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狮子 一边是绵羊

  妈妈需要好好反省一下,最近对杭杭的态度实在是有点差。这边还在轻声细雨地逗睿睿玩,一扭头就冲着杭杭大喊:“你再不刷牙就别想我陪你睡觉!”

  有时妈妈会被自己的大喊吓到,这个可怕的大嗓门妈妈真的是我吗?

  在孩子小的时候,特别是一岁以前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妈妈都可以是有耐心的完美妈妈。说话轻声细语、满面笑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是妈妈引以为傲的惊喜。

  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妈妈看到的孩子身上的毛病似乎越来越多。妈妈总觉得他这个也不听、那个也不顾。让吃饭时他在玩玩具,让刷牙时他去吃东西,让出门时他磨磨蹭蹭,让回家了他又死活要在外面玩。这时,妈妈的嗓门就越来越大!

  其实杭杭小时候妈妈就有过这样的自省,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忘记了。感谢睿睿给了妈妈第二次机会,在同期的对比下让妈妈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对杭杭的“河东狮吼”是多么的可怕!

  杭杭小时候,外公外婆和我们一起住,妈妈就经常会因为外婆对杭杭的不宽容而怪罪外婆。

  外婆会常常催促杭杭:“杭杭,怎么还不去洗手!”“杭杭,画画时眼睛不要离纸那么近!”那时的妈妈就好像变成了小杭杭,听到外婆的指责会害怕、会反感、会抗拒。妈妈会对外婆说:“不要那么严厉,小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您要多等等他!”

  因为那时看了很多关于爱和自由、关于新教育理念的书。所以妈妈心里总会反省,我一定不能像小时候外婆对我那样,那么严厉地对待杭杭。我要给杭杭充分的爱,我要让他自由地成长,我要保护好他天然的自我,我不能让他成为我的牺牲品。

  可当外婆离开我们家,家里只有妈妈和杭杭的时候——

  “杭杭,怎么还不去刷牙?你到底要拖到几点才睡觉!”

  “杭杭,都8 点了,赶紧给我出来,又要迟到了!”

  天哪,妈妈惊讶地发现,自己成了第二个外婆,那口气、那话语,不仅与外婆如出一辙,而且比外婆有过之而无不及!

  养育孩子,真是一次绝佳的自我成长机会,它会把我们小时候与母亲的关系不加修饰地展示出来。

  而我们的孩子,他只是这种关系的载体,他与我的愤怒无关,也与我的焦虑无关。我对杭杭的情绪,很可能只是我儿时在相同情境下压抑了的对母亲的不满。杭杭的行为激起了我无意识的感受,激发了我的这种情绪。我对杭杭的焦虑,是我儿时对母亲的焦虑。我对杭杭的愤怒,是我儿时对母亲的愤怒。

  回顾我情绪爆发的经历,似乎时间压力是最大的来源。睡觉前、出门前,凡是有时间压力的情境,都会成为我的爆发点。

  回想我的成长经历,我的母亲有着严格的时间观念,甚至对时间有着强迫性的要求。她要求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事先计划:每天11点15分吃午饭、17点15分吃晚饭,这是我们家几十年的传统。早晨几点出门,晚上几点回家,几乎都能精确到几点几分。妈妈不在时接到的电话要精确汇报是几点几分打来的。出门旅行至少提前三天收拾行李。一切计划之外的事件都会让她情绪紧张。我曾多次批评她的这种时间强迫倾向,可

  原来我自己也是这样。

  当杭杭晚上10点还不上床睡觉,磨磨蹭蹭不愿刷牙时,妈妈的怒火“噌”就上来了。“这么晚还不睡觉明天怎么起得来?”“老这么晚睡怎么长高个?”其实,妈妈也知道这时好言相劝、耐心等待的效果会更好,可是妈妈总会莫明其妙地表现出意料之外的愤怒!

  这不合时宜的愤怒究竟从何而来呢?

  可能是妈妈儿时睡觉前也总被外婆这么催促,当时的我感受到了愤怒,但觉得对自己的妈妈愤怒是不对的,我把这愤怒压抑到我的潜意识中去了。当我与杭杭之间这相似的情景激起我潜意识中的记忆时,当初压抑了的愤怒爆发出来,就成了对杭杭的莫明其妙的愤怒。

  其实这愤怒根本不是针对杭杭的,而是儿时的我针对自己妈妈的。如此看来,可怜的杭杭承接了妈妈的未完成情绪,成了妈妈情绪的替罪羊!

  对不起,亲爱的杭杭!你如此浓烈地深爱着妈妈,妈妈却在你身上肆无忌惮地发泄着与你无关的情绪。

  对不起,我的妈妈!我曾经对你的控制横加指责,可我也无法逃脱对孩子的指责、对孩子的控制。

  多么痛的领悟!但是,即便如此领悟也没能让妈妈彻底摆脱这恼人的情绪魔咒!妈妈尽力在控制自己,可控制得了一时,控制不了一世。当妈妈放松警惕时,这狡猾的情绪又偷偷溜出来,伤害杭杭,也伤害妈妈自己。到底得有多么深刻的修行才能换来彻底的改变呢?

  每天,我特别享受在幼儿园门前等待杭杭放学的时光。当老师把一双双小手交到家长手中时,我感慨于伟大的遗传的力量!不论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我们都能从他们的眼眉、嘴角、脸型,甚至发际线,看到一家人一脉相承的惊人一致!

  其实,情绪和关系又何尝不是一脉相承地由父母身上流动到我们身上,又由我们身上流动到孩子身上呢?这不能说是遗传,至少这不是生物意义上的遗传。但它的的确确经由我们儿时的经历留存在了我们的情绪记忆里。一旦我们的孩子触发到那根神经,类似的情绪、类似的关系就又重演在了我们与孩子身上。即便我们意识到它的伤害,刻意保持警醒不去重复父母对我们的“伤害”,似乎也无法逃避这惊人一致的历史重演。

  我对精神分析的理解还十分浅显,对潜意识我只有过蜻蜓点水的邂逅。但我知道,和母亲的关系,是我们一生的情感基石。所以我想给杭杭睿睿打造最好的基石,尽我所能!从我开始!

  基于这朴素的诉求,我告诉自己,只有把我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我才能尽可能地把我对孩子们的伤害减少到最小。但是,如何解决自己成长中遗留的问题,却又是很多人尽其一生都难以解开的难题。

  一开始,我只是一味在内心抱怨,抱怨我的母亲为何是那样对待我的,为什么我的成长中充斥着要求、监督、催促、控制。这造就了一个没有主见、没有个性、因循守旧、唯命是从、特别在意他人评价的我!我希望自己不要这样对待杭杭和睿睿,我希望他们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个性,我希望他们开放、开朗、果敢、担当!但效果似乎适得其反。从目前看,我依然在遵循着我所反感的母亲的方式,同样对待着杭杭的成长。

  慢慢地,随着我对母亲的理解与释然,我似乎从这里找到了一丁点儿的突破。

  也许我对母亲的抱怨,她对她的母亲也曾有过。或许我所经历的成长,就是我的母亲所经历的成长。她只是用她所接受过的、能接触到的教育方式和爱,在尽其所能地养育着我。她对我的爱,绝不会亚于我对杭杭睿睿的爱!我能轻而易举地诉说我对杭杭睿睿的爱,用我的亲吻、我的拥抱肆无忌惮地表达着对他们的爱。但我从未亲吻过我的母亲,也几乎没有拥抱过她,我很少对母亲表达我的情感,也很难说些触及内心的话。是杭杭睿睿的爱让我有了表达爱的勇气和机会,也许这种爱就是我从小到大所压抑的对母亲的爱!

  当对母亲的抱怨渐渐清零,对母亲的爱慢慢浮出水面,我的怨气也开始消散。并非母亲故意如此,只是她没有掌握表达爱的技术。我现在的状态,或许也是因为我没有掌握表达爱的技术!

  那么,为什么不能从我开始扭转这未曾正确表达的爱呢?

  我的先生给了我很好的示范。当杭杭不肯定点刷牙的时候,他愿意等一等,即便把睡觉时间从10点推迟到10点半,杭杭也未必就长不高了,就起不了床了。但这半小时的等待与陪伴能带给杭杭更丰满的爱的体验——“爸爸尊重我的需求,他愿意等我!”那就太值得了!

  我相信杭杭睿睿的奶奶一定有着比外婆更高超的爱的技巧。因为我先生能比我更加自如地表达对母亲的情感。那自如的拥抱、那自然流露的对想念的表达,是我曾一再羡慕又嫉妒的。

  从奶奶那里,我学到了更多爱的表达方式。虽然我也曾在心里嘀咕过“为什么儿子这么大了还要表现得如此亲密”,但这种亲密让她的儿子拥有了更多爱的能力!而我,正是那个最最受益的人!

  我们可以不懂心理学,我们也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才

  能成为一个好妈妈。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有爱的心,当我们用爱把孩子的心灵盛满,他流淌出来的爱就足以让他成为一个有魅力、有爱的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而我们,作为妈妈,不必强求自己不应、不能、不做一切“伤害”孩子的行为。如果成长中的伤痛让我们无法正常地向孩子表达我们的爱,那么,请先尽力放下对母亲的抱怨与控诉,自己做一回自己的母亲——用我们理解的爱,尽我们所能去爱我们自己。当我们能感受到对自己的爱了,这样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到舒服,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心灵。

  自此以后,我豁然开朗,我恍然大悟,父母带给我的所谓的“伤害”其实真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他们一定给了我很多我不曾意识到的爱,才能让我成长得如此优雅、如此平和、如此乐观向上。他们一定给了我很多我不曾意识到的爱,才能让我愿意去爱我的孩子、爱我的爱人,甚至开始爱我自己!

  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有机会去领悟爱,感谢我的父母让我有能力去爱,感谢我的先生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爱,感谢我的婆婆给我示范了怎么去爱!

  从今天起,我还是那个我,那个会重蹈覆辙、大喊大叫的妈妈,但我允许了自己的不完美,大喊大叫的次数就一定会越来越少。我允许我的母亲无法将爱表达得那样完美,这会让我放下对她的情绪、对她的怨气。我会慢慢学习如何更舒服地去爱自己,这会让我更加有能力、更加自如地去爱杭杭和睿睿!

    本文由悦读名品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授权摘自《二孩时代》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二孩时代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