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养和溺爱养,孩子差别竟然这么大

2016年10月21日 14:27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前几天,公号推送了关于孩子性格培养以及敏感期的文章《关于无理取闹,我们冤枉了孩子多少次?》《难缠的宝宝都是潜力股,别给孩子乱贴标签》,提倡对于孩子成长的必经规律,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有朋友担心:这样无原则地顺从,会不会把孩子惯坏?打着理解的旗号,和老人的无原则溺爱有什么区别?

  嗯,差别大了去了——对待孩子,养育上的满足和规则上的严格,不仅不冲突,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只是相当一部分妈妈,把满足和溺爱划上了等号。

  养育的满足,是对孩子生长规律的尊重

  孩子的生长规律,就像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青春期想恋爱一样,是人体生理和心理的本能需求。

  1岁以前,宝宝的安全感绝大部分来自于母亲的呵护和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个阶段,孩子哭了妈妈最好及时回应。有段时间,网上流行所谓“哭声免疫法”,让孩子哭到绝望,对此,我从来都不认可。这个阶段,没有被爱宠坏的孩子,只有因忽略而埋下心理隐患的孩子。

  2岁左右,孩子想自己动手倒牛奶、帮妈妈扫地洗碗、替妈妈开洗衣机等等,都是孩子有意识地通过外在成就感建立内在自我。

  这时候因为孩子大脑对行为的控制机制还不完善,往往会把牛奶洒一桌子,把打扫干净的地面弄脏,把洗衣液洒到自己身上,给妈妈增添很多额外的工作量。而当孩子表现出对家务的热情时,家人往往用“别给我添乱”来扼杀孩子的热情。

  所以,关于养育的无条件满足,妈妈们重点考虑一件事:当我们阻止孩子做一件事,是真的不喜欢他们的行为本身,还是怕他们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如果是后者,那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危险性,就放心让孩子去做吧,我们辛苦一阵子,孩子幸福一辈子的概率会增加许多。比如出门前,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你心里很着急,也还是可以尽量给孩子独立自主、增加自信的机会,并在下次要出门前,给孩子留足“拖延”的时间。

  溺爱是一种短视的百依百顺,埋下熊孩子潜质

  有次下班回家,遇到祖孙俩,孙子不想自己背书包,哭闹着让奶奶背。奶奶看着至少七十多了,肩上背着孙子的书包,左手拎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口袋,右手拎着一大袋子菜,步履蹒跚。而看起来至少已经上小学的孙子一边蹦蹦跳跳一边催促:“哎呀奶奶,怎么走这么慢!快点快点,我回家还得看动画片呢!”

  这种爱像毒药,让孩子失去了同理心,也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人生之路,很多时候就是要负重前行,没有人能替自己负担一生。

  这种溺爱,包含在追着喂饭里,打了别人沾沾自喜被别人欺负不依不饶里,没有原则的占别人小便宜里,超出家庭经济范围的物质满足里。

  规则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同时避免给别人带来麻烦与伤害

  关于规则的建立,有一个经典的故事。

  妈妈带孩子外出,出发前说好路上一定要坐安全座椅,不然就把车停在路边甚至取消行程。为了去玩,孩子欣然同意。

  结果,中途孩子开始吵闹,在问清楚没有身体不适后,妈妈的语言安抚并没起作用,只好按约定把车停在路边,直到孩子情绪稳定才重新出发。反复几次,孩子明白了妈妈的坚定态度,就接受了出门必须“坐安全座椅”的事实。

  事关孩子的生命安全,家长必须坚守规则。

  带喆同学外出,在度假村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路上遇到垃圾,她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妈妈并没有以“太脏”而阻止,只是在孩子把垃圾扔掉后,拿出来随身携带的免洗洗手液给孩子洗手。

  事关环境保护,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培养非常到位。

  在早教中心,孩子喜欢的玩具只有几种。小朋友们先到先得,其他小朋友想玩必须排队等候。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家孩子玩不到东西受了委屈,或找老师谈话,或选择回家给孩子买个一模一样的玩具。少数妈妈深谙成长原本就充满疼痛与失落,因而选择让孩子主动去适应环境,用短痛换来孩子心理上的长久成长。

  想玩别人的玩具一定事先询问,攻击了别的小朋友要道歉,能自己做的事尽量不麻烦别人……这些小事,是每个孩子的必备品质,只有建立起这些规则,孩子才能更有教养、更容易被社会接纳。

  关于规则的建立,在《我为什么做一个狠心的妈妈?》一文中有阐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

  用爱养,还是溺爱养,一字之差,南辕北辙。

  如果爱孩子,孩子成长,我们也要不断成长。我们需要耐心再耐心,理解再理解,克制再克制,或慢或快,都尊重孩子的成长曲线,而不是成人世界的节奏。本文来源于闫涵妈妈,点击查看原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