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发现母亲》> 正文

 让孩子过个幸福的百岁人生
 2006年07月11日 11:30 《发现母亲》


  培养幸福的人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准则──幸福不是寿限、不是事功,这些仅仅是其一个部分──幸福不是从外部去看,崐而是自我的感受──立德才是幸福人生的保证──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智力教育,而是立言、立功、立德这三者合一的教育,崐是保证人生幸福的教育──林肯: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尽管人类历史上的天才群星灿烂,但是能被后人誉为幸福的天才则少之又少。要么横
空出世,叱咤风云,但却盛年而逝;崐要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为社会不容……。极少看到那些既有寿限又有盛誉的伟人,难道这几者不可兼得吗?否!尽管崐幸福的天才少之又少,但却绝非不见,这些天才把自然、社会、精神这三者很好地统一在一起,从而达到了人生的高度圆满。崐而那些不幸的天才正是没有将这几者统一起来,因此我们说,能把自然、社会、精神这三者良好统一起来的人便是幸福的人。

  对于教育来说,培养幸福的人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准则!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在过去人们认为是寿限。

  “你是做一个百岁的猪呢?还是做一个不长寿的人,”很早就已经有人提出这样的命题了,显然也没有人愿意去做一个崐长寿的猪。但是,寿限尽管不是幸福的全部,但却是幸福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社会的预期寿命常作为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崐指标,而各国古代帝王也无不使出浑身的解数祈求长命百岁。

  既然不是寿限,那么是事功吗?

  美国物理学家戴森年轻时只是死读书而不注意安排生活,他的母亲告诉他,在急于成为数学家时,不要失去人的本性,崐“有朝一日你成了伟大的数学家,但却发现从未有过时间去交朋友,你将后悔莫及,如果你没有妻子和儿女同你一起分享成崐功的喜悦,那么,即使证明了黎曼假设,又有什么好处呢?”

  戴森的母亲认为不是事功,还有比事功更加重要的东西,但是太多人把事功作为幸福的唯一标志了。

  把这种事功作为幸福的典型做法就是以智力为主的早期教育,现在人们的印象中,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教育,越来越崐多的人相信早期智力教育对成才的重要影响,因此象驯兽一样对孩子进行智力训练,全然不管孩子自己的意愿。

  铃木镇一在教孩子小提琴时经常会碰到母亲问这类问题:“我的孩子能成才吗?”而所谓“能成才吗”意味着如果成不崐了才就算白费劲了,如果能成才就让他试试看,这种有所企图的教育态度实际上是家长的一种自私贪婪的心理,因此铃木非崐常正确地指出:“你的孩子不是要变成了不起的人物,而是要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更加美好心灵的人崐──当家长的只要在这方面多关心,不就足够了吗?一个人如果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以开创出光明的前途;一个人如果崐所受教育不得法,那么孩子就会步入歧途断送前程。我认为,必须培养出心灵高尚的人,而这和是否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崐是不相关的。”

  不过,这里要指出的是,这种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相对于过去那种“饲养孩子”是一种很大的进步,相对于那种以寿崐限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观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不够的,它仅仅是站在社会的立场来看待,而不是站在人的立崐场来看待。

  莫扎特是成功的,但却绝不幸福,他的父亲逝世以后,他便过着乞丐般的生活,35岁便早逝了。帕斯卡是成功的,但却崐绝不幸福,他自己也说:“我18岁起没有一天不苦恼。”约翰·罗斯金是成功的,但却绝不幸福,他自己悲伤地概括说:“崐一般来说,我所接受的教育是错误的,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日本教育家黑田实郎对此曾评论说:“艺术或学术的天才们,在父母的期待下接受了极端的天才教育,结果变得伟大。崐但是,许多人也因此而遭受灾祸,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使终生不幸。”

  这些天才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本身却是不幸福的,其所以如此,是人类在注意智力的同时忽视了更本质的精崐神的培养。

  因此,井深大说:“二十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变化。我强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仅把教育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崐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培养精神或树人的‘另一半的教育’,如果从早期开始进行智力教育,肯定会培养出英才或崐秀才。但是,我发现,如果从增强智力的目的出发进行‘幼儿教育’则是错误的。总之,最重要之处,并非培养以知识为中崐心的智力,而应以培养精神、培养品德开始。我要再三强调的是,要把忘却了的‘另一半教育’置于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崐育放在第二位。”

  人类曾经把长寿做为幸福,后来发现长寿并不是幸福的全部,而仅仅是其一个方面。便认为事功是幸福,现在又发现事崐功同幸福是不同的,事功是从外部去看,而幸福是自我的感受,因此,幸福它应该是人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满意,对自崐己的祝福,但它并不排斥长寿与事功,而是将两者完整地统一起来,是一个能最大发挥自己潜能的人,是一个社会和自己都崐满意的人,这是一种更高更完美的要求。

  中国古代一直有一个“三不朽”说,即立言、立功、立德,立言是最低层次的,而立德则是最高的要求。

  但是我们今天的父母对品德的误解太深,认为品德是损己利人,认为品德都是社会的一种宣传,认为品德是英雄劳模才崐具有的,因此有许多令人痛心的做法。有的孩子学孔融让梨,在幼儿园里拣小的水果拿,却遭到母亲的怒斥,认为孩子没用,崐一样的交钱,为什么我要拿小的,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霸道作风,以为这是力量的表现,误认为那些杰出人物无不是这种霸崐道才登上高坛的。孰不知一个人如果不学会谦让,就不可能有人同他合作,他也就不可能获得大的发展,政治家、军事家、崐企业家之所以能领导千军万马,不仅靠勇气,更靠品质,是品质将成千上万的人吸引到他的周围。

  西乡隆盛,别号南洲,是明治维新的大功臣,在日本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日本上野有一座他的雕像,据说一次一崐位西方雕刻家看到这座铜像后说:“这尊铜像与本人不像。”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位从未见过南洲公的雕刻家回答说:“数崐万青年为他献出了生命,这样的人眼角、嘴角理应露出慈祥。而这尊像却没有一点慈祥之意。只有坚强的一面,简直像一个崐恶棍,没有什么人会为这种人奉献生命的。”果然如此,一些前辈们说:“确实不像。”

  吴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尽管其人品历来为人们所褒贬不一,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士兵却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为崐大将总是与待遇最差的士兵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马,亲自背送粮食,与士卒分劳苦。正是因为这样,将士一心,无往崐不胜。一次一个士兵生了毒疮,吴起作为大将竟然亲自为他吮出脓血。当这位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一消息后,大哭不已,人们崐问她:你的孩子是个小兵,将军亲自为他吮疮,你还哭什么?其母说,我倒不是为这件事哭,过去吴公也曾吮过孩子的父亲,崐结果其父义无反顾战死沙场。今天吴公又吮其子,我就不知孩子将死在什么地方了,于是才哭!

  子发的母亲之所以拒绝打了胜仗的儿子入门,是因为士兵们因为粮食紧张只能吃点豆粒,而作为大将的儿子却还在享受崐酒肉饭食。母亲告诉孩子,越王勾践攻打吴王夫差的时候,有人献上一坛美酒,勾践却把酒倒在大江的上游,然后自己和士崐兵们一起喝下游的水,酒味虽然没有了,但部队的战斗力却提高了五倍。后来又有人献给他一袋粮食,他又把他赏赐给每一崐个战士,虽然少得连咽喉都过不了,但战斗力却提高了十倍。你怎么能够这样呢?

  赵括的母亲之所以反对赵王任命自己的孩子为大将,原因也是在于赵括不能同其父赵奢那样与士卒同苦同乐。

  相反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勇武一时专横霸道的大将,几乎没有一人能够逃脱饮下死于非命这杯自酿苦酒的命运。“力拔山崐兮气盖世”的项羽最后是众叛亲离乌江自刎;“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吕奉先结果是为部下所擒命丧白门楼;“于百万军崐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的猛张飞更惨——被自己的末将刺死于帐中,死了个不明不白……

  艾森豪威尔10岁的时候,父母让他的两个哥哥在圣诞节前去远足,但坚决不同意他去。于是他愤怒极了,冲到外面,捏崐紧拳头在苹果树上猛击,他一面哭一面打,直到双拳血肉模糊,最后让父亲将他拖回家,又恨又怒的他倒在床上大哭了一个崐小时,母亲艾达进来给他涂上止痛药,扎上绷带,等他平静后对他说:“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要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崐大。”她告诫他,发怒是自我毁伤,是毫无用处的,需要好好克服。艾森豪威尔在76岁时写道:“我一直回想起那一次谈话,崐把它看作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刻之一。”那一次谈话,把他看作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刻之一。”

  那么立德是否会阻碍事功呢?恰恰相反,立德是以立言、立功为基础,决不是空头道德家,立德会让事功达到最大限度,崐这是因为立德能够为人提供最大的动力。

  进入这种立德的境界,人会对这个世界抱一种感恩的心理,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人的创造,才会有我今日的一切,是因为崐有千千万万年的历史,才让我经历了这个大千世界,每一个黎明,都会感谢上 苍又多给了自己一天的创造,每一个夜晚,崐都会感到一种慰籍的满足,每一天都是以欣喜的心情经过,每一件事情都是以宗教的态度对待,他不会为任何外界的诱惑所崐干扰,因此他一定会创造出最大的事功,对于立德来说,成长仅是结果,而决非是目的。

  到了这种境界,便如老子所说“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崐而弗争”,也就是不需要私积什么金钱与财产,只想去帮助别人,只想去给予别人,而自己却在帮助与给予中更加富有,这崐样只有利而无害,你只管去做而不用去考虑获得,获得是自然的事。

  因此,对于这种幸福观,莫扎特不会潦倒,帕斯卡不会早逝,尼采不会疯狂,因为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说是潦倒、早逝、崐疯狂造就了他们,而会象马斯洛所选出的自我实现的爱因斯坦一样幸福地度过一生!

  这样,早期教育不再是智力教育,而是这三者合一的教育,是保证人生幸福的教育,让人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都有一崐个如马克思赞颂林肯那样的一个幸福园满的人生:

  “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被成功所迷惑的人 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崐前进,而从不倒退;他既不因人民的情绪低落而灰心丧气;他用仁 慈的光辉和严峻的行动,用幽默的微笑照亮为热情所蒙崐蔽的事态;他谦虚地、质朴地进行自己宏伟的工作,决不像那些天生的统治者那样做一点点小事就大吹大擂。总之,他是一崐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品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崐者倒下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炙且晃挥⑿邸!?

  刹沤鍪墙峁瑣姸龇鞘悄康摹?

  到了这种境界,便如老子所说“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崐而弗争”,也就是不需要私积什么金钱与财产,只想去帮助别人,只想去给予别人,而自己却在帮助与给予中更加富有,这崐样只有利而无害,你只管去做而不用去考虑获得,获得是自然的事。

  因此,对于这种幸福观,莫扎特不会潦倒,帕斯卡不会早逝,尼采不会疯狂,因为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说是潦倒、早逝、崐疯狂造就了他们,而会象马斯洛所选出的自我实现的爱因斯坦一样幸福地度过一生!

  这样,早期教育不再是智力教育,而是这三者合一的教育,是保证人生幸福的教育,让人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都有一崐个如马克思赞颂林肯那样的一个幸福园满的人生:

  “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被成功所迷惑的人 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崐前进,而从不倒退;他既不因人民的情绪低落而灰心丧气;他用仁 慈的光辉和严峻的行动,用幽默的微笑照亮为热情所蒙崐蔽的事态;他谦虚地、质朴地进行自己宏伟的工作,决不像那些天生的统治者那样做一点点小事就大吹大擂。总之,他是一崐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品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崐者倒下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关键字:幸福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26,000,000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