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发现母亲》> 正文

 向创造的潜意识领域进军
 2006年07月11日 11:23 《发现母亲》


  人的潜意识事实上来源于人的童年──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诠释本我、自我、超我──发展孩子的兴趣便是在孩子的潜意崐识里形成强大的情结──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小时候不是“迷”的杰出人物──没有儿时浓厚持久的兴趣,就不可能有成年崐后强大的创造力──正象性不是青春期突然冒出来的一样,创造力也不是青春期突然冒出来的──童年比青春贵重得多,我崐们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童年

  对于宇宙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我们人类目前还不能有所作为,但是对于个人无意识却已不再陌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崐能够有所把握。就现在的研究来看,个人无意识也就是人的潜意识,相当大部分来自童年,或者说与童年经验紧密相关。

  对童年经验的重视起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情结渊源于个体童年生活中创伤性经验,因此,对童年的经验加以研崐究。

  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中,他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在他看来,本我是我们不能感知的,处于无意识崐层次,自我是我们在独处时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超我则是在公共场合自己的表现。弗洛伊德只说明了人格的心理结构,但崐这些结构中的意识,尤其是无意识究竟从何而来他并没有说明,这是他学说的一个很大不足。

  那么,人的无意识从何而来呢?除了人类几百万年的原型及宇宙演化的积淀这块广袤的原野,人的无意识事实上来源于崐人的童年,由于人的童年大多没有经过任何训练,是极自然成长的,因此,童年的经验便没有经过任何雕饰,没有任何组织,崐像孩子的日子一样活泼,构成了奔腾的人生基调,这种自然的基调正是本我的自然人的构成。

  那么,自我的社会人又是如何构成的呢?那就是当孩子逐渐懂事之后被母亲、社会所要求做的,这个规范构成了自我。

  而理想中应该去做的则构成了超我。

  弗洛伊德尽管对本我、自我的形成没有做出很好的解释,但对超我的形成却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他认为超我最初是依照崐人们在儿童阶段在其精神生活中执行赏罚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父母的形象而建造起来的。它反映着儿童从生长起来的那个社崐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也就是说,超我是从自我所分化出来的能进行自我评价和道德控制的部分。

  在弗洛伊德看来,超我是由父母及外在环境的道德标准慢慢过渡到自己内在人格一部分的。因为在孩子早年还没有形成崐超我人格部分,这一功能大多由父母来执行。这样当孩子经过父母和社会的教育逐渐形成超我人格时,就自然留下父母和社崐会的影子。父母实施惩罚的职能,就变成了超我中的“良心”;父母实施奖励的职能,就变成了“自我理想”。“自我理想”崐确定了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裂则是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分裂,因为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的是合理原则,而超崐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这些原则互不相容,导致人格分裂。因此,弗洛伊德给整个人类开出的药方则是谴责超我,表现自我,崐放纵本我,以达到疗治现代人心理煎熬的目的。但是,这是注定要失败和达不到目的的,这种方法对目前的人类可能有用,崐但是却不是根本的方法。

  在弗洛伊德看来,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强大无比永不驯服的,它总是同自我和超我搏斗,而作为社会的代表,自我和崐超我的唯一职能便是压制本我,因此,这一对矛盾永远得不到解决,而要让人和谐,充满人性,那么便只能降低社会对个人崐的要求,让本我释放。因此社会的存在对人性的作用仅仅是压制……,由此必然导出悲观的结论来。

  我认为,本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的三个层次事实上是人的童年不同文化时期的积淀,它们的形成都与人的活动密崐切相关。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理来说,在他出生时,基本上是一个肥沃的原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原野长满了自然的林木,崐这些林木的种子是环境随时随地吹送过来的,于是形成浓密杂乱的本我。

  但到了上学年纪,社会便开始播种社会道德。由于此时已林深树密,播下去的种子常常不能成长,同自然形成的林木构崐成对立,尽管学校等采取砍伐等各种措施,但仍然不敌自然的力量,而当孩子长大,他发现这场地并不适合这种粗放的状态,崐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去种树时,面对无法开垦的荒地,他陷入痛苦之中,他的超我无法实现,因此导致分裂。

  按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再去规划,因为即使去改造效果也极有限,应该让这原始状态保持住,这才崐符合人性。但是如果这片土地生长的是人们所不需要的,这片土地岂不是荒芜了吗?也就是说这个人不是无用了吗?

  因此在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我们得出这个问题的关键点不在别处,而在于如何避免让这个原野长满野草!

  或许有人会问,一块荒地孩子无法耕种,怎能不长满荒草呢?现在,我们需要说的正是,母亲正是这块土地的耕种者。

  因此,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人类过往的错误了:在孩子这片土地的开始不加管理,从而让野草疯长,而当播下种子时却不崐能有所收获。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当孩子还很小时,就必须在这块田野上耕种,就必须进行家庭教育。这样,自然、崐社会和宇宙规则便能协调成长,这样,本我、自我、超我便相互协调。为什么本我一定同自我、超我是生死对头呢?为什么崐本我同自我、超我不是一对携手同进的朋友呢?而当自我、本我、超我互相协调时,那么他便走入了大规律,走进了大本我、崐大自我、大超我,走进了自我实现!

  本我、自我、超我能够协调吗?弗洛伊德认为是不可能的,是一仆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他的研究错了吗?没错,但是崐它只适合一部分人。这是因为他把眼光都集中在不能协调这三者关系的精神症患者中,这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在人生的早崐期都没有接受过有效教育的缘故。只要我们把眼光放在这三者协调得很好的人物,也就是自我实现者身上,就会发现这些人崐的内心冲突极少,正如马斯洛所言:“信任、善良和美在我们文化中的普通人身上只是一般地相联着,而在神经症病人身上崐这种互相关联更差。只是在进化了的成熟人身上,在自我实现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身上,它们才高度结合在一起,以至于崐在所有实际生活中,它们都可以说是融为一体的。”

  在一项对建筑师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那些第一流的建筑师,不会绞尽脑汁设法给他人留下印象,也不会热衷于对他人发崐号施令,所以,他们比其他建筑师更为自由地制定自己的标准,并且按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这并不是他们对社会不崐负责任,恰恰相反,他们的行为受到更为严格的内心检验。由于信任自己并且基本上接受自己,他们能在非同一般的程度上,崐认识到内心体验和事物特征的绝大多数方面,并且能够表达出来,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与他们相对照的那些第三流的建筑师,则表现为更多地依赖他人对自己的溢美之词,这些人的目标和理想很明显地是关崐于整个群体的,而不是单独对这些人自己的。第一流的建筑师可以说是内在本我自然的体现,而第三流的建筑师则是压抑了崐本我让超我来规范……,正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了。

  那么,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能否播下超我呢?事实上超我的规律同样存在于本我、自我之中,并且由于这块田野是由宇崐宙规律构成的,他更能也更适宜超我的大规律生长。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平等的,生命是平等的。当他看到一个乞丐,他崐会为此难过,当他看到一个富豪,他会为此奇怪。因此,孩子最能理解什么是伟大。而现在的社会让孩子见到乞丐唾骂,见崐到富豪屈膝之后,让他去再为人类的平等而奋斗,岂不是让骆驼钻过针眼一样困难吗?

  关于深层次上的理论也许是心理学家们所要讨论的,对于一般父母来说只需要知道如何做就可以了。那么在孩子的童年崐时父母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发展孩子的兴趣,当孩子的兴趣得到发展时,就会在他的意识、潜意识中形成强有力的情崐结,而这种情结正是孩子将来事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孩子儿时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孩子刚生下来时,他的大脑同其他动物的大脑一样,是没有什么特崐殊敏感的。只是随着智力的发展,连接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突触增多,并逐渐形成兴趣中心,这就如同计算机的布线一样。如崐果孩子小时候没有形成长久持续的兴趣,那么其大脑的线路就会非常混乱,形成不了强有力的吸附中心,孩子的大脑便一盘崐散沙,对任何事物都构不成追求的执着,大脑功能的深度开发就会受到限制,这样的大脑便成了286而不是586的大脑了。

  但是,那些受到鼓励、训练的孩子则让大脑进入一个较深层次的智力快感状态,从而在发展这种兴趣中进入一种沉迷的崐忘我的境界,一旦孩子养成了沉迷的习惯与个性,那么他的智力活动便进入了一个质的提高期,而这种让他沉迷的事物也必崐将成为他日后事业极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杰出的人物,尽管他们的学习成绩也许不好,但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XX迷”,我们几乎看不崐到一个小时候不是“迷”的杰出人物。

  牛顿读书时并不出色,有的书上还说他是“笨蛋”,但是他从小就是个“科学迷”。少年时的牛顿和那些喜欢打打闹闹崐的孩子们不太合得来,总是乐于和女孩子们在一起。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来越爱好发明,而且日益带有科学实验的性质。崐他很早就对天文学有了兴趣,注意观察星辰的运行,九岁的时候,就设计了一个日圭仪,这个日圭仪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日崐晷”,村里的人叫它为“牛顿钟”。他在设计风筝时,不仅确定了牵引力,还把点燃的蜡烛系在绳子上,让它随着风筝一起崐飞向天空,而村民们更以为是一颗彗星而吓了一跳……

  遗憾的是,创造力研究现在虽然热闹一时,可都没有把青年期及其后的创造力同童年联系起来。对创造力本身的研究也崐仅仅处于前意识层次,即它产生的状态研究,如灵感、顿悟等。最薄弱的便是潜意识层面上的,即灵感、顿悟等不是空穴来崐风,它们产生的基础又是如何呢?这样即使有一天我们搞清了灵感、顿悟的机理,我们也难以顿悟出取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崐更新理论!

  因此,目前对创造力的研究有点类似于对爱情的研究,我们只是如何去过家庭生活,如何去互敬互爱,这是已经解决的崐显意识层次上的。但两个人是如何结合的呢?有的说是缘分,有的说是机遇,这便是前意识层次上的目标显现与捕捉。但为崐什么这个时候出现,这个时候捕捉到呢?其实来自更深一层的潜意识,是自己的潜意识里已经将他(她)画好了像,因此才崐有一见钟情,才有相见恨晚。重要的不是婚后,也不是捕捉,而是这个潜意识里的心灵映像,这种映像不是现在突然显现的,崐是长期的酝酿,长期拼装的结果。

  创造力同样如此。在粉碎“四人帮”时,人才学者大声呼喊“中青年同志要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有志者事竟成”等崐等,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持这样的态度,以为这种 “志”,这种创造力说立就立,说创就创,以为这种创造力是到了青年时崐代突然具有的。其实这种“志”,这种创造力是儿童时期就已打下基础的,没有儿童时浓厚的兴趣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强大崐的创造力。我们现在只是在歌颂青春,认为青春应该用“金钢石”标价,孰不知,人的童年比青春还要贵重得多,没有“金崐钢石”的童年就没有“金刚石”的青春!更何况青春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童年却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是由父母掌握的,崐因此,童年的价值就更是要比青春的价值不知要珍贵多少倍了。

  弗洛伊德在指出儿童性欲现象时说,很多人认为儿童没有性欲,只是到了青春期,性欲才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崐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对于创造力也是如此,很多人把创造力看成是大人、成人的专利,仿佛青春期一到,创造力就莫名其妙崐地冒了出来,这种看法同样是错误的!青年的创造力是以童年时的兴趣为基础的,没有得到良好培养、训练 、发展的孩子,崐进入青春期后是不可能有大的创造力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童年,高度重视人的童年期对人整个一生的影响,高崐度重视人的童年期所受教育对今后创造力发展的巨大影响!

  孩子在小时候为什么能够这样呢?这时因为当孩子刚生下来时,他的大脑同其他动物的大脑一样,随着智力的发展,崐逐渐出现连接着细胞与细胞的突触,只有众多的细胞相互联络起来,才能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这一点同电子计算机一样。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时候他的大脑发展相当于布线,到了三岁的时候,大脑的布线工程70~80%都已完成,如果这个时崐候不进行教育的,不抓紧时间配线,而仅仅听其自然,那么孩子人的线路就会非常混乱,形成不了强有力的吸附中心,孩子崐的大脑像一盘散沙一样,对任何东西都构成不了追求的执着。

  相反,那些早期布线的孩子,由于受到训练,大脑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优于一般的孩子,而且,由于早期的训练,崐让孩子的大脑创造的深层状态,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在游戏中都会沉浸在一种忘我的境界,但是慢慢地这种次数越崐来越少,最后终于消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就在于脑力平衡,如果快感的强度不大,很容易被其他的刺激转移,而受到训练的孩子崐则会保持这种品质,为寻求更大的快感而孜孜不倦,一旦孩子养成了沉迷的习惯,那么,他的智力活动便进入了一个质的提崐高期,让他沉迷的事物必将成为他日后事业的一部分。高尔基小时候没有上过学,但是他对知识的渴求比任何上过学的孩子崐体会都深,正是这样他才写出那么多关于书的格言,如“我看到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看到面包。”

  虽然说3 岁前人的大脑已发育相当成熟,但并不是说3 岁后就不需要教育了。3 岁后,其他的布线也一步一步开始,按崐照井深大的说法,4 岁以后开始布线的是大脑前侧的额叶,3 岁以前形成则是大脑后侧,3 岁前后的布线区别,如电脑的硬崐件与软件的区别,即将从外界捕捉来的刺激加以图案化和记忆,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处理是在3 岁以前形成的,思考、崐意志、情操等高层次的东西在3 岁以后完成。

  所以,如果岁以前形成的主体部分质量差,3 岁以后任凭怎么训练也常无济于事,一台精度很差的电脑,其操作方法再崐妙,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对于孩子的早期训练来说,孩子的大脑像一架钢琴,早期训练相当于一个调音师的调音,如果没有调音,再高明的演奏崐家也弹不出好的乐曲,而调好了音,即使本身质量一般,但仍能弹出优美的音乐来!



    关键字:创造  潜意识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8,100,000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