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修“受” 对孩子修“舍”

2016年03月28日 09:08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这一生,我们会在家庭和社会中担任很多角色和责任,这其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向上恭敬孝养父母,向下同心教育子女。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对父母修“受”,对孩子修“舍”,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学习和成长。

  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了让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都能有机会再成长、再学习,自有一番巧妙的安排。你会发现,这世界上有一个“我”,“我”是怎么来的?这是生命的第一个源头,是父母让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所以,如果我们忘记了自己从何而来,错过了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么我们对待父母的结果也就形成了我们的个性;如果我们能够体谅父母,愿意孝顺父母,父母的缺点反而能成为我们的优点。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才了解了父母的不易与艰辛。作为父母,不管我们曾经做错过什么,他们都会原谅;不管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永远包容;不管我们在哪里,他们心里永远装着我们。所以,在这一生中,我们最希望能够为他们做到的,就是能够在与他们的相处中,好好对待他们。

  不管我们年龄多大,在父母心目中,我们永远都是孩子。他们关心我们,不管我们身在何方,总是会有根无形的线牵系着彼此的心。我们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当我们遇到苦难时,父母会比我们更痛苦;当我们感觉快乐时,父母会比我们更快乐;当我们有所成就时,父母更会以我们为荣……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当然,在我们内心深处也深深爱着父母,所以,我们十分孝敬自己的父母。但与此同时,我们却总是希望他们不要过问我们的生活,并且还总想着去改变父母,这是不对的。除非父母真得想要过和我们一样的生活,他们自己愿意改变,否则,我们不可以想着去改变父母。很多人在工作后,都在城市里安置了一个舒适的家,在自己享福的同时也想起了在农村守着清贫度日的父母,于是就把他们从乡下接到城市来生活。子女的本意是想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但你可知道,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在老家,父母可以走街串巷与左邻右舍聊聊家常,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生活得不好,执意把他们接过来和自己一起生活。可是,我们工作本就繁忙,又经常有应酬,怎能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的生活都与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一个公益广告没什么两样,他们在家里烧了一桌的好饭好菜等着孩子们回来,可最终却接到一个又一个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的电话,老人们在理智上都能够理解儿女们的繁忙,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倍感孤独与失落,只能对着满桌的饭菜发呆。当父母孤寂地守着我们那个所谓的幸福之家时,他们的心里只有落寞。

  所以,就让父母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吧!只要他们能开心地生活,只要他们觉得自己是幸福的,那我们也就尽到孝心了。

  对父母修“受”,就是接受、孝顺父母。父母是我们的过去,只有与父母的关系融洽,我们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对孩子修“舍”,舍就是付出,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一种很大的力量,付出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学会孝顺。

  “百善孝为先。”一个家族好比一棵大树,老人是树根,夫妻是树干,孩子是果实。要想家庭幸福,一定要爱家族大树的树根,就是我们的父母。把爱浇灌在树根上,这棵大树就会枝叶繁茂,营养从树根开始往上传输,经由树干,最后滋养果实。这样的大树才会越来越粗壮,越来越茂盛。然而,有的家长却颠倒了顺序,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这也就造成了孩子身上的诸多问题。

  我们宠着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我们惯着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我们顺着孩子,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所以,今天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如此自私、无礼、傲慢、懒惰,甚至不孝。他事事都只会想着自己,从没有为父母着想过。这是为什么?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当全家人围着餐桌一起吃饭时,妈妈夹起的第一口菜会给自己的孩子,而无比疼爱孙子的爷爷奶奶自然也不甘示弱,同样会先夹菜给自己的孙子。孩子会认为:所有家人都在争着为我服务,我是家中的老大,一切唯我独尊。这样又怎么会把父母长辈放在眼里?所以,稍不顺意,他就会大发脾气。

  所有关系都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受,一个是得。对父母修“受”,任何时候都充满感恩,对所有的苦都不抱怨,就可以得到真正的提升。对孩子修“得”,就是要懂得“付出”和“舍”,你付出越多才能得到越多,所有的“得”都是“舍”来的。

  然而,很多父母对孩子是牺牲而不是付出。牺牲的本质是对人的控制和压力,而付出则是欢快的、喜悦的,是一种喜舍。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一味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在迷失自己的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反而滋生了孩子的惰性,扼杀了孩子的潜质。

  真正的付出是有力量的、快乐的,是无量功德。希望广大为人父母者能够明白:孩子不属于我们,我们必须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将孩子的一切还给他。

  人有两种苦:一种是受不了,一种是得不到。受不了需要修慈悲和感恩;得不到需要修喜舍——一种快乐、喜悦、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付出。

  让我们对父母修“受”,用我们的孝顺换得父母心灵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愉悦;让我们对孩子修“舍”,用我们的言行教会孩子孝顺,用我们的宽容与爱,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与快乐的心境!

  宋虹“为人父母”课后分享文章:我爱你

  50多天的旅程仿佛经历了一生。人生中无数大大小小的经历都在这短短几十天里一一重放。回望自己走过的36年的人生,有一句话,一个声音,陪伴着我整个人生:永不放弃。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不放弃对爱的执著。

  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无数痛苦的时刻,于我而言,从来没有一种痛苦这样深入骨髓,如影随形。我记得那天在去拿孩子诊断书的路上还是轻松的,我想也许终于可以告诉那些不能接受孩子稍微不同的老师,我的孩子没有自闭症,他只是不同而已,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如此不同吗?他只是特别一点。当专家组代表告诉我,他们的结论是非常肯定这个孩子是自闭症时,我的脸上好像还是微笑的,因为我听错了,我以为他们说的是非常肯定孩子不是自闭症的。但是,越往下听越不对,我打断他:“请等一下,您再说一遍,不是说他不是自闭症吗?”对方停下来静静地看着我,不发一语,灰蓝色的眼里是满满的理解和同情。老公在旁边轻轻地说,他说的是自闭症。

  从专家组办公室出来后,我抓着老公不停地问:“怎么会是这样?怎么办?怎么办啊?”老公是个单纯善良的人,总是没心没肺开心的样子。他居然轻松地安慰我:“没关系的啊,我们多挣点钱,至少他将来有房子住,将来我们死了,我们的老二还可以照顾他。”可是第二天下午,我接孩子从学校回来,远远地看见这个昨天还假装轻松安慰我的人直直地站在门口张望,满眼是掩不住的担忧。

  我想当我走进课堂的时候,我的潜意识一定是这样告诉包老师的:如果瞬间改变我的孩子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那就改变我吧,让我变得更谦逊,更有力量,这样我才能改变我的人生经历和这个经历里的孩子。我想这样会让这件事情变得稍微容易一点,包老师不是神仙,何况天助自助者,就算是神仙也需要我自己配合帮忙吧?所以我有了一个愿力:愿意接受包老师帮我治愈,愿意改变自己。

  课程开始之前老师说,这个课程走完,你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我想一定有人跟我一样半信半疑,可当课程一天天往下走,我一天天地看到我的愿望正在实现:我从来没有告诉老师我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让自己变得更加谦逊,更有力量,但是我惊讶地发现老师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帮助我完成这个愿望!

  我还没有从惊讶中完全回过神来就回到了加拿大的家里,经过不长的时间,我又震惊了:那个常常神游的“自闭症”孩子突然不神游了,他忙得没空理我,自己做数学题、写汉字、弹琴,自己刷牙、洗澡、换衣服。他和楼下的小丫头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弹琴,一起玩想象的游戏,一起聊天。他的老师告诉我他最近的表现突飞猛进!

  让我惊讶的还有老二,之前我们放了太多精力在老大身上,老二对奶奶特别依赖,对我和老公明显疏远。在课堂上包老师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顺序人,爷爷奶奶只是第二序位,我当时想,回去要调整了。我并不知道要怎样调整,包老师说多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回家,并且细心地帮我准备了满满一箱礼物,让我送给孩子和我身边所有人。回到家里,老二看到我第一眼是微微一愣,然后笑了一下,并没有马上扑过来,只是保持一段距离地看着我,一直到我打开箱子说:“宝贝,妈妈给你带了好多礼物哦。”他微笑着走过来一一打开,新衣服让我给披上,新鞋子让我给穿上,糖果让我剥开喂到嘴里,新玩具要我一遍遍地和他玩。我们一边玩一边相视而笑,从那一刻开始到今天,老二每天走路都是笑眯眯地蹦跳着。我这一次的离开似乎唤醒了老二:原来妈妈会离开,原来离开的妈妈真的会回来,回来的妈妈原来如此爱我。

  包老师说,对孩子修“舍”。短短几十天的放手,却让我收获了如此多的喜悦,在这喜悦的背后还有一种无穷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去帮助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喜悦,不停地去付出吧,这种喜悦和力量才会与日俱增、永不离开。可是我们如此狭隘,太多的苦痛放不下,阻碍着我们付出。

  我们牢牢记着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可是我不知道为了成全我,他们选择了被你怨恨。冥冥之中,那么多的爱与牵挂,我却选择浑然不觉,我要求这个世界用无数的方式无数遍地证明给我看,别人是爱我的。可是我却很少愿意向别人和这个世界付出和证明我对他们的爱。“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有多少次的呼唤就有多少次的回答,从未停止,永不离开。

  忏悔蒙昧中创造的所有伤害,感恩冥冥中爱我和支持我的一切!我爱你,爱曾经不遗余力帮我走到今天的你;爱此刻听我喜悦分享、与我同在的你;爱一路上正朝我奔跑而来的你。我爱看过这篇文字的你,我知道在你的心底也有着让生命更加美好与喜悦的渴求,让我们一起走上回家的路吧!

    本文由万卷图书授权摘自《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