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附:《小兜语录》之逻辑篇

  《与最合适的绘本相遇》

  探究儿童语言背后的逻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孩子的世界最迷人的地方,是他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如天马行空般来去自由。

  小兜还在上小班的时候,她同班同学的保姆特意跑过来向我汇报:“刚才我们家小孩说:‘下雨了。’小兜立刻说:‘太好了,那就不用浇花了!’”

  哎,这么会偷懒,即便我们家没有养花。

  我问小兜:“爸爸要看球,你要不要一起看?”她同意了。这还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足球赛。

  比赛刚一开始,小兜突然非常兴奋地指着电视大喊:“球!爸爸,我看到球了!”

  我跟兜爹笑得不行。兜爹非常沮丧地对她说:“哎,你比你妈还差!”

  老师教小兜背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兜居然自己发挥成:“看白日依山尽,看黄河入海流。”

  这说明她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她加的这两个字,确实也不能说错,而且还别有韵味。

  小兜突然提起了《西游记》,兜爹想考考她:“《西游记》里都有什么人啊?”

  小兜回答:“有孙悟空、一头猪、两个傻人。”

  这……应该说基本正确?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境下,小兜突然问:“妈妈?老鼠为什么不爱吃小米呢?”

  这问题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小兜解释:“因为我们总是说‘就像老鼠爱大米’,为什么老鼠不爱小米呢?”

  小兜在小姨家玩。她要求看客厅里的电视,小姨说这个电视其实不能看(因为没装机顶盒,他们通常是看卧室里的电视)。

  小兜显出非常不可置信的样子:“这台电视是不能看的?那你们家就不是真正的家,是博物馆!”

  我承认我没听懂娃的逻辑。小姨倒是听懂了,她替娃向我解释:“只有在博物馆里,东西是摆在那里不能摸也不能用的。”

  小兜一本正经地跟我说她外婆的故事。

  “妈妈,婆婆已经来广西五十年了。”这我知道。

  “妈妈,婆婆是北京人,再过几年她就要回北京去了。”啊?真的吗?我怎么没听说过婆婆还有这个计划,为什么啊?

  小兜给我解释:“因为北京才是她真正的家!”

  我很好奇地问:“那婆婆回北京去干什么呢?”

  小兜脱口而出:“溜冰啊。”

  我和兜爹带小兜去咖啡馆,半路上娃在一个书报亭前停下来,只说一句话:“买贴贴纸就乖了。”我快笑死了,立刻让兜爹掏钱。因为我知道,小兜自动自觉地替自己和我省掉了前面的对话部分。

  这个对话的完整版应该是她先说:“妈妈,请给我买一个张贴贴纸。”我通常会表示:“怎么还买,不是已经买过很多了吗?”接下来小兜会坚持再买一张,然后我说:“那我买了一张贴贴纸以后,你在咖啡屋要乖乖地,不要吵大人说话哦。”最后整个对话以小兜答应我的要求作为结束。

  现在小兜完全省略掉前面的所有过程,她直接说“买贴贴纸就乖了”。

  我是个思维很跳跃的人,经常同时说好几件事。有一天我教育小兜要吃青菜,说完之后又告诉她,拿到别人送给她的礼物时不能说:“我不喜欢这个颜色。”小兜听了以后老气横秋地说:“这个和那个是两回事!”

  小兜吃饭的时候,两条腿老是晃啊晃,经常一不小心就会踢到我。每次被她踢到我都很严肃地对她说:“你以后再也别踢我了。”有一次小兜很认真地保证:“我以后再也不踢了,我连足球都不踢了!”什么呀,这个和那个才是两回事。

  我告诉一个朋友:“我有个博客是专门写养娃的事的,在天涯博客里,叫‘我朱孔阳’。”小兜在一旁听见“天涯”二字,立刻大声吟诵:“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唉,天涯网站给自己起名字的时候,一定没想到这样一层消极的含义。

  有一天,小兜没头没脑地问:“妈妈,所有的这些东西,在我出生之前就都存在了吗?”

  她指的是世间万物。

  是啊。

  然后娃叹了一口气:“那多浪费啊。”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