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思过有什么优缺点?

  《轻松教孩子》

  你会让大人闭门思过吗

  想象你刚和配偶吵了一架,然后打电话给你最好的朋友:“珍妮丝,我烦死了!彼得又是很晚才回家,我受够了。我都等他等得不耐烦了,也受够了为他担心。我们刚才大吵了一架,我很生气,把他吃饭的盘子丢到了窗外。他活该。”

  珍妮丝说:“朱迪,你这样做就不对了啊。你不应该把他吃饭的盘子扔出窗外!你现在就去卧室46分钟不许出来(1岁1分钟)。你想明白了你刚才哪里做错了,然后再给我打电话。听见了吗?现在就去闭门思过。”

  现在,你认为这个朋友接受你愤怒、担心和不安的感受吗?她真的理解你吗?她真是在支持你吗?这会帮助你冷静下来吗?你下次不高兴的时候还会再打电话给她吗?如果她继续这样对你,你还会当她是朋友吗?

  当然都不会。现在好好想想,你有多少次对孩子强烈的情绪和不端的行为会数一、二来警告,并让他们去闭门思过?如果你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你,那么这种方法就不是相互尊重的方法。

  这样的反应会帮助你建立关系:“没关系,朱迪,冷静下来。现在,跟我一起做个深呼吸,呼……吸……呼……吸……你听起来很生他的气,他的迟到会令你为他担心,但是这个没关系,我相信你们两个会把事情处理好的。你把晚饭的盘子丢出窗外代表你有什么想法?是的,或许你不该这么做!下次你生气时能做什么?生气是可以的,你知道的。我生气的时候我是这么做的……你现在感觉好点儿了吗?我很高兴你是我的朋友。”

  让我们看看对闭门思过的分析。

  优点

  给孩子的行为设立限制。

  太会激化大人的情绪,如生气。

  增加了一致性,因为简单而直接。

  帮助父母冷静下来。

  比打孩子好。

  所有照顾孩子的人都很容易实施。

  实际的惩罚很快就完成了。

  对有多动症的小孩子有帮助。

  有时候,对某些孩子来说,其能够短暂地改变他们不良的行为。

  缺点

  保证会产生效果并且快速执行,但是这属于养育孩子中不现实的目标。

  造成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和依附感这个长期养育目标的失败,孩子感觉被疏远和放逐。尤其是对领养的或者续亲家庭的孩子,归属感和依附感在前几年非常重要,闭门思过的惩罚对他们不合适。

  教给孩子闭门思过是一个消极的惩罚措施,而不是一个积极的生活技巧。

  当孩子拒绝执行时,会挑起权力争战。许多孩子不去闭门思过,或者他们也不会呆在那里。

  最后会把孩子锁在房间里,这可能会被认为是虐待。

  当孩子在闭门思过时需要大小便或者呕吐时,父母常常会忽略他们的需要,以为他们只是无理取闹。

  让孩子闭门思过会耗费父母很多的心力。

  鼓励孩子服从于块头大的人,这就是我们想教给孩子的吗?

  在教孩子处理问题、解决冲突或合作技巧方面会导致失败,因为冷静过后的讨论是很泄气的。

  能激起孩子的火气、挫折感、不满、反对和由此引发的行为。

  如果孩子服从了,父母可能会上瘾。有些孩子一天可能有25次之多的闭门思过。

  当孩子与兄弟姐妹或玩伴间产生冲突时,若对孩子使用闭门思过,可能会增加弟兄姊妹间的敌意,或者与玩伴间的争端。

  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会导致其行为不端或者打斗。

  闭门思过是亲子交流间的障碍。

  忽视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闭门思过不是对所有性格、年龄或个性的孩子都有用,也不会对所有孩子的成长都有用。

  忽视教育孩子的自控和自制,而不是教导孩子认识生气的症状和什么时候该停止。

  忽视教导孩子在情绪最激烈的状态下怎样冷静下来,绝大多数孩子需要父母的教导才会知道怎样冷静下来。

  忽视教导孩子怎样用积极的方法得到他们想要或需要的东西。

  父母要坚持才会让闭门思过起作用。

  是把孩子孤立起来,而不是去增进亲子间的关系。

  不是“相互尊重”,成人在烦躁不安时也不希望得到相同的待遇。

  对孩子的不端行为给予消极的注意力,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会加剧不端行为。

  对那些需要谈话才能挺过激烈情绪的外向的孩子,不太适用闭门思过的方法。

  给孩子贴上不健康的自尊标签。“淘气孩子就会步入淘气的后尘。”

  会增加孩子的重复行为,因为孩子最基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7岁前的孩子对闭门思过没有反思技能,不明白为什么要闭门思过。

  在公共场合,如果父母数到三孩子还是不停止他不好的行为,只会让父母觉得更加尴尬。

  孩子在情绪激烈时是听不进去父母的命令的。

  对孩子数“一、二、三”,只是教他在你数到三时停止他的行为而已。

  对孩子说“因为你的坏情绪,你要闭门思过5分钟,然后加15分钟”,给孩子的讯号是他们没有表达情绪的权利和途径。这也不会帮助他们怎样去尊重有不同意见的成年人,而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学习的生活技巧。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为了让父母平静下来,而不是出于孩子的需要。

  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保持一致性。

  当孩子反抗时,家长又会开始倒数。这其实告诉孩子一个信息:他们不可以表达自己负面的情绪。

  闭门思过示范的是权威而不是平和。

  一般情况下,家长都希望孩子在闭门思过的时候能够安静下来,他们应该在闭门思过的那段时间里那样表现,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之所以要求去闭门思过,是因为他们的情绪已经失控了。他们在闭门思过的时候也很难快速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样会更加激怒父母,两方都陷入权力争战中,都非常地生气。

  有一次,我的朋友和她7岁的儿子来我家玩,她儿子和我9岁的儿子打了起来,我的朋友非常生气,把他关到我们的一个房间去闭门思过,因为我很早以前就放弃使用闭门思过的方法了,所以我只是把我的儿子拉走,然后帮助他先冷静下来。我安静地坐在他身边,他先做了几次深呼吸,冷静下来,然后我们开始交谈。他怎么能够处理自己愤怒的情绪呢?他怎么对待现在满肚子的怒火呢?他怎么处理自己和那个小朋友之间出现的问题呢?我们一起把解决方案想了出来,发现那个7岁的小孩还被关在房间里,没有人跟他说话,他一直使劲地用脚踢墙。砰!砰!砰!他越来越生气,因为他被关到了房间里,而我的儿子却没有。他回家之后我才发现,他把我们家墙上的油漆都踢掉了好几块,很明显,他被关在房间里的时候并没有考虑怎样去解决问题,而是充满了怨恨和报复。

  正因为如此,我不建议对任何一个孩子使用闭门思过的方法,让孩子冷静下来的方法很多,其中就有父母陪同,而不是惩罚。

  父母陪同

  有些时候—大多数时候—安静、充满爱的关系要比任何一种惩罚更有效。

  —霍利·贝内特,特蕾莎·皮特曼,作家

  也许我们现在应该再考虑一下我们使用闭门思过这种方法的初衷,我们本来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离开当时的环境,而不是离开父母。事实上,当父母生气或烦躁的时候,会出去散步、打网球或呆在房间里听舒缓的音乐,其实离开当时令人生气的环境是你可以教导孩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当时你怎么能够达到这个效果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想很好地让孩子冷静下来,然后把教导的重点放在他们的行为和如何弥补他们错误的行为以及亲子关系上,可以试着使用孩子需要的父母陪同。这里是两种类型的五大不同之处:

图1

  我曾经使用的就是父母需要的闭门思过,我的儿子总是被我关到房间去思过,却什么东西都没有学会,他朝门上扔积木,当我努力使门关上并且不让其他两个孩子进去的同时,他故意把卧室里搞得乱七八糟。我们俩都没有冷静下来,也都没有学会任何功课,情况反而在升级。我更加生气,他也是。显然,闭门思过这时候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但是书上说了,要坚持,告诉他谁才是真正的权威,但是我的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经过几个星期这样的争战后,我放弃了,我们家再也没有使用过闭门思过的方法了。

  闭门思过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而父母陪同才是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我女儿8岁的时候,我会在她心情好的时候问她,当她生气的时候希望我们怎么做。之前,我们采用的是闭门思过的方法,我会把她抱进房间,然后关上房门,她的反抗会令我生气,所以我可能会更粗鲁地抱她,她就会不停地尖叫、哭闹。她后来告诉我,其实她生气的时候只是希望我们能给她一个拥抱,说一些安慰的话语,不要强迫她去其他地方就可以了。后来,当她又发脾气的时候,我就按照之前我们一起讨论的方法做。我发现她很快就平静下来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现在,我注意到,只要是我或家里任何一个孩子不高兴,她都会第一时间给我们一个拥抱。

  打屁股

  20年前,大约有97%的家长会把打屁股作为管教手段之一。如今,在加拿大,这个数据是63%,也许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上的暴力现象源自于家庭吧。研究表明,正确地养育孩子不一定需要打孩子,所以打孩子屁股并不是必需的。

  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难的工作,每个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想打孩子的时候。我就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之所以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很早以前我就决定了不能使用打的方式教孩子,而且我也在教导其他父母这样做,所以我必须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否则我就是在欺骗我自己。

  根据废除43委员会(译者注:废除43委员会主张废除加拿大刑法第43条,该条允许家长、教师体罚儿童。)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大约有90%被父母残害的儿童(加拿大平均每年35个)都是因为父母对其实施体罚的结果,而大多数被控告虐儿的父母并不是心理不正常的,其实他们和你我一样,只不过他们体罚过火了,那一天他们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他们只是失控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哪怕是轻轻地打孩子的屁股都是十分危险的。当轻轻地打屁股不管用时,你就会更使劲地打,因为,通常情况下,打孩子是家长能出的最后一招了。而且如果家长真的认为体罚是有效的管教方法时,他就会更使劲地打,反而那些不认可体罚、只是太生气了才打孩子的家长不会更使劲地打。

  我们知道体罚并不会对每个人都带来灭顶之灾。相反,我们大多数人都挨过父母的打,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其实和抽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戒烟了,身体也很健康,但是我们确实知道吸烟是有害健康的,而且我们不鼓励吸烟。我们知道体罚不能促进亲子关系,不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好的人,没有任何研究可以表明体罚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行为或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我喜欢一个老师在讨论管教儿童的会议上举的一个例子,我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和她举的例子联系起来。在我20岁生日那天,我坐了一个喝醉酒的司机的车,我没有出事,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没有撞车,没有任何人受伤,但是我当时的情景并不乐观,我自己冒险的行为使自己陷入危险中,我很有可能会受到伤害。这和打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你决定在管教的过程中不使用打孩子的方法,那么你在纸上写出原因,并贴在冰箱上,每当你生气控制不住想打孩子的时候就看看这张纸条。

  优点

  快

  方便执行

  释放家长愤怒和烦躁的情绪

  给家长错误的控制观

  在哪里都可以执行

  对家长来说很方便: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小孩子会无条件地服从一小段时间

  打屁股不会教会你任何东西,也不能解决问题。

  —马林·阿诺尔,11岁

  缺点

  家长在生气的时候打了孩子,事后总会感觉后悔,然后就会加倍溺爱孩子,或者忽略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

  打屁股的方法用的越多,越没有效果。

  根据废除43委员会的调查,打孩子的头可以导致耳膜破裂,或引发脑震荡和脑损伤;打孩子的屁股可以损害孩子的尾骨、生殖器、脊椎和坐骨神经。心理上的伤害包括自尊心低下和缺乏对身体的尊重。

  研究表明,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时,更严厉的惩罚往往没有太大的效果,却常常是家长们的第一选择。当父母惩罚孩子的次数增多时,孩子会变得更叛逆,权力争战会加剧。

  家长哪怕使用很轻的体罚,例如轻轻地打屁股、打手、揪、推搡等行为来纠正孩子,孩子很有可能:

  对弟兄姐妹、同龄人、宠物和其他东西更霸道。

  更有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例如嗑药、犯罪、性行为。

  更低的道德观,因为他们学会的是在没有人的时候“不要被抓到”,而不是“做正确的事情”。

  亲子沟通能力弱,特别是在交流感受方面。孩子是不会向令他们害怕的父母敞开心扉的。

  常被体罚的孩子,尽管才2岁,都知道逃避父母而不是主动寻求安抚。

  常被体罚的孩子,智力水平要比普通孩子低。

  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会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

  孩子长大成家之后,更有可能会虐待自己的伴侣。男孩更容易变成施暴者,女孩更容易变成受害者。儿时被虐待通常会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当家长怒火冲天的时候,经常会低估自己打下去的力量,只要存在体罚,哪怕是非常轻微的,都很有可能转变为严重的暴力。

  我们不是说体罚就是虐儿,但是我们确实知道大多数虐儿的事件都是由出于管教的体罚升级形成的。

  —琼·达兰特,调查员

  来自美国的研究给出我们不能打孩子的更多原因:

  经常被打的孩子很难对那些使他们陷入险境的人说“不”,例如毒品、犯罪和性。

  经常被体罚的孩子会变得更加暴力,女孩子要不就是特别的害羞,要不就是有间接地、隐藏地有欺凌弱小的行为。

  被打的孩子成年之后通常会拒绝父母的信仰,特别是那些主张体罚的宗教信仰。

  被打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拥有幸福的婚姻。惩罚伴侣往往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本能反应,而不是互相沟通。

  研究表明,打孩子会增加孩子故意不听话的行为。这是非常讽刺的,因为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故意挑衅的行为是一定要用体罚来纠正的,这就会陷入一个增加体罚强度和激化权力争战的怪圈中去。

  经常挨打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会不尽如人意。这并不是因为智力的原因,而是他们不愿意冒险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源于他们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只要犯错就会受罚的小孩子不会主动地去创造和冒险。

  逻辑结果

  自从20世纪90年代反体罚战役拉开序幕以来,这种方法逐渐被家长们追捧。逻辑结果是家长创造出来让孩子能够学会现实生活中的课程。它们通常是不愉快的,虽然很多书上说这种方法不是惩罚,但是使用它的意图和形式都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

图2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