教导出来的

  品格教育指出,尊重是被教导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尊重是通过榜样来进行学习的,是不受年龄、性别、班级、文化、宗教或是职业限制的,孩子更多的是“做你所做的,而不是做你所说的”。如果责备、打骂、唠叨或是纠正的足够的话,孩子的行为就会改变。孩子跟成人一样,如果他们身边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榜样让他们去模仿学习的话,他们很快就可以改变,而这个榜样就是你— 他们的父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不喜欢因被纠正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这样做。连成人都不喜欢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孩子喜欢?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孩子对于高压政策做出的反应和感受会与大人的有所区别?只有那些很愿意表达、很有反抗精神的孩子才会告诉我们,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被纠正和压迫。接纳、身体力行比起纠正或压迫来说更能够促使孩子去改变。

  故意不听话的孩子需要严厉的惩罚来制止

  孩子不会说某天一醒来就在床上想:“我今天要去找爸爸妈妈的麻烦,让他们一整天都不得安宁,这肯定很好玩,我就要在旁边看着他们焦急发火的样子。”大多数孩子都不是故意惹父母生气的,他们只是试图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有时他们必须牺牲父母的需求。但是他们这样做不是针对父母的,而是他自身的需要。

  当孩子故意不听话的时候,他们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现在,我的需求比你的重要。”通常这关系到在一段关系中双方的需求在哪里得到满足,往往被满足的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如果家长能够真正地去检视孩子的需要,那么他会做得更好: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吗?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对他们自己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我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我们能找出一种方法来满足孩子和我的需要吗?惩罚很难制止故意的违背,哪怕是父母将惩罚升级,通常情况下,孩子会变得更卑鄙、警惕和不满。如果孩子的需求长时间被忽略,他们就会竭尽全力以故意任性的行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今的孩子比我们上一代的孩子行为更差

  每一代人都喜欢批评下一代人比他们表现差。阅读一份100多年前的报纸,许多读者写着,“当今的青年是多么糟糕!”

  何谓专家

  在育儿的过程中,有两位专家:你和你的孩子。如果你需要帮助和信息,自己主动找出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理由,没有任何专家有资格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专家的工作是为你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有可能做出的选择、每一个选项所承担的风险,然后让你自己去做出选择。你应该做那些你和你的家人都认为正确的事情—不是你的亲戚、朋友、邻居、医生、父母或是我们国家的文化。

  许多由卫生界所推荐的养育子女的做法,都不是建立在证据(研究和调查)上的,而是专家们的文化偏爱和个人经验,我们有权利去质疑专家意见背后的理论依据,这就是你作为父母的工作:辨别信息。

  父母与孩子是生命的结合,人际关系的连接已经为人类服务了很多年了。它使人类的种族可以延续至今。我们需要支持、鼓励和认可养育孩子的方法,以此来加强我们之间的连接。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加健康的成年人以及更加美好的社会。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