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功样本"迷失教育真谛

http://www.sina.com.cn    工人日报 

  “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被改编过的歌,许多孩子都会唱。据调查,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是班级的前十五名。不少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充满焦虑,又将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结果导致恶性循环,使双方更加疲惫——

  今年以来,各种教育名词层出不穷,教育怪象光怪陆离。“虎妈”唱罢,“狼爸”登场;“绿领巾”刚摘下,“红校服”又穿上;几个9龄童相约自杀,两个六年级女孩教室服毒。初冬的北京,北京市少年宫食堂,同是参加兴趣班的两位妈妈竟然为占座,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

  令人震惊的同时,这些现象也发人深思:孩子、家长、学校、社会,不是某一环节出了问题,而是教育心态集体失衡。

  “成功样本”迷失教育真谛

  进入12月,在北京某重点小学上五年级的马文涛超级忙碌,除了常规的奥数班、英语班、作文补习班,外加一个乐器班。“更紧张的是,还要赶场参加没完没了的比赛,这个月就有5个。爸爸说了,只有拿到证书,才能进好的初中。”

  女儿才上二年级的刘女士也不轻松。“我女儿身体不好,本来想让她多参加体育锻炼,练练舞蹈什么的就行了。可没办法,女儿班里的考证风热火朝天,家长间还相互攀比,不得不让她也加入。”

  来自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是班级的前十五名,一半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博士。

  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到《虎妈战歌》再到《所以,北大兄妹》,从胜过老师的好妈妈,到今天的“虎妈”、“狼爸”、“羊爸”,各种教育样本轮番轰炸,他们之所以引起关注,有市场,受膜拜,皆因贴着“成功”的标签。

  “虎妈”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而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

  “狼爸”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萧百佑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

  令人惊讶的是,在记者采访过的家长中,认为这些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好,有道理”的竟占了多数。

  考了高分,上了北大,就是成功吗?

  有专家认为,这些“成功样本”使教育迷失了本应带给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的真谛。教育是培养人的,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孩子们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最苦、最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都是和自身体验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影响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过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甚少关注他的品德,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真有所谓的“起跑线”吗

  现在的孩子都会唱改编过的一首歌:“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背唐诗、练习珠心算,上学后的周末奔走于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能不累吗?

  这样的累,与一个命题难脱干系——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曾是商业培训机构的广告语,让家长陷入无限的矛盾和纠结中。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对媒体表示,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小学初中,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他说,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王定华称,人生犹如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影响一生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也不认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这句话是谁喊得最要紧?是办学的人,因为背后都有利益支持的,都和利益相关。”他认为,要看到小学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关键的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的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要呼唤教育理性,而家长理性非常重要。

  在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任教的杜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针对“起跑线”,她认为:有条件应该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兴趣班。不必让孩子“起跑”得太早,家长应该摒弃注重小孩学前教育的观点,太过注重学前教育只会适得其反。作为家长,她也希望给女儿选择好的教育机构。毕竟一个好学校往往包含了更强的师资力量,更好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

  据了解,目前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几乎都是为分数准备的,每参加一项运动、学一门乐器也都是为了升学的需要,孩子自然很难享受到运动的快感、音乐的优美。

  北京市光明小学的校训是“我能行”,旨在培养在人生路上走得远的光明人。该校校长廖文胜认为,从根本上说,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即使考不上大学,上不了名校,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东西,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慢成长”回归平和

  近日,在北京市某小学的班级论坛上,一位一年级家长的一篇《孩子,你慢慢来》的文章,引起了诸多家长的共鸣。文中写道“孩子,你别急,慢慢来。也许你不是最棒的,只要你是快乐的,就够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一味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主要考查的是智力素质,甚至把智力考查等同于知识考查。在这种压力下,大部分学校只关注升学率、考试分数与名次,严重忽视对孩子道德品质与坚强意志的培育,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美感、人性等方面的真实需求,这对于教育来说是最致命的!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郑方贤表示,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虎妈”们的成功,是建立在许多不成功个案的基础上的。人们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看不到按照同样方式培养的并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因此,所谓“虎妈”之类的教子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家长本身就承担许多压力,如果将焦虑传递给孩子,只会恶性循环使双方更加疲惫。业内人士告诫家长,应当持有平常心,改变攀比、从众心态。这是家长必须从自己做起的,别人无法替代,要战胜这种“心魔”,家长要有底气,有定力。对孩子有一个平常心,等待他慢慢成长;视孩子为一个普通人,不期望他一定要出人头地。

  不过,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家长发出同样的质疑:不望子成龙,谈何容易?

  “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这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通过素质教育,教育将更好地回归其本质,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教育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