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BB“逆反期”爸妈“头痛期”(2)

http://www.sina.com.cn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 

  妈妈:“好神奇啊,闭上眼睛也能听到。我们走到门那儿,离远一点儿,你觉得能听到吗?”继续向第三条路迈步。

  孩子:“也能听到呀!”

  妈妈:“你觉得洗漱的时候能听到吗?我们去试试吧!”

  孩子很顺从地跟着妈妈往浴室走。当然,妈妈绝对不会忘记带上他洗漱时玩的那些玩具,并且一边走,一边转移话题:“不知道小鸭子能不能听到动画片里的声音呢!你觉得能听到是吧?那小鸭子跳水的时候能听到吗?也能听到呀?小鸭子要是玩跳水游戏,你觉得它能从几米高的地方往下跳呢?要是太高了,你觉得它敢跳吗……”

  就这样,只要理解了处在“逆反期”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并尊重他们的这种需求,经由第三条路,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化解矛盾。在这样的方式引导下,即便处在“逆反期”的孩子,他的“逆反”势头也会被削弱,甚至可能像寒冰遭遇春风一样悄然消融。如此,无论爸爸妈妈还是孩子,便都轻松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以上述的方式应对孩子的逆反期,与要求孩子遵守规则不相矛盾,它的目标是减少冲突,而非纵容孩子。这些做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同时也以此向孩子示范沟通的技巧。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如果采取上述的方式无效,就要本着三个“到底”——“共情到底、温和到底、坚持到底”来坚守底线。

  共情,表示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或情绪。一旦我们表示理解,他就会有被接纳的感觉,他的情绪就会平稳很多,最终就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意见,或者虽然暂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意见,却可以心情舒畅很多。他与我们对抗的能量就消减了。

  温和的态度可以防止我们失控,而孩子也不会因为我们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而有不被爱的感觉。

  坚持到底则是为了告诉孩子,我们是可以信赖的、说话算话的。那么,孩子会更加信赖我们,他的内心会更有安全感。同时,他也会因此更加清楚界限,变得很守规矩,不再试图去突破我们的底线。如此,我们与孩子的互动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和孩子彼此都会更加轻松,更加默契,更加易于沟通。而孩子也从我们这里学到更有效的坚持自己的方法。

  以孩子要吃糖为例。假定我们定的规矩是每天只吃一颗糖。但是孩子吃完一颗,往往抵挡不了要吃第二颗的欲望,他可能就会闹腾。我们不妨设想以下的场面:

  豆豆:妈妈,我还想吃糖。

  妈妈:哦,妈妈知道,你还想吃糖。可是糖吃多了对你不好呀。你知道,妈妈很爱你,妈妈可不希望吃了很多糖影响你的健康。你还记得我们的规定吗?一天可以吃几颗糖呢?

  豆豆:1颗。

  妈妈:你今天吃了几颗呀?

  豆豆:1颗。

  妈妈:真遗憾,你已经吃过1颗了,所以今天不可以再吃了。只能等明天了。

  豆豆:我再吃1颗就不吃了。

  妈妈:妈妈理解你的感受。糖甜丝丝的,实在太好吃了。连妈妈都想吃好多颗呢。可是,你知道每天只能吃1颗。你已经吃了1颗,不能再吃了,真是太遗憾了。

  豆豆:我就要吃。

  妈妈:要是一天可以吃好多糖,那一定很开心。这颗糖是给你明天吃的,我们把它放到柜子上,还是桌子上呢?

  豆豆:我现在就要吃。

  妈妈:妈妈知道,你很想现在就吃。其实,妈妈也特别想现在就吃糖。你看看,妈妈也很馋呢。

  在孩子还不太明确规则,或者虽然明确规则,但是总想试探我们底线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跟他多回应几次,帮助他理解规则。在他明确规则之后,如果孩子继续没完没了纠缠,我们就不需要再作过多的解释了。简单共情之后,温和地坚持就好了。

  当然,有的时候,孩子会耍赖,试图突破规则。比如,当妈妈问他一天可以吃几颗时,他明明清楚一天只能吃1颗,但是,为了达到多吃糖的目的,他可能故意回答:“N颗”。此时,我们无须跟他动怒,跟他简单共情就可以了:“哦,是吗?要是能吃N颗,你一定很开心吧?如果给我吃N颗糖,我也很开心呃。”共情的同时,该坚持的原则,我们还是要温和地坚持。如果他反应激烈,我们最好陪在他身边,搂着他,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平静地等待他的情绪平息下来。当然,类似的冲突尽量少发生为好。比如,我们可以把糖藏起来,每天只放一颗在外面。一旦成为习惯,孩子就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过多纠缠了。

  实际上,如果我们思路更开阔一些,也可以仿照上面的方式,跟孩子回应几次后,话锋一转,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就既坚持了原则,又避免了亲子冲突,我们从最后一句对话继续:

  “妈妈知道,你很想现在就吃。其实,妈妈也特别想现在就吃糖。你看看,妈妈也很馋呢。”

  看看孩子的反应,继续:“你看,妈妈都馋成这样了。吃不到糖,就只好吃一个吃了糖的小孩了。啊呜!这个小孩真好吃。再来一口!啊呜!我要吃他的小脸,吃他的小鼻子、小耳朵、小手……”

  如此一来,这个亲子较劲的事件就转化成了一项有趣的亲子活动。糖对孩子的诱惑被削弱,不仅如此,他还从妈妈的身上获得了更多的满足感。这就两全其美了。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我的经验是,当我们的情绪开始起来的时候,最好别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如果关注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我们就很容易被他的行为所激怒,导致自己失控。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情绪起来,最好尽快将注意力转移到察觉我们内在的情绪与感受上,对自己说:“我又要被他激怒了。孩子的这种行为让我有了抓狂的感觉。我控制不了场面,这使我有一种挫败感……”当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失控的概率就会降低,就更有可能冷静下来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咳,其实,他只是个孩子,过了这个阶段,他就不会这样了。除了冲突与放弃,是否还有第三种办法呢?”即便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处理孩子的情绪,通常,只要我们足够耐心足够温和,孩子也会更快摆脱这种情绪,变回可爱的小天使。

  如果为了一味地避免冲突就放弃原则,那就是在害孩子,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立必要的规则,并且坚守住底线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个途径。一个说话算话的父母,与一个见到孩子有要求抵挡不住就退让的父母,前者更能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建立安全感。相反,后者会给孩子不可信赖的感觉。当爸爸妈妈都不可信赖的时候,孩子还可以信赖谁?他的安全感又从何而来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 新闻国航北京飞纽约CA981航班受到威胁返航
  • 体育西超级杯-皇马2-1力克10人巴萨捧杯
  • 娱乐张敏明年嫁前经纪人 感情经历大盘点
  • 财经焦作健康元被曝采购1.45亿元地沟油制药
  • 科技苹果开始回收iPhone 4S 最高价345美元
  • 博客日本驻华大使讲述袭车事件细节(图)
  • 读书毛泽东重新用小平内幕 江青腐败生活揭秘
  • 教育全班仅一男:男女比成世界性两难问题
  • 育儿数十万婴儿信息遭泄露 取消奥数更拼爹?
  • 健康十大短命活法靠谱吗 小心心脏问题引猝死
  • 女性中国名媛是暴发户 时尚圈10大生存现状
  • 尚品奢侈品大牌的酒店帝国 世界各地海景豪宅
  • 星座鬼节4法转大运 测试爱情中你欠揍吗
  • 收藏冯小刚曾梵志共同作画 玉器保养六大忌讳
  • 热点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