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宝宝把易碎品当玩具

  《宝宝安全成长的101个细节》

  宝宝很容易被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所吸引,如果宝宝不留神弄碎了镜子,或将小玻璃瓶、玻璃杯等摔碎,玻璃瞬间就会变成利器,可能划破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尽量不要让岁以下的宝宝单独接触玻璃杯、玻璃瓶或瓷碗、瓷勺等易碎的器具。

  危险一刻

  吃过晚饭,家长们都带着宝宝出来玩了,很多宝宝手里拿着自己心爱的玩具。5岁的睿睿手里拿的是空的小玻璃药瓶。

  “哎,玻璃瓶很危险,怎么能给宝宝拿着啊?”6岁的雨儿的妈妈见了就问睿睿妈妈。

  “他喝完药就一直捏着,怎么说都不听。”睿睿妈妈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打算说服儿子放弃手里的玻璃瓶。可是睿睿执意拿着,睿睿妈妈坚持了一下便放弃了,心想就让睿睿先玩一会儿吧。

  此时正是5月初夏的季节,宝宝们和家长们都很享受这傍晚时分的舒适。宝宝们相互追逐着,玩得不亦乐乎,家长们也聊得很开心。忽然宝宝那边传来嘈杂的叫声和哭声,“睿睿和甜甜的手指划破了!”大一点儿的宝宝叫着,家长们都围了过去。原来甜甜见了睿睿的小玻璃瓶想要,而睿睿不愿意给,争执中瓶子掉地上了,两个宝宝一起伸手去拿裂了却还没碎的玻璃瓶,于是一起被玻璃划破了手指。睿睿妈妈懊悔不已。

  宝宝遇险怎么办

  玻璃和瓷器的碎片都很尖锐,即使碎成粉末状也会伤人。当宝宝被玻璃、瓷器等易碎品的碎片割伤及刺伤时,家长要先检查伤口中是否有残留玻璃碎片。如果没有残留玻璃碎片,仅仅是小伤口并有少量流血,家长可以用清洁的水给宝宝洗净伤口或者挤出少量血液以冲洗掉伤口上的细菌和尘垢。

  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对于伤口较大、大量出血的宝宝,家长应首先止血,然后用清洁的布覆盖伤口并立即去医院,因为如果伤口较大,可能需要医生缝合,还要打破伤风针,以预防破伤风感染。

  当伤口中残留有碎片时,要用清洁的水冲洗伤口两三遍,以冲掉伤口上的部分碎片,然后将伤口用清洁的布覆盖,并立即送宝宝到医院去做伤口处理。千万不要直接压迫伤口,因为如果有碎玻璃块等物体嵌在伤口上,压迫伤口会使物体更深地嵌入伤口。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由医生来处理,不能自己处理。

  安全防范ABC

  1.父母应将玻璃杯、烟灰缸、各种玻璃小饰品等收好,放在宝宝够不着的位置,以免宝宝碰碎这些器皿被碎片割伤。

  2.教育宝宝不要把玻璃器具、瓷器等易碎品当成玩具。

  3.告诉宝宝凡是碎了或有裂纹的玻璃制品都不能用手直接拿和碰。

  贝 博 士 说 安 全

  宝宝的杯子、碗、勺子等日常生活用具最好使用塑料或木制品,这样比较安全。

  带刺的东西要小心

  家具、日用品及宝宝的玩具等一定要保持光滑,有刺的地方要进行打磨。对于有尖刺类的东西(如仙人球等),要提醒宝宝尽量不去触摸,以避免刺破皮肤。

  危险一刻

  “哇,哇,妈妈,妈妈⋯⋯”正在洗衣服的李梅听到儿子的哭声从书房传来,急忙跑过去。

  原来1岁半的儿子在她洗衣服的时候去了书房,并拿起了放在书桌上的仙人球。李梅看到儿子幼嫩的小手已经被仙人球的刺扎破了,不禁暗自埋怨自己没有看好儿子。那么,现在李梅该怎么办?

  宝宝遇险怎么办

  当宝宝被仙人球或其他小刺扎伤时,家长要帮助宝宝将刺取出来,具体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用镊子夹。将镊子消毒,用镊子夹住刺外露的小尖,轻轻地拔出。需要提醒的是,平头的修眉镊子比圆头的医用镊子用起来更合手。没有镊子时,也可以用指甲刀。

  2.如果刺只有一点儿小头在皮肤外面,可以用胶布粘住手指,用吹风机吹一下,等一会儿,然后把胶布揭掉,也容易把刺带出来。或者对准刺,用胶布粘一粘也会尽快取出小刺。

  3.可以用消毒过的细针慢慢地将刺挑出来。但这样做宝宝会比较痛,操作时需要宝宝的配合,适合比较大的宝宝;如果是小宝宝,则要等宝宝睡熟后才可以进行。

  安全防范ABC

  1.给宝宝取刺时要先在伤口涂酒精消毒,所用的工具(镊子、指甲刀或针)也一定要消毒。

  2.要在宝宝的伤口涂抹消炎药,一般可以采用红霉素眼药膏。

  贝 博 士 说 安 全

  当宝宝被刺刺伤而家长无法取出时,最好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以防出现伤口发炎、化脓等严重后果。

  别让宝宝碰开水

  宝宝好奇心重,活泼好动,不小心碰倒暖瓶、水壶、热粥、洗澡水等被烫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家庭中遭遇烫伤的患者有50%以上是宝宝,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因此家长作为宝宝的监护人,一定要对宝宝进行烫伤的教育和防护,以免发生意外,造成家庭悲剧。

  危险一刻

  点点妈妈烧好一壶开水,准备给点点洗澡,这时电话铃响了,她便起身去接电话。

  点点正在玩小皮球,小皮球刚好滚到热水壶的旁边,点点急着去捡小皮球,一弯腰碰翻了热水壶,热水一下全洒到点点的身上⋯⋯

  宝宝遇险怎么办

  宝宝烫伤后早期的冷水处理很关键,所以宝宝烫伤后,父母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宝宝烫伤部位或立即把宝宝的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浸泡。烫伤后越早用冷水冲洗或浸泡,效果越佳,因为这样处理可及时散热,降低受伤部位的热度,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小烫伤程度的目的。冲洗或浸泡的水,温度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浸泡时间最好持续半个小时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对宝宝烫伤的处置方法要由烫伤的深度与宽度来决定,随烫伤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宝宝烫伤后,表皮发红但未起泡的属1度烫伤,伤势相对较轻,一般可在家中处理。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伤处,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后,可涂上烫伤药膏,再用外用纱布包敷即可。对发生在头、面、颈部的轻度烫伤,清洁伤处涂药后,不必包扎,使伤处裸露在空气中,同时保持干燥,就能加快伤处的复原。

  大面积或全身性的烫伤就不能仅仅在家中用水冲洗,要立即送宝宝去医院治疗。

  另外,烫伤以后往往会形成水泡,如果伤处有衣服,用冷水冲洗或浸泡时应赶紧连着衣服泡到水中,等安顿后再脱衣服,勉强脱或剪开衣服,常常会伤到皮肤。这时父母可以立刻用冷水冲洗浸泡伤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当宝宝感觉不很疼时,再帮宝宝把衣物慢慢脱掉,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处后送往医院。

  需要提醒的是,烫伤部位如果在面部、头颈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即使伤处面积不大,也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家长在用冷水紧急处理后,要立即将宝宝送往医院。为防止在宝宝就医过程中发生休克,可以给宝宝喝些淡盐水。

  一旦宝宝烫伤,家长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宝宝烫伤的皮肤,也不要着急用毛巾擦拭伤处,以免伤处表皮脱落;更不要听信土法,给伤处涂抹酱油、醋、碱、牙膏或紫药水之类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刺激伤处,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的机会,延误治疗时机,还会给医生的诊治造成困难。

  安全防范ABC

  1.热水瓶、煮熟的热粥和热汤应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另外,不要将热的饮料、热水壶等放在桌子的边缘或铺了桌布或垫子的桌子或高台上,以免宝宝将上面的物品一同拉下来砸到并烫伤自己。

  2.不要一手抱宝宝,一手端热的液体。

  3.端着刚出锅的热菜、热汤等饭菜准备摆放到桌上时,要提醒宝宝远离,以防宝宝因撞翻饭菜而被烫伤;吃饭时,把热汤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等温度适中后再放到宝宝跟前;带宝宝外出吃饭时不要让宝宝坐在服务员上菜的位置。

  4.给宝宝喂奶之前父母最好用手或手腕测试一下奶的温度,确保温度适中。尽量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宝宝的奶瓶,以免宝宝的嘴巴被烫伤。最好将奶瓶浸放在热水里加热。

  5.给宝宝准备洗澡水时应该先放凉水,再放热水;宝宝进入之前必须进行水温测试,确保水温不会太高。父母可以用自己的手先测试一下水温。

  贝 博 士 说 安 全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让宝宝适度感受“烫”的危险,如拿住宝宝的小手,摸摸烫的盖子或者热水,让宝宝对“烫”有自我防范的意识,杜绝烫伤意外。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