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让孩子真诚面对“锻炼”
“维多利亚宣言”中的“健康四大基石”,第二个是“适量运动”。这里最重要的是“适量”二字,就是不多也不少。现在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是普遍“运动不足”。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坚持上下学步行或骑自行车,课间到户外活动,认真做操和上体育课,早晚和星期假日再参加一些个性的体育活动,基本就可以达到运动量,但实际上多数做不到。
真正懂得锻炼的道理和健体的重要性之后,实际上还有个“心里明白腿打鳔”的问题,这主要是克服懒惰和增强毅力的问题。因此在引导时必须注意态度的真诚。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2400年前讲过一句话:“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我们在引导孩子健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运动”提到“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个高度来加以坚持。锻炼和学习都不能偷懒,更不能互相作为借口,不爱学习的,就说我要锻炼;不爱锻炼的,就说我要学习,这样不行。父母一定要予以指导和调控。
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毛泽东曾分析过中国学者不好运动之原因。“今之学者不好运动,其原因盖有四焉:一则无自觉心也……一则积习难返也……一则提倡不力也……一则学者以运动为可羞也。”“四者皆不好运动之原因。第一与第四属于主观,改之在己;第二与第三属于客观,改之在人,君子求己,在人者听之可矣。”
他在该文中还说过:“学校之设备,教师之教训,乃外在的客观的也,吾人盖尚有内在的主观的。夫内断于心,百体从令,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我欲仁斯仁至,况于体育乎,苟自之不振,虽使外的客观的尽善尽美,亦犹之乎不能受益也。故讲体育必自自动始。”“欲图体育之欲,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在这里,毛泽东特别强调“自动”、“主观”和“自觉”,强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他还认为,健体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倾注全力。“凡事皆宜有恒,运动亦然。有两人于此,其于运动也,一人时作进辍,一人到底不懈,则效与不效必有分矣。”这种自觉、有恒的运动观,应当是每个重视身体之人的健身观,是坚持体育健身的根本之道。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学校和教师都应以此观点 溶入其心灵,使其逐步养成习惯。
体育锻炼也有个兴趣问题。培养孩子对锻炼身体的真诚态度,应当从小培养他(她)对体育的兴趣。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贪玩期”,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有条件的家长应当进行陪练,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长期甚至终生的运动项目。要引导孩子体验锻炼效果,注意保护其积极性。要不断强化动机,注重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把为祖国锻炼和为自己锻炼统一起来。充分利用社会生活提供的正反两方面教材,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这种实例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赞扬有志气和有毅力的人。毛泽东没有因为锻炼误事。
在态度“滑坡”时要帮助扼制,不让惰性滋生壮大。要尽量防止“扫兴”情况的发生。要积极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各种方便。要指导孩子科学地安排时间。
对于那些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的孩子,必须多在强化动机上下功夫,在简便易行的活动上做引导,其他项目做不来,认真做操、坚持跑步也行。其实跑步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形式。在古希腊山上的岩石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你就跑步吧。”这是“奥林匹克”故乡的真知卓见。如果连这样简便易行的活动也不坚持,那还不是态度问题吗?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