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不要让孩子在“被催”中长大

  《顺其自然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孩子并不清楚如果不快点完成一件事情到底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也不清楚,如果快点及时完成一件事情有什么好处。对于大人来说,迟到了,就意味着要被扣工资,或者意味着失去合作的机会等,而孩子不懂得这些,也不需要面对这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早上要去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可能磨磨蹭蹭,而家长焦头烂额的重要原因,因为家长知道自己和孩子迟到了将有的后果,而孩子是不知道的。

  动作发展不够熟练

  在我们看来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孩子要学会却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不是孩子笨,是因为他们的动作还没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以吃饭为例,能把饭吃到嘴里,学会用勺是重要的一步,但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拿勺,对孩子来说也是需要调动若干组大小肌肉,手眼协调到一定程度才能完成。最初,他们可能分不清到底拿勺子的哪一头,再后来,他们可能会反着拿勺子,很难成功地舀起食物,等到能把食物舀起来之后,他们又可能在快送到嘴里的一瞬间功亏一篑,整勺食物被打翻在衣服上。

  其他的日常生活能力,诸如穿衣、刷牙、系鞋带,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孩子做得慢是因为不熟练。备受关注的写作业慢,也可能是跟孩子协调能力不够强有关。

  我曾经在一个论坛上读到一个有趣的帖子。楼主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她抱怨孩子所在的学校作业多,孩子常常写到晚上11点,陪读的她不堪其苦,后面的跟帖明显分为两大阵营,一部分人赞同她的说法,控诉学校作业太多,而另一部分人则说,自己的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也会写到11点,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写得越来越快,到三年级的时候晚上8点就能把作业写完。

  这两部分家长说的可能都是事实,有的时候,孩子写作业慢,并不是他们故意想跟大人作对,而是他们真的还没到承担那么多书写任务的年龄。

  注意力分散

  一天,畅畅妈找出畅畅小时候的录像,发现了一段非常有趣的素材,大约拍摄于她十五个月,畅畅家的书房在一间卧室和客厅之间,地上有一个地台,畅畅学会爬之后,就特别乐意在地台上爬上爬下,会走路之后,更是喜欢在这里上上下下。录像中的畅畅从地台的一端上来,还是想和往常一样从另一端下去,正当她往前走的时候,发现了地上的一个布娃娃,于是她坐下来拿起布娃娃,还没过几秒,她又发现了地垫上其他的玩具,布娃娃又被她丢开,新的玩具又被拿了起来,反反复复多次,直到把她能看到的玩具玩了一个遍,然后她似乎才想起来,自己要从地台的另一端爬下去。

  整个过程完全是在无干扰的环境中拍摄,畅畅妈客观地记录了她当时的一个生活片段,今天看来,至少可以发现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孩子很多行为的随意性很强,畅畅本来只是打算爬爬地台的,但当发现新玩具后,就忘了原来的计划;二是,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当她发现一个新玩具后立马丢下手里原来的玩具,注意力停留在每一个玩具上的时间都比较短。如果家长是等着她赶紧从地台上下来的话,毫无疑问,她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属于典型的磨蹭。追求完美

  很多时候,我们会习惯于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例如,很多稿子我总是在截稿的前一天才开始写,甚至有一次,一篇书序已经到了第二天就要下印刷厂的时节才写完,我和约稿的编辑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我万一没写完,或者说生病了,估计只能“开天窗”了。尽管事后想起来有些后怕,但似乎也没有对我的拖延症有太好的治疗作用。

  为什么宁可提心吊胆,饱受心理煎熬也要拖延呢?很简单,我总是希望把事情做得完美,幻想着下一刻会有更高明的想法出现,于是,直到最后的Deadline降临,我才会想:算了,没时间了,先把这个想法完成再说,每每写完还在想,这不够完美,如果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做得更好,事实上,如果没有那个最后期限的规定,很可能文章的完成遥遥无期。

  这也是一种磨蹭,而且是以做得更好为名的一种磨蹭。

  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只会在大人身上发生,孩子也会,只不过会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作文写得非常棒,他的作文常被当做范文供其他同学学习,最近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发现,这孩子写一篇作文的时间越来越长,有的时候,在书桌上趴了两个小时也就写完一两行。他并没有走神,也没有干别的,就是在写作文,只不过他太想把作文写好了,于是不敢轻易下笔。

  还有更极端的案例,有的孩子,没写几行字就用橡皮擦掉,反反复复,最后连作业本都擦破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通常是因为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出错。消极抵抗

  当有家长向我倾诉孩子做事磨蹭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他是事事都慢,还是只针对特定的事情做得慢?这样问的目的是想了解孩子是否真是所谓的“慢性子”,我们确实得承认,孩子的性格存在着差异,有急性子自然也有慢性子,而后一种情况则体现出孩子的某种情绪。

  壮壮妈举了两个典型的例子: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忙,我们从小学就自己管自己,后来早饭都是自己做,放在现在看,自理能力相当强了。可是,每个人的气质天生就有差异,这从孩子一出生就能看出来。我的儿子熊壮壮就是天生的急性子,出生后在医院里住的那几天,护士一听哭声就知道是他,因为他一饿,哭得又急又响,护士阿姨慢一步就好像多对不起他似的。而他那个又胖又慢的舅舅,被他形象地称为“大肉舅舅”,从小就被家里人一致评价为“好带”——需要没多么强烈,最热衷的就是睡觉,当然好带。哪像熊壮壮,口口声声说,睡觉是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浪费的都是玩的时间。当然,并不是所有磨蹭的孩子都是真正的慢性子。熊壮壮刚上幼儿园那段时间,每天早上磨磨蹭蹭,要选个玩具就得选半天,这就是故意磨蹭。他不是快不了,只是不想上幼儿园,又知道不能不上,那就拖延时间,能晚点儿去就晚点儿去。当孩子非常想出去外的时候,家长让他把玩具收拾好,或者他根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又不得不把今天的作业做完,在“不乐意”的情况下,孩子很难迅速而愉快地把事情做完,因此他们只能表面显出配合的样子,其实是在耗时间,磨洋工。相反,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就会又快又好地完成。

  不要让孩子在“被催”中长大

  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对着镜子,先说“慢慢来”,再说“快点快点”!观察一下我们说这两句话时的表情吧,是不是说“慢慢来”的时候要平和很多,而“快点快点”伴随的会是不耐烦?显然,这些表情,我们的孩子完全能读懂。例如,有一次,畅畅被爸爸催促后,马上噘着嘴说:“不要说这个,不好。”

  似乎只有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我们才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那个时候,没有人催促他们赶紧站起来,快点走过来,而总是鼓励他们慢慢来,但当他们学会了走路,我们又总是希望他们快点走,甚至会有大人都忘了孩子会比我们走得慢,大步流星地在前面走,使孩子被迫一溜小跑地跟着。

  家长的催促无疑是打乱了孩子自己的节奏,结果多半是越催越慢。通常,家长也是自己在先着急的情况下,开始催促孩子,传递的也是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其实,教育就是一种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

  尽管很多人也接纳了适应孩子节奏的观点,也有人提出了若干具体治疗孩子磨蹭的方案,但我认为,这些招数应该因人而异,比如根据孩子的年龄,或者他们磨蹭发生的真实原因而定。

  除了反复提到的家长要有耐心外,还有一个倾向应该避免,那就是因为害怕孩子慢而替孩子做很多事情。我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当孩子已经学会了走路,但很多家长依然用婴儿车推着孩子出去,问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孩子走得慢,走不了多久又得大人抱。其实,如果真是为了赶路,那另当别论,事实上,大多数情况,大人只不过是为了把孩子带到花园玩而已。也许在大人眼里,走路就是走路,而在孩子看来,他们在走的过程中还会发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果坐上婴儿车,这一切都错过了,比如用脚踢踢小石子,看看路上的井盖。

  孩子学习自己吃饭或者穿衣服的时候也会存在这种情况,因为不熟练所以慢,如果家长没有从培养他们自己动手能力的角度考虑,就很可能自己上手帮着做,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剥夺了孩子自己的学习机会。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他们也不可能永远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适应大家公认的某个时间标准便是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我们又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听任孩子的磨蹭。

  有一天早上,畅畅好半天才从床上爬起来,收拾停当后,已经迟到了,这时我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今天干脆不送她去幼儿园,明天起个大早,这样就可以造成一个

  从来未迟到过的假象,反正不去也就是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假的事情;另一个选择就是,我依然送她去。考虑了一阵后,我选择了后者,虽然我知道这将让她稍微有些不愉快。

  畅畅迟到了,那天早上,她错过了幼儿园的早餐。从此,她也知道了迟到的后果是什么,并且很少在早上起床的时候跟妈妈找各种理由赖床。为自己的行为负必要的责任正是他们走向独立自主的重要一步,我们没必要人为地制造某个完美的世界。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