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2016年03月25日 09:47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500多年前,致力于止息自己和他人痛苦的释迦牟尼佛,在寻找人生痛苦的根源时参悟到——导致人类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人的负面情绪。也就是说,消极的情绪即是痛苦。人类所有直接或间接的负面情绪都产生于人类的自私,都与执着于自我有关。研究发现,情绪虽然看似真实,但却并不是一个人本身存在的部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神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诅咒。当某些特定的因与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就会产生。情绪往往会影响人内在思想的形成,阻碍人生命能量的流动,从而也就决定了人身体和心理的反映。所以,对于人内在的了解与掌握需要从情绪开始。

  从本质上来讲,情绪不只是一种心理活动,更是一种生命能量的波动。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着上百种甚至更多种的能量波动。不同的人因为经历不同,就会产生并存在不同情绪。情绪是思想的反映,不同情绪在形成不同思想的同时会塑造不同的性格,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与结果,最终造就不同的命运。比如:以前你在吃麻辣小龙虾时吃坏过肚子,再次去吃时,你就会形成一种警觉,同时就会产生对这种食物不喜欢、不愿意接受或者讨厌反感的情绪。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人父母者不同的对待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父母无意间将自己的情绪传达给了孩子,孩子的内在就会复制我们的情绪,从而重复我们的不幸或挫折。如果我们不能提升自己的智慧,只是想当然地用我们的认识来教育孩子,必将在孩子的心智中种下情绪的种子,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

  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因为孩子表现出的某些劣势,或者孩子在挫折面前的软弱而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聪明,或天资不够好。这样的情绪种子通常会在无意中表现出来,进而影响孩子的自信,自然也就在无形中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原本可以成功的机会。如果我们在内心中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天资聪慧的人培育,那将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父母都不太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每当他们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时,总是会习惯性地对孩子说:“就你这样,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有些父母还把说孩子“笨”当成了自己的口头禅,虽然有时说的时候带着爱意,却没想到孩子在潜意识中接收到的就是自己“笨”的信息;还有一些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其他孩子对比,“你看人家××多棒啊!”“××钢琴都过六级了,她可比你还小两岁呢!”;还有些时候,为了表示谦虚,家长往往会在外人面前说:“我家孩子很笨的,真不行。”“这孩子就这样,没脑子。”……我们的孩子被淹没在大量的负面暗示中,又怎么会不觉得自己笨呢?在这些外在因素的不断刺激下,孩子往往会对自己的“笨”深信不疑,逐渐丧失自信心。特别是当他们真的没有做好某些事情时,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和自我怀疑情绪。此时孩子的潜意识为了保护自己,就会拒绝接收新的信息。结果,我们的孩子就真的成为“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了。

  孩子天生就具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如天真、善良、纯洁、友爱、诚实等。如果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并时常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就可以将孩子身上的这些美好品质充分激发出来,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拥有诸多美好品质的人。但是,由于经历的不同、情绪的产生以及现实的压力,有时候,我们的孩子往往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不良的应对方式,如说谎话等。其实,这只是孩子保护自己的本能应对方式,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危险,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及时的疏导。

  洛伊·马提纳博士在《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前言中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连接身体与心灵的自然愈合能力,最强而有力的途径就是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是我们思想的能量,很多时候,强烈或泛滥的情绪能量会挟持和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所以,为了提升我们和孩子的能量,我们不仅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要充分信任孩子的品质。这也就提醒我们每一位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及时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用信任的态度平和地对待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做那些违背他们本性的事情。

  比如,当孩子说谎或打人时,切不可不假思索地将这些表现与孩子的品性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可能只是孩子在压力下的应对方式而已。如果家长能够信任孩子,弄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了解到孩子的情绪压力并给予适当的调整对待,孩子的情绪就会得到释放,之前的不良表现自然就会消失。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某些不良表现,不问青红皂白地一味贬损孩子的人格,就真的会造就一个“坏孩子”。

  要信任孩子,学会带着爱去对待我们的孩子。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但他人眼中的优秀与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总是会担心孩子的未来。为了让孩子将来生活得更好,家长精心为孩子挑选着知名学校,为孩子选择着有前途的特长班,为孩子寻找着各种各样的发展锻炼机会,却没想到这些看似善意的安排却往往会限制孩子,使孩子不能自由地发展自己。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扶持与帮助,这种帮助是为了让孩子今后能独立面对生活,拥有独自生活的能力,但不需要家长一直的限制与控制。比如教孩子学走路,最开始一定需要父母在旁边辅助,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自始至终都要在旁边搀扶。当孩子能够自己站立并迈开步子的时候,哪怕站得不稳,哪怕只是迈了一小步,我们也应该学会适时放手。

  过多关注孩子的未来,只会让孩子被焦虑包围。我们应该意识到,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内心的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天生就具有很强的学习意愿与能力,只要我们让孩子自由地选择与决定,孩子会很愿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也就告诉我们,立足当下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我们应该从关注孩子未来的成功转向关注孩子当下的快乐。人的能量提升在于喜悦,而情绪是消耗,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能够得到喜悦快乐时,他就会做得非常好,并且愿意做,反之做这件事情会带给自己负面情绪,就会降低效率影响结果。未来从每一个当下出发和延展,所以关注孩子的快乐就是关注孩子的未来。

  儿童情商发展学研究表明,相对于认知学习而言,人在孩童时期通过真实游戏所学到的东西对自身的帮助更大。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留出充足的游戏时间,要尽力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一颗脆弱且敏感的心,特别是孩子。他们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只有精神生命没有障碍,人才会自由,才会解放,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自我。

  2011年7月2日上午,中考结束后的第20天,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教室里,特级教师黄侃用自己女儿远远自杀的血淋淋的事实给广大学生和家长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课程。

  2009年2月8日,在众人眼中学习优秀、兴趣广泛、性格开朗、处事冷静、自理能力超强的远远在写下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自尽于自己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宿舍中。

  面对女儿在花季时期的突然凋谢,黄侃号啕大哭,她简直不敢相信,平时看似活泼乐观、不用自己操心的女儿,居然已经受强迫症困扰长达8年之久,在痛苦不堪中,作为学校优等生的女儿最终选择了自杀。

  知道了这一切后,黄侃才想到女儿上初中后曾一度变得沉默寡言,她还以为女儿变文静了呢,却未曾想到女儿是患上了强迫症。一想起事事要强、追求完美的女儿的最后时光是在异国他乡度过的,黄侃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

  把女儿的骨灰背回国之后,黄侃不敢回家,她怕看到女儿的房间,怕接触到跟女儿有关的一切……但是,黄侃最终还是坚强地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她拿出十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她说:“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必须接受,能改变的我就要去努力。”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师,黄侃开始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因为夫妻工作繁忙,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就被送去了寄宿学校。“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黄侃很是后悔地说,“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虽然远远也曾和黄侃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并且,远远在学习上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仔细想想,其实远远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了。“只要碰上大考,她就考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黄侃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提醒学生们珍惜生命。她对学生说:“希望你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她对家长们说:“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并且,她还说,如果远远还健在,她一定会让远远按自己的兴趣去生活,绝不会给她施加任何压力。“只要她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只可惜,生命不能从头再来。”

  作为精神障碍性疾病的一种,近年来,强迫症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孩子因精神抑郁而自杀。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位家长:一定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只顾自己忙碌。

  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鼓励和赏识,用你的尊重与温和去了解他、理解他,并细心倾听他的想法。切不可生搬硬套,用一些所谓的标准塑造孩子,那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会适得其反——毁掉孩子一生。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信任自己的孩子,把盯在孩子身上的目光拉回来,反观言行,只有及时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及局限,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才能够让孩子得到天性的发展。只有信任孩子的品性,密切关注孩子当下的内在感受,才能够帮助孩子成为他们真正想要成为的样子,充分体验当下的快乐,为未来积累良好的心态。

    本文由万卷图书授权摘自《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