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亲情是快乐育儿的秘诀?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有时,父母将亲子关系视为一种责任。毕竟,我们承担着许多责任,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拥有一点儿属于自己的时间。但事实上,亲子关系是对我们所有辛勤工作的丰厚回报。内心的温暖感让我们觉得付出的所有牺牲都是值得的。孩子必须明白,我们从他们身上得到了欢乐,否则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被爱的价值。事实上,你在育儿过程中获得快乐的能力,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它促使你自然而然地为孩子付出一切,帮助他们成长,包括婴儿时期的轻声低语,3岁时在家里闹翻天,到5岁时没完没了的絮叨。

  这种深刻的亲子联系,也是平和育儿的前提。当孩子认为我们与他们达成统一战线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甚至充满热情地配合我们。如果他们骨子里没有这种深刻认识,他们就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标准不公平,与他们心中的最佳利益相矛盾,包括拿最大块蛋糕,或者对我们撒谎。

  如果亲子关系遭到损坏,任何“育儿技巧”都无法弥补。此时,育儿过程就像骑着自行车攀爬极为陡峭的山坡。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很好,就像一路下坡。但是,你必须确保方向正确,路上肯定有曲折起伏,必须小心应对。

  密切的亲子关系有助于我们掌握天生的育儿技能,促使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让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父母。此外,密切的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受我们的影响,即使他们以后融入更加广阔的世界,交友,上学,乃至整个人生,都能受到我们的积极影响。无数研究表明,密切的亲子关系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让他们远离社会和同伴的不利影响。从婴儿时期开始,你就应该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下面,我们讨论孩子童年时期如何培养亲情。

  伴随孩子成长的亲情

  婴儿期(0-13个月):塑造大脑

  在孩子以最佳状态成长过程中,什么东西和食物一样重要呢?亲情。人类天生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需求。所有情感发展——包括我们规范自身情感、控制自我情绪、延缓喜悦表述、培养健康浪漫关系的能力——是以婴儿时期的抚养为基础的。事实上,我们大脑的形成过程与父母的交流存在直接联系。

  新生儿降临这个世界后,大脑需要开发的内容很多。因此,人类才能灵活适应各种不同环境条件。在孩子1岁前,父母和他们的交流,对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形成,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婴儿要从生理和心理上学会调整。你的爱抚可以调整他的紧张和成长的荷尔蒙,他的心律会与你的保持同步。正如苏·格哈特(Sue Gerhardt)在《爱的重要性:爱抚对婴儿大脑形成的影响》(Why Love Matters: How Affection Shapes a Baby’s Brain)中指出的那样,婴儿期“孩子会建立正常的生理刺激”,“他的生理系统会与周围的人协调一致。如果母亲情绪压抑,孩子就会适应低落的情绪刺激,习惯缺乏积极情感的环境。如果母亲焦虑不安,孩子可能受到过度刺激,他会感觉你的情感处于爆炸状态。”1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父母与婴儿自然和正常的互动机制。婴儿会认真观察你的举动。你微笑,对他轻声细语,他也会微笑,并兴奋地舞动自己的双脚。看到他的健康状态,你更加兴奋地微笑和轻声细语。你们的情感一起“舞蹈”,爱意和快乐进一步加强。过了一会儿,你的孩子玩够了。他需要镇定下来,重新回到较低刺激水平,他会把目光移开。有些父母转过脸继续对着他,希望让孩子继续微笑,但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你意识到,孩子需要休息,你开始换上安慰的口吻。他收回目光看了看你:这样交流是否安全?是的。你温和地微笑,已经降低了情感强度。他舒舒服服地躺下,感到很满足。你明白了他发出的信号。他明白,他可以向你表达自己的需求,你会帮助他作为回应。这是一个美好而安全的世界,既有幸福,又有安慰。在你的帮助下,他能处理发生的任何事情。

  这说明了什么?在与你的互动过程中,小宝贝通过自我调整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他可以变得快乐,进一步强化,甚至极度兴奋。如果他发现调节失常,走得太远,就会发出SOS信号。你要帮助他镇定下来。生活是安全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你在确保他的安全。你在帮助他调整自己的感觉状态,不论这些感受是好是坏。他对你的依恋可以确保他的安全,他可以相信周围的世界。

  在孩子一周岁前,这种互动将多次重复。我们可以肯定,你的孩子理解了信任,并以生理方式镌刻在脑海之中。神经生物学家艾伦·斯霍勒说,在这次互动以及之后的所有互动过程中,“母亲将情感程序下载到了婴儿的右脑。孩子利用母亲大脑右半球的输出作为模板,对自己大脑右半球进行电路印刷和硬连线”。2你甚至还决定着他的海马体3(开发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学习效果、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前扣带(情感调节)和杏仁核(情感反应)的大小。大脑的早期塑造影响着以后的幸福水平和情绪质量,高质量的塑造意味着更高水平的人际交往、积极和消极情感的调节以及自我安慰的能力。

  重视婴儿期亲情培养,使育儿更加容易,孩子的愿望得到满足,获得安全感、幸福感,也更愿意与你配合。安慰对所有婴儿都很重要,安慰经历直接影响着他们控制负面情感的能力。大多数婴儿都希望一直被父母抱着,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从生理上调整自己。新生儿的睡眠周期与母亲同步,因此靠近母亲睡觉的婴儿能够更好地调节刺激水平和呼吸状态,有效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危害。与婴儿保持亲密联系还可以帮助你理解他特有的暗示和需求,增强育儿信心。一旦孩子认识到,看管他的人为他提供了安全周到的呵护,内心的安全感就会增强,同时继续进行探索,适应环境,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现在,你可能已经认识到,亲密育儿(attachmentparenting)是一种新趋势,通常被认为是比尔·西尔斯博士(Dr. Bill Sears)的研究成果。但是,这种理论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人们就一直这样做。西尔斯博士说:

  “亲密育儿并非一种新型育儿方式……事实上,多少世纪以来,父母们就一直以这种方式抚养子女。不过,后来出现了育儿专家,他们以图书形式引导人们这样做,而不再仅仅受孩子引导。”目前,亲密育儿得到了大量学术理论和研究项目的支持,但是它的基本理念非常简单易懂。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新生儿更加无助。他们需要父母的细心照料,直至自己能够生存。

  不幸的是,社会上流传着一种神秘观点,认为育儿要求父母遵守自我牺牲原则。事实并非如此。你没有必要总是抱着孩子,或者一直陪着他们睡觉,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安全的亲子关系。唯一核心的指导原则仍然属于常识问题,健康的亲子关系要求你与孩子协调一致,并积极响应他们的需求。如果父母从内心不愿这样做,怎么办?

  我们来重新定义一下亲密育儿。亲密育儿其实是对孩子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做出反应。婴儿时期的需求通常包括与父母近距离的身体接触。与育儿的所有技能一样,这种实践的能力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情感成熟程度。事实上,这一领域的研究颇为令人惊讶。我们可以预测怀孕期间,也就是说,即使在孩子出生前,他是否与父母关系密切。怎么预测呢?只需与父母交流便可。如果我们过去与自己的父母关系密切,我们的孩子也几乎肯定与我们关系密切。反过来,如果父母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果我们对亲情存在偏见或刻意避免,与自己孩子建立密切关系的想法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幸运的是,亲子关系并不完全依赖于我们过去的经历,更多地取决于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当你以成年人的视角回顾童年和情感经历,重温你的人生故事时,你的眼窝前额皮质就会成长——同时,你会更加积极地对孩子做出反应,创造一种安全的依附关系。事实上,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坦然面对自己过去的依附经历,比其他任何因素都能更加稳妥地预测安全依附状况,包括具体的育儿做法,例如,与孩子一起睡觉,以及陪孩子的时间。好消息是,如果你坦然面对自己的童年经历,就能有效转变对孩子的情感心态,你的孩子也会健康成长,不论他是一个婴儿,还是一个9岁的孩子。

  你是否担心,你的孩子是否有足够协调性。在孩子3岁之前,确保他的大脑实现结构优化,对于他以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之中,大脑在不断生长变化。当你安慰自己4岁或6岁的孩子时,他的大脑也在向你学习如何自我安慰。他还有可能哭泣,以治愈孤独感和恐惧感。对于这种治愈方式,他有着开放的心态。你对他情感低落表现出的耐心,是他克服昔日创伤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你必须牢记,他具有挑战性质的行为就像一面红旗,表明他需要你的帮助。你对孩子的谅解永远具有慰藉效果。

  没有哪位父母能够永远与孩子保持同步。学者爱德华·特罗尼克(EdwardTronick)说,父母与孩子“处于‘完美’同步的交流时间是全部时间的20%-30%。其他时间,你们处于同步、远离同步、趋向同步的变化状态。这种非同步状态可以让父母摆脱永远完美同步的心理负担,因为你不可能完美。无论你多么努力,你都不可能完美。当你们重新联系时,能够发生的一件事情是——并非永远发生,只是偶尔——你创造了某种新的东西。你们找到了一种新的合作方式,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如果你创造了某种新的东西,你就在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蹒跚学步期(13-36个月):构建安全依赖

  当你的孩子进入“恐怖两周岁”时,我们来看看亲子关系发生了何种变化。作为一个两周岁左右的孩子,他已经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理状态,但是仍然很大程度地依靠你的帮助才能控制情绪。他前额皮质的情感控制功能还在发育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学步婴儿希望明确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积极探索者,但只有他与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附关系时,才能培养自己稚嫩的翅膀。

  依附评估

  “陌生环境”在孩子内心产生一个短暂而有压力的分离与团聚过程,对于他来说,这一过程是陌生的。根据孩子对陌生环境表现出的反应,研究人员认为,15个月大的婴儿具有如下类型:

  ☆  安全型:学步期婴儿会对父母离开表示抗议,当父母重新返回后,很容易得到安慰,这一状态被称为安全依附。暂时分离让他产生压抑,等父母重新返回,又相信父母会给自己安慰和安全。对建立了安全依赖的父母,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依附关系,但是这并非全部。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些孩子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调整能力,包括人际能力和学术能力。

  ☆  抵抗/矛盾/先入为主型:这些学步期婴儿会对父母离开表示抗议,当父母重新返回后,又会拒绝父母马上进行的安慰。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父母并不会永远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难以迅速接受父母的安慰。事实上,他们会表现出愤怒,好像父母扣押了他们需要的东西。随着他们逐步成长,这类孩子会将注意力放在关系的重复确认上,不过由于要求太多,他们的参与程度常常不够。由于主观上对爱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与年龄相符的成长任务,如学习或独立试验。这类孩子通常过于喜欢与同伴玩耍,以弥补依附关系的缺陷。

  ☆  回避型:这些学步期婴儿对父母离开可能不会表示抗议,当父母重新返回后,他们也不会寻求安慰。他们不会表达与年龄相符的需求,显然他们认为这些需求不会得到满足。虽然在这个试验中,他们似乎显得更为独立,但是在家里和学校,他们的独立性并不明显。事实上,幼儿园老师认为,他们比同年龄段的孩子更加焦躁不安,要求也更多。当我们观察他们在陌生环境的表现时,就会发现他们心跳很快,皮质醇水平很高。这说明,虽然他们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心理需求,但是当父母离开房间时,他们内心实际非常不安。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孤独的孩子发现自己的情感需求极为强烈,非常可怕,不得不设法进行压制。除非有机会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强烈的爱促使转变,他们不会拥有足够强烈的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可能在学术或体育方面相当优秀,社交能力的欠缺常常影响他们的幸福感,甚至阻碍他们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40多年研究,包括纵向研究,对安全依附关系的影响进行跟踪。存在安全依附关系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常常可以建立更为出色的人际关系,更加自尊,面对压力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韧性,从学校到人际交往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更优秀。

  虽然有些难以想象,但是15个月的学步期婴儿已经具备了人际关系的理解能力,并可以运用策略促使自己的人际需求得到满足。除非发生变故,否则他们一生之中都会运用这些策略。

  假设15个月的孩子已经形成了安全依附感。她明白,她的父母会对她的暗示做出反应。现在,她可以步履蹒跚地行走,准备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他是否还需要父母?非常需要。正如《抓住你的孩子》(Hold On to Your Kids)作者戈登·诺伊费尔德(Gordon Neufeld)和加博尔·梅特(Gabor Mate)所说的那样,父母是孩子的北斗星,孩子以父母为中心旋转。

  试着将她带到游乐场,靠近她在长椅上坐下,看她在沙箱里玩耍。玩耍期间,她会不断抬起头,希望获得你的认可。然后,移到旁边的一把长椅上,但是并没有远离她。当她抬起头,马上呼叫她的名字。确保她能马上看到你,像往常一样挥手。但是,她是否会继续玩耍?不会,她会皱起眉,甚至可能哭泣。她几乎肯定会向你呼喊,或者向你走过来。她“重新”获得安慰,拥抱一下,然后才有可能再次返回沙箱。这是为什么?她的北斗星移动了位置,她必须重新定位。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