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同学面前丢脸去吧……”这两天,一则女生开学前执意要买“苹果三件套”,气哭母亲的消息被广泛转载。
报道中讲到,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女孩,去学校报到前,跟妈妈一起去采购“装备”。女孩执意要买苹果手机、iPad3和苹果笔记本电脑这所谓的“苹果三件套”,而超过2万元的总价让妈妈无奈流泪。
开学装备,从上世纪90年代的随身听到本世纪00年代的MP3,再到现在的“苹果三件套”,10多年里价格成本翻了N个跟头。
前几天,衢州女生小璐也在人人网上晒出了自己的开学装备:苹果手机、iPad、索尼笔记本电脑、PSP、数码相机、拍立得相机……记者大致一算,要把这些装备置配齐全,已经远超两万块钱。
这两天,记者针对孩子的消费情况做了个小调查,调查结果暴露出来的消费观念让人不禁咋舌。
孩子的消费观 》》》》
伸手要奖励,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
考个好成绩,父母给奖励,这是很多家庭激励孩子的一项“法宝”。而精明的孩子,也越来越懂得利用奖励替自己博个“奢侈品”。
记者昨天随机调查了20多名学生,发现暑期里孩子们获得的“战利品”五花八门,户外自行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有出国游等等,都成为常态。
杭州一所民办初中的老师最近就发现,班级QQ群中,有10多个孩子显示是用iPhone登录的,占班级总人数的1/4。
而初三刚毕业的陈同学则表示,苹果几件套的奖励已经不稀奇了。
“我考上重高,刚刚和爸妈去美国玩了一圈。”陈同学说,这是她提出的,因为班上很多考得不错的同学都选择出国游。
对于孩子们在物质方面的获取,近年水涨船高这一现象,从事教学19年的班主任老师蔡凤毛深有感触。
“以前的孩子中考后,会要求吃顿饭作奖励,现在动不动就是出国旅游,或者买一堆价值不菲的数码产品。虽然这是家长对孩子的奖励,但近年出现了攀比的趋势。”蔡老师说。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会无条件满足,只要求“好好读书”。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有时会跟家长说,再下去以后要买房买车作奖励了。”蔡凤毛说。
爸妈赚钱供读书,不少孩子消费不问价格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6成受访中学生,在消费观上抱“不怎么考虑价格,喜欢就买”的态度。
高一林同学说,她同学在学习用品上只追求最好的,100多块钱的笔袋,几十块钱的水笔,10多块钱的进口橡皮等等。
记者从一些老师这里了解到,尽管许多初高中有诸多限制,比如学生平时要穿校服,不能带手机,尽量减少引起学生攀比的可能,但实际上很多学生也有其他办法彰显不同。
比如学校对鞋子没限制,新学期很多同学的脚上就会“鸟枪换炮”,有时一位同学穿来的限量版,会在班上掀起一阵杭儿风。而据初二男生张同学说,他看中的篮球鞋限量版基本都要4位数以上。女生则热衷于手表、眼镜,特别是明星代言的款式。
记者发现,在中学生的消费中,最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在追星与旅游上的支出。
初三女生Joe说,平时的开销除了日常吃喝,还包括追星的一些花费。她喜欢韩国的明星组合,经常会买些明星的衍生产品,有时候一个月就要用掉近千元。当然,同龄人中还有为了追星,特意打飞的去国外的。
“大人给的钱不够,还可以拿压岁钱补贴。”高一的林同学表示,“去年压岁钱收了一万多,因为来得容易,花起来也没感觉,不怎么肉痛。”而记者发现,受调查同学一般都自主支配压岁钱。
家长的看法 》》》》
没必要苦孩子,就算理解不了也照买单
尽管不少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曾委婉地向家长建议,对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要有所控制。但是章女士的观点代表了现在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态度。
“我们小时候没用过什么好东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让孩子刻意去节俭。”她说,别人都在用,不给他用岂不是跟社会脱节了。“再说会用科技产品也算是一种技能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受访中学生中,超过2/3的学生表示会向父母要钱或东西,而超过一半的父母会以学习为条件满足他们,另外则有家长表示会好好问清楚目的需求。
李先生则坦承,一般来说孩子的消费水平要比父母高很多,“至少零花钱上不能让他跟同学差距太大。”
去年暑假,李先生应读高中的儿子要求,给他买了一辆户外自行车。“贵得要死,好几千块。儿子说,好朋友们都有了,上学都骑着来的,而且这种车是专门玩户外的。”
他苦笑道:“我和老婆都还在骑五六年前买的三四百块自行车呢。结果车子买来,他也就上学骑骑,什么户外骑游都没去过。”不过,他表示,只要孩子管牢学习,这些要求他都会满足儿子。
被孩子当提款机,让人顿生无奈
今年暑假,赵先生给女儿报了一个赴美的游学项目,费用3万多元。结果,女儿从大洋彼岸刚回到家没几天,发现学校又在组织新加坡游学。女儿兴奋地“通知”父母,“太好了,又可以去新加坡了,刚好接上。”
“家里不是出不起这笔钱,但女儿的态度让我觉得不是个滋味。”赵先生说,她都不问一下新加坡游学要花多少钱,父母愿不愿意让她去。
孩子把父母当提款机,甚至把长辈当提款机,这是一些家长的体会。
李小姐最近刚接待了来杭州毕业旅行的侄子,除了他,还有四个与李小姐非亲非故的女同学。从回程火车票,到酒店住宿,再到去古镇的交通,李小姐跑了几趟,一一打点好。
“我家的侄子我招待,这是理所当然的。可同学们算我哪门子亲戚,这群孩子压根没提费用的事。”李小姐再一打听,他们人人从父母这里讨来信用卡,提款花光,该享受地一样没落下。“我出钱又出力,连声谢谢都没捞着。”
老师建议 》》》》
奖励不是万能的
要让孩子了解家庭收支状况
杭高的许涛老师当了多年的班主任,他分析,现在有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消费理念上存在误区。
“有些家长认可孩子要‘富养’,生活条件好了就不愿孩子吃苦。但‘富’不是指充裕的物质生活,而是孩子情调的提升、气质的熏陶。”
他认为,如果是对孩子成长、精神的提升有帮助的,家长可以满足。“比如我接触过一个家长,他的孩子很希望以后去海外读大学,想去名校走走,如果家庭负担得起,他就很愿意出这笔费用”。但如果单纯是物质上的盲目攀比,家长就需要考虑一下,好好引导孩子。
启正中学的庄荣生老师认为,孩子读初中了,父母就应该让他对家庭收支状况有所了解了,这能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买个手机,要花掉父母多大比例的工资。孩子对这些有概念了,在向父母要东西时就会更仔细地考虑。
“孩子用钱没概念,花钱大方,还是和家长的态度很有关系。有些家长很容易满足孩子,在可买可不买的情况下,往往选择迁就孩子。而且很多家长带孩子去买东西,刷个卡就行了,孩子很难有较深印象的体会。”
庄荣生举了个例子,比如有道考小学生的常识题,一支铅笔售价0.2(),在后面填元、角、分的都有。另外。很多人习惯在逢年过节送亲戚家的孩子贵重礼物,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觉得物质来得容易。
大关中学蔡凤毛老师分析说,家长使用“奖励”方式愈来愈普遍也是一个问题:“奖励措施在一定时间段会对孩子有鼓励和刺激作用,但动不动以物质刺激,会让孩子的兴奋劲越来越少,带来正面的效应也会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