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次家园联系会上,听到了这样一件事,感触颇深。
毛毛今年5岁,有一天,妈妈在整理他的房间时发现毛毛的玩具箱中多了一辆微型电动小汽车,妈妈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毛毛说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杨杨借给他玩的。可几天过去了,妈妈却一直未见毛毛把小汽车还给杨杨。后来,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谈起这件事,才知杨杨的小汽车已丢了好几天了,杨杨为此还大哭了一场。妈妈听后并没有立即去责骂孩子,而是和老师共同商讨对策,通过在幼儿园里玩假想游戏“小白象要回家”,使毛毛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危害,主动承认了错误,并把小汽车还给了杨杨,还向杨杨道了歉。
这一事例中,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是一味批评指责,而是采取有效措施,让他自己发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这样做是对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做不到容忍孩子犯错误,他们要求孩子做事百分之百正确,一旦发现孩子犯错误,就恶语相对甚至棍棒相加。
其实对孩子而言这样做是极不公平的,因为孩子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犯错误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不犯错误的孩子长不大。
“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有一定道理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盘录像带,会对所有情绪(快乐、痛苦、悲伤、骄傲、自满、受挫、爱恨等)与行为进行预演与体验,并留下一定的印痕。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这些印痕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孩子可以通过“心理反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过程很像身体免疫系统的形成,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犯一些错误,便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他人和外界的关系,从而获得对错误的部分免疫,并获得对行为后果的预见。人类的孩子与哺乳动物小时候一样,要在游戏中预演攻击与防御,残忍与仁慈,捕获与逃避……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
如果家长对孩子贴身相随,“盯”得很紧,那么孩子就会失去行为与情绪实践的机会,而缺少了这样的体验,也就缺少了“心理反刍”的印痕,缺少了免疫的机制。
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孩子犯错误,而是主张教育顺乎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心灵本应轻松、自由、快乐,他们本应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多感知、多体验、多操作、多活动,他们也有权捣点小乱,调点小皮,搞点恶作剧。经历得越多,他们心灵上的印痕也就越多。表面看起来很糟糕的错误,孩子却会从中获得很多益处。比如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承受不愉快的处罚和社会压力,遭受羞愧、孤独与焦虑,开始权衡自己的利益与得失等等。
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有一些负面的情绪体验,怕伤害其心灵,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也未必是不好的。如果家长能让孩子从兴奋掉落到沮丧的情境然后再回到兴奋的情绪中,那么,在这个快速的过程中,整个脑部系统都会获得更紧密的锻炼,从而促进认知部位与感情部位的发展。真正有害的,并不是产生羞愧感或羞耻感,而是家长无法帮助孩子从这些感觉中获得成长的资源,无法使其从这些负面感觉中迅速复原过来。
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独立自主的活动有助于他的成长。父母不是要竭尽全力来预防孩子犯错误,也不是一旦孩子犯错误就想方设法让其避免惩罚,而是要多给孩子“尝试——错误——完善”的机会,把犯错看成是教育的良机,使孩子从犯错误中获得成长。(李双 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