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细笔描摹个性化教育

  作家萧斌臣曾经是中学教师,后转行从事新闻采访和文学写作,但仍长期致力于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作家历时一年深入个性化教育一线,先后对200多名个性化教育从业者、研究者和部分接受个性化教育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追踪采访,写下了一

  部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寻找失落的钥匙——中国个性化教育全景报告》,生动再现了个性化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新世纪的土壤里从播种、萌芽、抽枝吐叶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该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仅一个月,就多次重印,累计发行已达20万册。

  不管走多远 心始终留在讲台

  萧斌臣从18岁开始投身教育,在故乡一所重点中学的讲台上,度过了8年的语文教师生涯。之后虽然离开学校,转行从事新闻与写作,但工作仍与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依然是他梦绕魂牵的地方……“人生第一职业对我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觉得不管走多远,对教育的关注一直是不能改变的。”

  和许许多多有教育情怀的人一样,萧斌臣对中国教育的感情是:因为“爱之深”,所以“痛之切”。在萧斌臣看来,中国,尤其是改革开发后的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是教育,让老百姓受益最大的行业也是教育,而遭受诟病最多的行业同样还是教育。萧斌臣认为,中国现行教育体制遭受病诟最突出的罪名莫过于“应试教育”,教育被绑在了人才选拨的战车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谈起这一次出版新书,采写个性化教育,有着8年教师生涯的萧斌臣说,这首先于他在感情上就是一种挑战。“我的许多同学、朋友、同事至今还留在3尺讲台上,从青丝到白发,他们把自己几乎一生的年华都献给了学校教育。我不知道,当他们从我这部书稿里读到对学校教育模式的一些批评,有些甚至是很尖锐的批评时,内心里会泛起怎样的波澜……”

  虽然对教育现实不满,但在采访中,萧斌臣的内心却时常被感动着。因为这些在体制内的教育工作者,在面临现行体制的各种压力和束缚的情况下,既没有牢骚满腹,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潜心躬耕,坚持“真教育”模式的探索,努力探求教育的本源与真谛……

  书稿完成时 人仿佛行走在云端

  “整个书稿的写作是在西安的一家酒店封闭完成的。”萧斌臣告诉记者,从4月5日开始动笔,到5月4日下午封笔,刚好30天,其间经历了“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

  萧斌臣说,30天中最大的感受有两点:一是饭难吃,因为所住的酒店不能供应中餐和晚餐,只能到大街上去“打游击”,到后来,“为了节省时间,我索性开始改吃‘康师傅’泡面,为的是能在最短时间解决肚子问题后,或者小睡片刻,或者多写个300字、500字……”二是孤独难挨。除了酒店服务员进门打扫房间时有短暂的应答,剩下的时间都是自说自话。“一方面,这也是我所希望营造的氛围,让我能够超越尘世的烦扰,专心致志地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但另一方面,这种与世隔绝般的生活也留下了‘后遗症’,让我直到完成书稿回到北京后若干天,还对自己能否像往常一样与人正常交流缺乏信心,担心自己在和人对话时词不达意或者会出现间歇性的‘短路’。”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萧斌臣现在还心有余悸。“5月4日下午4时,当我在稿纸上写完最后一个字后,整个人突然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瘫在椅子上,歇息半晌出门去复印最后一批手稿时,仿佛行走在云端里,飘飘忽忽,犹如在梦境之中……”萧斌臣说,这次去西安前曾发过宏愿:待书稿写完,一定要给自己放一天假,去华清池、兵马俑转转,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但完稿后,他却没有了一点玩兴,立马订机票飞回北京。因此,堂堂六朝古都的西安,至今留给萧斌臣的印象还是一座酒店,一间客房……

  找回失落的钥匙 打开个性的锁

  通过《寻找失落的钥匙》,我们认识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一群站在教育边缘、却有深厚的教育情节,敢于执著追寻教育梦想的人,他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直面教育改革的难题。历时9年在体制之外的土壤上辛勤打拼,在缝隙上播种,终于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个性化教育的道路。

  萧斌臣告诉记者,为了这部30万字的书稿,他从2009年4月起至今年3月底,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先后采访了200多名与个性化教育相关联的当事人。这其中,既包括教育机构的高层、中层管理人员,也包括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咨询师、学管师、个性化教师、心理咨询师以及大量接受过个性化教育服务的学生和家长,还有热心关注和研究个性化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另外,还有100多人接受了他的书面采访,积累的各种纸质素材重达20公斤以上。

  “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看似比较陌生的领域。其实,只要你打开书页,看下去,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中国人,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儿童都很熟悉、都很关注的话题。”萧斌臣认为,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班级教育”形式的全新的教育形式。他们之间的本质差异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前者主张“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后者以为“一把钥匙能开千把锁”。“但不管是哪一种教育形式,无论我们从哪里起步,只要我们在真心地探索并严格地遵循教育的规律,最终我们都会走向同一目标。”萧斌臣说。

  萧斌臣 1958年生,湖北省洪湖市人。武汉籍作家。现在北京某媒体工作,同时从事写作和文化创意策划。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曾多次深入全国各地,采访、考察中国失业问题、粮食问题、“打假”问题,发表了《共和国的阵痛》、《面对失业困惑的中国工人》、《鼎锅效应——中国粮食利益分配模式》等作品以及长篇报告文学《牧歌与陷阱——关于中国失业问题的报告》和《神州真假大厮杀——关于中国打假问题的报告》等。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教育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