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究竟该怎样有效陪伴孩子?

  小学生能“收入”多少零花钱?近日,湖南一名小学生攒下20万元零花钱的新闻“雷翻”很多人。

  为什么家长要给孩子那么多零花钱?是疼爱孩子还是为了弥补“丢失”的时间?专家建议,与其多给孩子零花钱,不如家长抽出时间,爱他你就抱抱他,爱他你就陪陪他。因为,再多的金钱也替代不了亲情。

  故事

  7岁小学生每月200元零花钱

  7岁的玲玲在郑州市郑东新区某小学读一年级,虽然年纪小,但出手却相当阔气,曾自己在商店里掏100多块买玩具。

  “我每个月至少有200元的零花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给我。”玲玲抬起小脸骄傲地说,到了春节,她一下子就能“挣”近两万元压岁钱。

  玲玲的父母也坦承,他们每星期至少给玲玲50元零花钱,有时候一高兴还会给孩子“涨钱”,一星期给100块。“有时候,她姑姑、叔叔来了,也会偷偷塞给她钱,生怕孩子亏着。”玲玲的爸爸说。

  而国内一份由292名孩子填写的调查问卷——“我的零花钱”也显示,仅有不到10%的孩子没有零花钱,七成以上的学生每月零花钱在60元以内,每月有60元至150元零花钱的同学占到近两成。

  根据这份调查,有一个班40多名学生,零花钱攒了五位数以上的有7人,四位数以上的有20人。但更多的则是“小月光”。

  调查

  孩子们的零花钱都花哪了?

  那么多的零花钱,孩子们都花哪儿了?

  18日中午放学时,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学门口,小吃摊被孩子们给“包围”了,小商店内也挤满了学生。

  “奶奶,我要10块钱的烤面筋。”三年级的梦梦一下买了好几串,分给身边的同学吃。“每天放学我都会买点零食吃,然后再回家。”梦梦说,她和同学都已把这当成了习惯,“大家都在买呀。”

  校门口的小商店内,11岁的小兵正和伙伴一起研究店内出售的“无敌战车”。小兵说,父母每月给他100块零花钱,大多被他花在“买玩具”上了。一旁,9岁的一鸣则盯着手里的两支色彩斑斓的铅笔,不知道该选哪个好。“这些孩子,每天都会来买吃的、买玩具、买学习用品,他们都喜欢这些东西。”商店老板笑着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小学生,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零花钱大多花在了购买零食、玩具和学习用品上。

  说法

  为啥要给孩子那么多零花钱?

  “想当年,我一个星期才有5块钱零花钱,现在的孩子可真有钱!”听说有小学生攒下20万元零花钱,30岁的马林有些愤愤不平。记者和马林有着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家长要给孩子那么多零花钱?

  “人家孩子都有,我们不给不显得太小气了,而且,给得多孩子才在同学中显得有面子嘛。”家长林先生笑了笑说,以前他最多一天给孩子几块钱,可有天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回家撅着嘴,不高兴,“问她为什么,差点哭了。”原来,女儿和同桌一起看上了件玩具,都想买,可她没有钱,结果玩具被“富裕”的同桌买走了。“从那以后,我给孩子的零花钱就变多了。”林先生说。

  马先生有些郁闷。他说,他对孩子的零花钱管得比较严,可前几天他发现,儿子竟然从家里偷钱买玩具。“你说说,要是不多给他点儿零花钱,他养成这个坏毛病可怎么办?”

  王女士对零花钱的态度则是,“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平时工作太忙,陪孩子时间太少,心里总觉得愧疚。”在王女士看来,给孩子零花钱,是为了弥补心里的愧疚,弥补“丢失”的时间。

  建议

  家长不如多给时间,少给钱

  那么,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合适?家长冯先生说,他每天只给上小学的女儿5元钱,最多不超过10元钱,够买零食就行。女

  儿过年时的压岁钱,也在征得女儿的同意后由他和妻子保管,在女儿提出合理的支取理由时才拨钱。

  “家长多给孩子零花钱,不如多花时间陪陪孩子。”从事幼教工作的李老师说,忙碌的工作使父母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子女在一起,于是,多给孩子零花钱就成了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在李老师看来,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使得孩子之间相互攀比。

  郑州市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首席咨询师王海勇也说,家长可以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从小学会支配,但是这种以物质满足来补偿孩子的心理还是要慎重。因为只是物质满足,用钱来取代家长的陪伴,孩子慢慢会忽略别人的付出,只会索取,而且心安理得。孩子长大以后遇到困难,只会抱怨、指责。

  他建议,家长给孩子零花钱以后,不如让孩子买个记账本学会记账,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父母要有知情权。每星期或每月,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总结下,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学会判断和支配。

  专家

  究竟该怎样有效陪伴孩子?

  李老师说,自己曾遇到过一位母亲的求助。“她太忙了,连周末都不能在家陪孩子。所以,她对孩子几乎有求必应,零花钱也给得不少,但孩子却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调皮。”李老师告诉这位母亲,“孩子调皮只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让你关注他”。因为,当你只看到孩子的行为,不一定能看到他的心,当你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感情时,才能真正读懂孩子。

  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在王海勇看来,“中国孩子大部分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有父母陪伴身旁,但是却没有传递内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父母压力很大,忙于生存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二是家长的托付心态,以为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学校、老师就可以了。

  王海勇建议,想要有效陪伴孩子,家长首先要打破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学校、老师的心理。孩子的监护权不能随意转移,父母要给予更多的精神支持,传递正能量,“这种精神支持和能量的传递,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家长最好每天抽出半个小时陪伴孩子,这种陪伴不是监督、指责、抱怨的方式,而是以游戏、学习、共同生活的陪伴为主。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