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剔除暴力,只留爱

  《爱暴力》

  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几度停笔,又几度鼓起勇气继续。

  这是我写得最辛苦,也最痛苦的一本书。

  作为心理工作者,不应该被来访者的情绪所干扰,否则就会受到“不专业”的质疑。可是,当我在写作过程中梳理这些年接触到的案例,心情却始终不能平静,甚至会因为太过激动而潸然泪下。

  我记得写到最后一章时,大概因为天气炎热,我感到烦闷不堪。坐在电脑前,面对打开的Word文档,忽然恨不得将自己所写的全部文字都删去。我对着客厅高声喊:“电视声别开那么大,烦死了!”但话音刚落,我便猛然警醒,我问自己:“为什么,你会如此不安?”

  其实在我心里,一直都知道那个答案。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错,更不是什么耻辱!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携带着爱的伤痕。在一生中,我们渴望爱,寻求爱,被爱祝福,也被爱伤害。爱,携带着强大的生命能量,也带来毁灭的气息。

  如果,我们是与原本素昧平生的人坠入情网,那么,这份爱,我们会考虑、会选择、会懂得趋利避害、会运用理性去控制,就算受伤,也能竭力地从中获得正面的体验和个人成长。

  但如果那份爱是来自父母,我们就不得不接受、不得不感激,而缺少了一份选择权,多了几分宿命的味道。

  如果那份爱与我们自我成长的力量相悖,便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份痛苦无法与人分担,甚至无法倾诉,因为我们的生命从父母的生命中来,否定父母便像杀死了自己。

  于是,便有了无法拒绝、无法控诉的“爱暴力”。

  十七岁的时候,我曾经有一只心爱的小鸟,它在我最孤独的时候陪伴我,给我带来了仅有的欢乐。但最后,我亲手摔死了它,因为我觉得,它被关在笼子里而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实在太过痛苦,而我唯一能帮助它的就是结束它的生命。

  在写完这本书时,我才真正敢于承认、面对:其实,我当时想结束的是我自己的生命。

  我心痛如绞,但又如释重负。

  我知道,所有的“爱暴力”的经历者,若想获得痊愈,要做的第一步,便是承认它,面对它。

  我面对了我自己。这是我一个人的疗愈。

  作为心理工作者,最痛心也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就是:曾经的被害者,却在漫长的岁月中将自己受过的伤害合理化,与伤害纠缠不清,最终成为有心或无心的施暴者。

  就像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的男孩,更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实施者;曾经受过家庭暴力的女孩,却有更大可能找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男友或丈夫,进而让自己的孩子,也陷入痛苦的家庭暴力循环中。

  明显的暴力受害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面对更为强大、更为隐蔽的“爱暴力”。

  有人将这样的现象称为“魔咒”,而心理工作者的义务就是将这“魔咒”打破。

  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资料,也曾经彻夜地泡在论坛上,看着网友痛诉父母的帖子。每个人的痛苦,都那样触目惊心。但最后,一位网友的话真正打动了我,她说: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谴责父母,不是为了表达愤怒,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希望曾经受到伤害、现在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有勇气面对我们内心的伤痕,化解对上一代的怨念,尽力自我修复,快乐生活。也希望更多成为父母的人们,反省成长中受到的伤害,不要让它再伤害到我们的下一代。

  她说得太好了!

  我甚至觉得,我已经无须再写这篇后记,因为她已经代我说出了我的心声。

  爱,从来不是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对方,从来不能强迫对方必须接受,更不是控制、利用、束缚,不是单方面的依赖。

  爱,是尊重对方独立的人格,让他更有力量获得正面的成长。

  不论是在两性关系中,还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爱的要求始终未变。

  父母就算再爱子女,也要记住,子女不是你,而是他们自己。

  子女再爱父母,也要记住,你首先要做好自己,才有能力去审视、承担、回应父母的爱。

  因为我们相爱,所以,请远离暴力,留下爱。(文:柏燕谊)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