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让我给他带路

  《好妈妈智答孩子千百问》

  陌生人让我给他带路——学会拒绝他人

  曾经有部电视剧非常有名,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的内容我不知道,但这名字却让我印象至深——这是多么能反映当下人们心理的一句话啊。对于陌生人的求助,我们是该让孩子热诚相助呢,还是谨慎地拒绝?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对陌生人越来越警惕了呢?我无从考据。总之,现在“陌生人”几乎就是危险的代名词。或许是因为很多骗术都以陌生人的求助开始,轻则损失钱财,重则伤身害命。当人们的善心不但没有换来感谢,反而换来一次次的危险时,人们自然也就学会了冷漠。

  如今都市里的成年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见到遭遇车祸的路人一定不能送他去医院,因为可能会被当作肇事主;见到摔倒的老弱病残千万不可轻易搀扶,当心他们只是罪犯的诱饵;遇到陌生人搭话最好不理他,迅速离去,以防此人手里有麻醉剂将你放倒在地;至于给别人带路之类更是万万不可,除非你想人财两失……

  课本里、童话故事里,处处都在教育孩子们要善良,乐于助人,并且告诉他们帮助陌生人会得到好的回报,冷漠、自私的人会被惩罚。可现实是如此的不美好,我们能如实告诉孩子吗?

  路边一位老太太摔倒了,不但没有路人去扶她起来,反而纷纷闪出一条路来。一位小朋友和他妈妈正好路过,小朋友想要过去搀扶,却被妈妈一把拉住,问:“你要干嘛?”小朋友说:“奶奶摔倒了,我去帮助奶奶啊。”妈妈紧张地说:“别管闲事!惹了麻烦可不得了!”小朋友迷惑地问妈妈:“为什么会惹麻烦呢?”

  路人不敢扶摔倒的老太太是非常无奈的现实,这其中的种种丑恶与悲哀,每个成年人都懂。可是,我们如何跟孩子解释呢?其实,对孩子解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还有另一个角度。那就是:未成年人的最重要责任是安全地长大,而不是帮助他人。对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问题,我教给女儿三句话。

  第一句话:小孩拒绝陌生人不是没礼貌

  很多小孩也知道应该拒绝,可是他们从小受到的礼貌教育告诉他们,应该对别人的求助热心对待。电视台曾经做过的一次实验,陌生人对孩子说:“我着急上厕所,借用一下你家厕所,好吗?”很多孩子虽然面露犹豫之色,但在对方的一再恳求下,还是本着“做个礼貌大方的好孩子”原则把陌生人领进了自家的大门。

  看到那个节目以后我很受启发,我想,想让孩子学会拒绝陌生人,重要的除了原则,还有具体的技巧。

  我告诉女儿说:“如果有人问你咱们家的情况,你就告诉他:对不起,妈妈不让我说。这不是不礼貌,这是保护自己。”

  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我教给女儿的回答是:“对不起,您还是问问别的叔叔阿姨吧,妈妈说大人更能够帮助大人。”假如周围人不够多,孩子可以说的话是“我去帮您叫别的大人过来”,或者“我马上到人多的地方去帮您找警察叔叔”。

  女儿小的时候,家里来的一位阿姨指着她的杯子逗她说:“宝宝,把你的水给我喝一口吧。”我女儿不愿意,但她不知道怎么拒绝,就不说话。这位阿姨继续逗她说:“怎么不给啊?这么小气呀?”女儿想了想,说了一句相当有外交风范的话:“阿姨,你可以喝妈妈的水呀。”

  我顿时觉得她的回答十分高明——在拒绝陌生人的技巧里,这叫做转移矛盾法: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让陌生人去找自己的父母。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小孩子。

  第二句话:小孩不帮助陌生人不算没爱心

  也许有人会问:孩子就一定不能帮助别人吗?

  假如你想得仔细些,就会发现“向孩子求助”这件事多半有些问题,就像武侠小说里常出现的套话:此事颇有蹊跷。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问路,你是愿意向一个能够和你充分沟通交流的成年人求助呢,还是找个幼小的孩子来问?我想正常人都会选择前者,对不对?只需表达能力的问路尚且如此,那些比问路更麻烦的事情难道不是更应该如此?想想看,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中,那么多成年人,110电话又免费。居然有人特意向一个儿童求助,这事情是不是有些奇怪?

  除非是身处学校问某一间教室在哪儿,或者深山老林里受了伤难得有个孩子经过。否则,我还真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一定得让孩子帮忙。所以未成年人拒绝陌生人的求助,真可以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在女儿拒绝阿姨用她的杯子喝水之后,我就表扬了她,并且告诉她:“如果不认识的人让你帮忙,记住告诉他们‘我还小,帮不了你,请您找大人帮忙吧’。”

  第三句话:小孩不救人不算不勇敢

  常有这样的报道,少年为了救溺水者而葬身水底。这样的义举让人感动之余又唏嘘不止。孩子的义举让人佩服,可孩子的牺牲却让人心痛。

  我们小时候,孩子们和大人一样,都被教育应该舍生取义。至今还记得我们的思想品德书上有赖宁的故事:森林起火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拖着一根松树枝奋不顾身地去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赖宁牺牲了,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过,渐渐地赖宁画像开始从中小学的墙面上消失,人们渐渐意识到:为了国家财产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并不是孩子们应该效仿的行为。

  坐飞机时安全手册都会告诉你:帮助他人时,需自己先戴好氧气面罩。这也是国际上普遍公认的营救法则:救人者应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否则,为了救人而把自己陷入了危险,岂不是还要更多的人来救你?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受益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未成年人不盲目冒险,就避免了别人为救你而冒险。保护自己,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责任。

  假如孩子真有拯救苍生的宏伟志愿,我们也应该告诉孩子:一个普通的中小学生能够拯救的人总是少数。真有理想你就努力当上国家元首吧,那时候,你肯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 我为什么不能给叔叔带路?

  ● 我可以把电话借给陌生人用吗?

  ● 陌生人说要帮我看病我能相信吗?

  ● 我能不能带受伤的老人去医院?● 我想坐火车去灾区赈灾,行吗?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