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幼儿园过的是集体生活,自理能力强就容易适应,否则会遇到麻烦。有的孩子两三岁还不会自己吃饭,要靠大人喂才肯吃。老师要管班上这么多孩子,不可能人人都照顾得很周全。所以,父母必须把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放在心上。
好的饮食习惯都有哪些?通常,幼儿园里对这方面的要求包括:
•饭前洗手;
•不挑食、不偏食;
•会自己用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
•吃饭时坐在座位上,不东张西望;
•不贪吃零食;
•不剩饭,不糟蹋粮食。
看看宝宝哪些地方做得不错,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妈妈有疑问:宝宝不喜欢吃西蓝花和香菇,老师说饺子里可能有一点点香菇,她只咬了一下就尝出来了,马上就吐出来再也不肯吃一口。
对挑食的宝宝要先看他为什么挑食,像芹菜、蒜薹这类粗纤维蔬菜,剁碎了更容易咀嚼,而香菇这种有味道的菜,如果宝宝不爱吃不必勉强,口味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改变的。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轻微的挑食可以允许。不过父母要把宝宝挑食的原因预先告诉老师,提前做好沟通。
妈妈有疑问:我儿子从小吃饭就特调皮,要大人哄着逗着才肯吃,在幼儿园不肯坐在位子上吃,老师又不会追着喂饭,结果他一个星期就瘦了两斤!
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纠正起来十分困难,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其实要改变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的心态。宝宝不吃就不要喂,不用担心他饿肚子;离开饭桌就表示“已经饱了”,绝对不可以端着碗追;限定吃饭的时间,过了时间就收拾碗筷。只有父母的态度强硬,孩子才会认真对待吃饭。
妈妈有疑问: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下午4点放学回来都要吃零食,零食吃饱了就不吃晚饭,我每天都要为她不吃饭而生气。
当孩子的生活发生变化时,对原有的规律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能适应新的变化。通常在幼儿园里,午睡起床后与下午放学前的这段时间内有一次加餐。但假如宝宝活动量大的话,加餐的分量就可能不够,如果回家后他饿了怎么办?而这个时间正好是晚饭前,没有饭吃则孩子只好吃零食。所以那些有经验的家长接孩子时都会随身带些水果、点心,先让宝宝垫垫肚子。另一个办法是预备好花卷、包子,或一碗粥,等宝宝回家后热热立刻就能吃,既营养又简单。
园长有话说
饮食与幼儿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好习惯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的,要始终如一,日复一日地训练。同时,家园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父母小课堂
1.好的饮食习惯有几方面的要求。
2.挑食、不会自己吃饭,是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导致的。
3.父母要给宝宝做好榜样。
学会自己上厕所非常重要
假如在入园之前,宝宝还没学会自己大小便,就不能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虽然老师每隔一段时间会提醒小朋友们排队去厕所,但仍然会有孩子尿湿裤子,看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让宝宝学会自己上厕所。
妈妈有疑问:我女儿特别胆小,昨天早上喝了豆浆,结果上课时就尿裤子了。其实她自己尿尿没问题,就是老师不问她就不说,宁可自己憋着,你想她能憋多久啊!
有些宝宝过于害羞,不敢对老师提出要求,那么父母平时就要多鼓励孩子与别人交谈,告诉宝宝“只要大声说出来,大人一定会听到的”、“想小便就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高兴的”。
妈妈有疑问:宝宝从小用纸尿裤,现在3岁了还不会自己尿尿,拉大便也不会,我头疼死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只需家长耐心地引导孩子就可以了。用纸尿裤的一个后果是家长不容易掌握宝宝的排便规律,宝宝自己更是养成站着就拉的习惯,所以开始训练时难免会拉在裤子上,这时千万别责备宝宝,而要抓紧机会教育他:“裤子湿了是不是很难受?”“坐下来拉大便就不会弄脏裤子了!”
宝宝总弄脏裤子的话,妈妈岂不是很辛苦?所以最好在夏季练习,利用9月份开学前的两个月教会宝宝坐便盆、脱裤子大小便。这样妈妈清洗起来也不会太累。
妈妈有疑问:是不是要给宝宝买一个便盆?还是就让他用家里的大马桶?
大人的座便器圈圈太大,小孩子很容易掉下去,可以在上面加一个小号的马桶圈(市场上有售)或者给宝宝准备一个专用小马桶,还能引起他的兴趣。
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固定的时间大便
排便时间固定的话,能刺激胃肠蠕动形成规律,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或晚上睡觉之前,有意让宝宝坐一会儿马桶,不管他有没有便意都去坐坐,慢慢地就能解出来了。大便的时间固定后,假如哪天宝宝没有排便,你就会立即发现,及时查找原因,对维护宝宝的健康也有利。
2.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宝宝小便一次
宝宝常常会由于贪玩而尿裤子,因此要隔段时间去趟厕所。他不愿去的话,你只提醒一次就行,不要唆。就算宝宝尿湿了裤子也不要责怪他,本来他已经很不舒服并且感到羞愧了,再埋怨他的话,他会更加难过。
3.专心大、小便
有的父母喜欢边看书边上厕所,但是对小孩子来说,这种习惯可不好。所以父母一定要引导宝宝养成专心排便的好习惯。
4.教宝宝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和擦屁股
许多宝宝上厕所没问题,可就是不会擦屁股,不会提裤子,因为家长总担心宝宝做不好而一切代办。其实家长越这样宝宝越学不会,不如干脆放手让宝宝自己做。
园长有话说
幼儿自己大小便是自我照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表明幼儿脱离成人的照顾后逐步独立的开始。
记住,训练宝宝大小便时一定不能发火,就算裤子弄脏了也不是宝宝故意所为,他只是还不会做。你只需要一点儿耐心和技巧,就能缩短宝宝学习的过程。多从正面鼓励宝宝,做得好就给他一个亲吻、一颗糖果,这远比责备和批评有用。
父母小课堂
1.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的需求。
2.训练用纸尿裤的宝宝自己大小便并不难。
3.给宝宝准备专门的坐便器。
4.训练时多利用技巧。
5.鼓励比责备有用。
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宝宝更容易适应
宝宝能自己穿衣服,大人就会省心很多,初入园的时候,那些生活上能够自理的宝宝往往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这与宝宝的独立性强有关系。
妈妈有疑问:宝宝每次上完厕所都要我给她提裤子,要是我在忙她就会一直光着屁股,直到我忙完了再给她提上。教过她很多次了,但她只要急着看电视或者玩,就会不提裤子跑出来!
提裤子虽然有时候可以让大人代劳,但到了幼儿园后肯定行不通,自己的裤子还得自己提才行。妈妈要给孩子穿裤腰松一些、容易穿脱的裤子,平时要训练宝宝自己穿裤子,练习的次数多了宝宝就会做了。万一宝宝贪玩顾不上提裤子的话,记得提醒他“裤子不提上去很容易摔跤”。
妈妈有疑问:我儿子脱衣服快得很,但是不会穿,午睡起来后是老师帮着穿。我问他班上这么多孩子老师帮得过来吗?他说没穿的孩子在一边等着。可是现在天气这么冷,等着老师给穿衣服还不得冻坏了?
套头衫脱下来比较简单,宝宝很容易就能学会,穿的时候却往往不知道该先穿哪里。妈妈可以教宝宝先套上头,再穿上两只袖子,并教宝宝分辨衣服的前后。别忘了提醒宝宝:小手握成拳头就能轻松穿上袖子。
妈妈有疑问:本来宝宝会穿鞋,不过最近突然又不愿意了,每次让他穿鞋他就说“我不会”。有时早上赶时间,就不得不替他穿。
给宝宝选择的鞋不要系鞋带的,鞋带容易松开,在活动中可能会绊倒宝宝,最好是容易穿脱的类型。宝宝会穿鞋后一定要坚持让宝宝自己穿,如果宝宝不肯,父母更应坚持自己的态度,最终宝宝都会服从。因为穿鞋子只会越做越熟练,等到宝宝熟练之后不用父母提醒都能主动穿好自己的鞋。
妈妈有疑问:宝宝原来很喜欢穿一件带纽扣的红色衣服,可最近不愿意穿了,我问过她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她不会扣纽扣而被老师批评了,这孩子倔得很,宁可再也不穿那件衣服。
细想一下,孩子不会扣纽扣其实是家长的错,是家长没教会孩子。扣纽扣并不困难,只要多练习慢慢就能掌握。千万不要嫌宝宝动作慢而帮他扣扣子,应该给他足够多的练习机会。孩子的生活能力是一步一步学成的。
园长有话说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穿衣、穿鞋,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第一步。家长不要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要增加孩子自主活动的愿望。
父母教孩子分辨鞋子的左右时会遇到一点儿波折,宝宝常常会分不清左脚右脚,因为他的观察力还不够,不太能够分清楚细节上的差别。你可以引导他找一找两只鞋子的不同并让他记住,多重复几次后他就能分清了。
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今天要穿的衣服和鞋子,引起他对穿衣服的兴趣。有时可能因为衣服扣眼儿太小、鞋带掉了等原因而穿不好衣服和鞋子。家长要知道,孩子一时穿不好不要紧,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让孩子学习穿衣穿鞋的技巧。
父母小课堂
1.穿衣服、穿鞋子,是宝宝学着照顾自己的开始。
2.教孩子穿衣服和鞋子时要注意技巧。
3.不能一方面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一方面又要求孩子做好。
有礼貌是宝宝顺利开展人际交往的前提
宝宝是不是有礼貌,能直接反映出家庭的教养。礼貌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有礼貌的孩子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讲礼貌。
妈妈经验分享:宝宝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这一点我一直都很骄傲,不管在院子里遇到谁,她都能主动打招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叫得可响亮了!
能够主动问候人说明宝宝懂得尊重他人,这与父母平时的教育分不开。不过有些宝宝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打招呼,父母千万不要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没礼貌。这时,父母需要多鼓励孩子主动问候别人,不要害怕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只要他做了,你就应当给他一个奖励来增强他的信心。
妈妈有疑问:上次我同事带着4岁的孩子来家里玩,那个孩子在我家到处乱跑,还穿着鞋爬到床上蹦,把白床单踩得到处是脏脚印,真是太没礼貌了!
父母如果不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那是父母教育的失败。没礼貌的孩子就算很聪明、很漂亮,也不招人喜欢。也许现在孩子还小,但将来他总会长大,总要面临别人挑剔的眼光。很难想象,一个从小不知道礼貌为何物的孩子,成人后能够尊重他人,能够守礼讲文明。
妈妈有疑问:现在许多孩子都喜欢打断别人讲话,爱抢着说话,难道他们的父母没教过吗?打断别人讲话很不礼貌!
如果你的宝宝也有这种情况,你应当先弄清楚他这样做的原因是特别容易冲动、好表现,还是真的不懂这样做不礼貌。假如是前者,可以通过平时多与他对话来训练,让他听完大人的发言之后再讲话;假如是后者,那么就应当教育他打断别人的讲话是很无理的行为。
妈妈有疑问:常常在公交车上看见老人带着一个孩子,每次给老人让座,老人就会让孩子坐而自己站着。这要是我的孩子,我肯定教育他要让长辈坐。
事实上,有时孩子的不礼貌行为恰恰是大人惯出来的。有的老人心疼孩子,把好吃的留给他,有座位让他坐,却不知是好心办错事,结果使孩子不懂得心疼他人、体贴他人,一心只为自己。这样的“爱”还是少一点儿好!
妈妈有疑问:孩子没礼貌,大人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什么人教出什么样的孩子,这点绝对错不了。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极大,有好也有坏。想要教导孩子懂事、有礼貌,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平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比如进门、出门都要与大人打招呼,家里来客人了要热情接待,吃饭的时候不独占爱吃的饭菜等。
园长有话说
要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成人首先要树立榜样。成人的一举一动是无声的教育,是幼儿仿效的对象。
父母教育孩子懂礼貌有很多办法,比如,故事书里有许多关于礼貌的童话故事,多给孩子讲讲这些故事,很容易就能让孩子明白礼貌是什么,为什么自己要有礼貌。
另外,父母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因为父母的行为孩子全都看在眼里。早上送孩子上学时向老师问好,下午接孩子放学时向老师告别。只要你这样做了,不需要你教,孩子也能这么做。
父母小课堂
1.有礼貌是培养宝宝良好社会行为的基础。
2.主动向人问好,做客时不随便,耐心听完别人讲话,都是有礼貌的表现。
3.大人的娇惯不能教出有礼貌的孩子。
4.孩子的行为是家长的镜子。
5.培养孩子有礼貌须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