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渴望控制的自负感

  《父母的觉醒》

  如果父母对我们的情绪表达控制得很严,那我们就会早早学着竭力控制自己,以免引起批评。我们认为情感的流露意味着软弱,所以压抑自身的情感就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策略。同时,我们还会为周围的事物乃至生活本身确立起僵化的标准。我们感到自己必须对事物表达不同意见或作出评判,优越感会让我们自以为能够掌控情绪和生活中的一切异常情况。

  如果一个人通过控制、批评、责备、挑剔、评判,乃至展示自己“卓越的知识”向别人展示权威,那么他展示的非但不是高贵的灵魂,反而是贫瘠的灵魂。如果孩子从未见过父母的弱点、稚气,甚至笨拙,那他们怎么会有勇气袒露自己的弱点?

  如果在这样压抑的气氛中成长,我们就会裹足不前,不敢冒险,也不敢犯任何错误。因为我们害怕父母沉闷的否定和反对。我们知道父母迟早会反对,所以我们永远不会真正“启航”去经历生活的风浪,而只会待在温室里,毫无风险地自己玩耍。当然,因为我们甘愿“受控制”,在学校里我们会做老师的小天使,代价则是失去了本真。

  在家长这种自负感的影响下,我们会把权威和控制看作是一种提供庇护的手段。我们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人分为有权力的人(比如成年人和更有知识的人)与没有权力的人——就会告诉自己:我必须时刻好好表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必须时刻做到有逻辑、讲道理。带着这样的世界观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以后也无法获得内心的活力。如果身为父母,他们很可能格外需要控制自己的儿女;如果身为老师,他们也会格外想要控制自己的学生。他们会变成绝不容忍他人触犯自己的地位,并且利用自己的地位去压制他人的成年人。

  克里斯托弗和他17岁的继子杰登是我见过的最为吵闹的一对父子。杰登情绪焦躁,因为他的父母离异了;于是,他顺理成章地将自己的烦恼情绪转移到继父身上。克里斯托弗则把杰登的排斥看成是对他本人极大的冒犯。克里斯托弗无法接受自己没有得到一家之主的待遇。他要求杰登尊重他,但没有达到目的,所以他变得异常恼怒。他既找不到接近杰登的办法,也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所以他不能忍受杰登对他的排斥。

  由于自己的权威对继子毫无作用,克里斯托弗每天都会和杰登发生争吵,他将这个少年逼到了无法招架的境地。他还经常当着杰登的面同他的新任妻子争吵,逼着她表明立场;并且威胁说如果不能改变她的儿子,就同她分道扬镳。事情变得越来越糟。后来,只要杰登发现家里只有自己和继父时,就不愿走出自己的房间,直到母亲回家才会出来。他竭力想要缓解自己的痛苦和愤怒,于是开始和不正派的人交往,结果学业也开始恶化。

  克里斯托弗对自己身为丈夫和继父的新角色缺乏安全感。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挣扎,反而把杰登看作自己不安的原因。他没有意识到,“我”和“你”是不可以分割开来的,因为我们都是这趟旅程的同路人。如果克里斯托弗能够明白这一点,他就会看清自己是在利用杰登掩盖自身的痛苦;他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借着攻击杰登来消灭自身的无奈感;他还会意识到,杰登对他缺乏尊重也反映出了他对自己缺乏尊重。控制欲是根本无法改变上述一切的。

  渴望控制的自负心态已经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拥有此类父母的孩子就在这种影响下长大,继而变得事事都力求完美,甚至达到了执拗的程度。他们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就把情感藏在心里,性格也变得很死板。由于他们僵化得很严重,对任何事情都要分出黑白对错,所以他们往往会受到同龄人的冷落。因为他们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表现出优越感,对同龄人作出盛气凌人的姿态,并且将其他伙伴的行为视为“不成熟”。这样的孩子从来不会放松,更别说“痛快”一下了。他们吃西瓜时绝对不会把头埋进果肉里,而会规规矩矩地使用餐巾、刀、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人带着这样局限的世界观长大,也许会变成另外一种家长——偏偏要让自己的孩子疯跑疯闹,因为自己小时候不被允许这样做。这种家长习惯了接受控制,所以也会任由自己的孩子控制自己,重复着童年时受控的经验。

  相比之下,如果当事情不顺时,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他们的孩子也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其情感模式也会受到影响。这样的孩子就像炮仗一样一点就着。显然,他们误以为只要自己反应强烈,现实就会屈从于他们。

  一个人如果受到了这种自负心态的影响,那么当他经历生命的低谷时就会变得暴躁易怒。他们的躁怒实际是为了遮掩自身的不安全感。当他们经历无助的痛苦而感到无法适应时,自负感就会将不安全感转化为愤怒和气恼。愤怒是强大的兴奋剂,它诱使我们误以为自己很强大、很有控制力。然而恰恰相反,愤怒的时候恰恰是我们最失控的时候,我们变成了自负感的囚徒。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