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有一种自动学习的机能──大脑需要刺激正如胃囊需要食物一样──神经系统永远醒着──“玩耍”包含着对人类崐发育至关重要的潜在目的──就是残疾的孩子也表现出让人感动的学习能力──没有一个孩子是懒惰的,因为学习是人的一崐种需要
人和动物都有敏感期,那么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说由于动物大脑发育的时间极短,敏感期仅仅只能让它去适崐应环境,而人则不同,人脑产生了一种与所有动物都不
相同的一种机能,那就是学习的机能,即人能够自动地学习。
在动物界里,没有一种动物的新生儿象人类的孩子那样,如此长久地依赖母亲,而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按遗传规律,适崐应反应的能力(本能)是现成地遗传给动物的。人的情况就不同了,大自然没有在人出生的时候赋予人以一切所必需的行为崐方式,但是它却让人脑去经历更高阶段的发展。
对于动物来说,出生前后大脑的重量相差无几,出生后的敏感期只是让动物适应环境,在先天的神经元上让突触丰富起崐来。
但是对人脑却不一样,人脑是分两次诞生的,决定第一次诞生质量的是营养,而决定第二次诞生质量的除营养外,更重崐要的则是环境刺激。正象人体发育需要营养一样,大脑发育需要刺激,如果人的消化系统没有食物供应,那么这个系统就无崐法工作。同样,脑的消化系统也需要自己的食物──刺激。正象人的肌肉要发达就要锻炼一样,即要有跑、抓、伸、拉、踢、崐推的机会,人的大脑也需要锻炼,这种锻炼可以通过不同的和新奇的事物来获得。
这种敏感期现象其实是与相应脑结构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敏感期是动物中由遗传带来的似乎固定不变的一个时间表,崐在这个时期内,大脑神经元自动组合,同环境相互作用,如果环境良好,则大脑发育便得到促进,如果环境贫瘠,则大脑发崐育受到阻碍。
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育正常与发育异常猫的视神经系统微细结构时,发现发展正常猫的视神经系统发育良好,而发展崐异常猫的神经系统突触联系数量大为减少。这种情况不论是在大脑皮层视觉区,还是在外侧膝状体处都有。这种结构变化,崐是相应机能活动变化的物质基础。 这说明在敏感期里脑各部分神经组织的发展是有其固有规律的,在一定时期让它同外界崐接触,受到刺激,它就会发展,如果在这一时期不受到相应的刺激,它就会受到抑制。
因此,大脑神经元的主动活动,构成了动物与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由于大脑的活动才带动了肢体崐的活动,而不是因为肢体活动才导致大脑的活动,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带来了行动上的一切。
不仅如此,神经系统还永远是醒着的。我们的错觉常常是认为神经元在刺激产生之前是不活动的,于是认为睡着的或者崐休息的人是完全消极的,他的脑是不活动的,这是不正确的。
在一个即使是在休息的动物或人的大脑中,神经细胞不是消极的和不活动的。在每一个神经元中都自发地产生扩散的神崐经冲动,有些大的细胞集团在没有什么特别刺激时还能维持有组织的活动,而且,有些细胞在它们没有刺激时活动得更剧烈,崐在给它们刺激时反倒减少了它们的活动,例如某些脑细胞在睡眠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更为活跃。正是这些自发活动着的脑细崐胞对于来自外界的刺激能够进行清醒的调节与控制。
在了解了大脑的工作原理后,现在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孩子之所以玩,之所以乐此不疲,原因正在于大脑发育的需要。崐是大脑细胞的发育,让孩子才如此津津有味地从事着成人们看来极其枯燥无味的一切,学习是孩子的一种需要。
如果你仔细回想那些让你的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你就会发现那很少是“玩”,把它称为“学习”远较称为“玩”来得崐真实,事实上,有时你简直不能停止孩子为了学习的艰苦努力,而使他去玩一会,吃点什么或者休息一下。
例如,一个4 个月大婴儿,正在学习如何翻身,从俯卧转为仰卧。他为使自己撑起身子并翻转过来的努力,比一个参加崐高考的学生还要投入。一旦他成功地翻过身来,就往往哭叫起来,直到你帮助他回到俯卧状态他可以再尝试为止,如果你这崐时给他一块糖,想让他安静地玩一会儿,以便你可以脱身做点自己的事情,但是却不行,因为他要继续他的艰苦的学习行为。崐没有人强迫他,催促他,给他打分,教他竞争……他这样做完全是出 于自愿,出于他急切的学习期望。
对于婴孩的这种学习本能,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体会尤深,他说表面看来这是种偶然的“玩耍”,但它却包含着对人崐类发育至关重要的潜在目的,所有人生来就有一种生物性的需要,要用无数的感官和肌肉运动的经验去填充未发育的广大大崐脑皮层区域。人类婴儿生下来活动的能力太差,在他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之前,有许多东西要学,因而这种求得学习和胜任的崐欲望对于他能否生存意义重大。他必须在生命之初的岁月就用信息和感觉充实自己的大脑,否则他长大后就不能够聪明地行崐动,我们越是研究婴儿,就越是清楚地认识到,婴儿时期绝不仅仅是神经系统成熟和肌肉发育的时期。这也是一个积极持续崐进行学习的时期,它将构成孩子以后全部的思考和行动的基础!
不仅正常孩子如此,就是那些残疾的孩子,同样表现出了这种让人震撼不已的学习能力。美国费城智力开发研究所的道崐门博士曾这样写到:“我多次观察过弱智儿童直到恢复机能为止的了不起的经历。为了对抗麻痹所带来的后果,对于不能支崐配、想动也动不了的筋肉,靠不健全的视力、不健全的听力、不健全的感觉,用手指、牙齿以及全身那令人绝望的无力症做崐斗争,用不听使唤的躯体对抗那要反弹回去的力量,向房间里迈进的情景……,经过十分钟,爬了20 英尺,战斗仍在继续,崐于是孩子一边同严重的不利条件作斗争,一边随着终点──墙壁的接近,紧张情绪越发高涨起来。他的手终于伸直,终于到崐达墙边摸着了。
房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喝彩声,办公室里充满了欢乐,父母、医生、工作人员,全体起立拍着手,笑着、欢呼,我为这崐孩子的了不起的行动感动得止不住热泪盈眶,尽管是瞬间的事,但我满怀着的不是一般的、通常的怜悯感情,而是感叹的泪崐水。流到面颊的泪水也是敬爱的表示”。
三、四岁的孩子喜欢做游戏,但是他们很少模仿玩耍时的成人,他们仿效的是工作中的大人:洗碟子,看孩子,以及医崐生、母亲、售货员、战士、警察等等,我们从来不会看到孩子去模仿那些最简单的游戏,因为游戏越复杂,对孩子的刺激越崐大,孩子也就越兴奋。
我们从来不会看到一个懒惰的孩子,从来不会看到一个在床上睡懒觉的幼儿,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生龙活虎如痴如醉崐旁若无人探索自己世界的幼儿。孩子生来就有一种求得胜任的内在欲望,生来就有去做和去学怎样做的冲动。他通过操纵、崐摆弄、尝试、重复、调查,以求得对环境最大程度的把握,而这一切都是出自各种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正如法国教育家拉歇尔·科恩所说:“现在的教育不了解幼儿的实际求知欲,在糟蹋一些至为宝贵的东西。如果儿童处崐于刺激够多的教育环境里,得以从事他的活动和增加他个人的生活经验,那他们就有学习的愿望而且学得轻而易举,儿童的崐操练和经验越多,其内在潜力就越能得到发展。一过人生最初几年的‘敏感期’,儿童就再也不会有这样易于学习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