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与误导只在你的一句话

  与小孩子说话不单是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一句话可以引导孩子,让他们驶入人生正确的航线;一句话也可以误导孩子,让他们陷入明天的沼泽。教育学之父裴斯泰洛奇就说过,母亲与孩子交流,是孩子未来人际交往的理想典范。可以说,你怎么说,将来孩子就会怎么说。除此之外,语言的使用往往会带有很深的心理暗示作用,要知道0-6岁,尤其是0-3岁的小孩子非常“吃话”,他们愿意倾听与相信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这个阶段的小孩子,正处在性格的“服从期”,为了获得生存经验,他们必须在行动上模仿,在语言上学习。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学能力与感知觉并不发达,所以父母的一句也就顶上一万句了。我们从以下几个常见问题说起。

  客观评价是引导,主观评价是误导。

  所有人都躲不过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死亡,一件事情就是别人的评价。成年人对于人的评价会有很多种反应,有的人一笑了之,有的人却紧张兮兮。0-3岁的小孩子则不一样,他们还是张“白纸”,正等待着父母为他们定这张画的风格。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朋友往往采取两种不太恰当的方式去评价我们的孩子。其一,过高评价。一方面我们望子成龙,另一方面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中当然是NO.1的!常见的评价有“宝宝是最棒的!”“宝贝就是个超人!”“你真是个天才,最聪明的天才!”可以肯定这些话都是真诚的,而非客套,其中反映了父母的过度期望。0-3岁的宝宝当然不会感到压力,但他们开始相信自己就是NO.1,因为这是父母“亲定”的,错不了。然而,这种错误的认知形成了“积极”的暗示效果,并且会埋藏在她的心灵深处。长大之后,这样的孩子会形成功利的性格,由于自己是“NO.1”,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负面评价,生活会很辛苦。其二,弱化评价。有一些家长,并不看重评价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他们会这样对孩子说,“你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我们大家都一样的。”“你和其他的小朋友没有区别。”可以说过度评价太“火”,弱化评价的做法又太“温”。如今是一个开放的,主张个性化的时代,良好的个性非但不会脱离群体,反而更容易被大家所喜欢。拥有个人特点,才会拥有个人魅力,才能增强人际吸引力。就像莎翁说的,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一个相同的孩子。弱化评价,就是弱化孩子的个体存在,这样做会牺牲她的自信心,甚至形成抑郁性格。

  总的来说,带有个人色彩的评价都是误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及如何与人相处的方式。

  正确的评价语就是客观的评价,当然我们的语言可以委婉,语气可以随和,关键是让孩子们早一些接受正面与反面的双向评价,同时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还有一种做法是设计《富兰克林表》,在一张白纸的中间画上一道线,左面让孩子写5个优点,右面让孩子写5个缺点,目的同样是让孩子们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

  安慰也分“引导型”与“误导型”

  当孩子磕到了椅子,当孩子摔了跟头,当孩子搭错了积木……孩子会伤心,会哭泣,我们应该说些什么?我们自然会将母爱或父爱大面积地覆盖在我们的安慰中,然而要知道,简单的一句话可能会让孩子学会坚强,简单的一句话也可能让孩子变得务必脆弱。

  有一个案例,3岁的彤彤在家里自由自在地奔跑,突然,她被桌腿无情地绊倒了。一阵剧痛,让彤彤不禁失声痛哭。妈妈这时候走过来,对她说:只要你不哭,妈妈给你糖吃。这一招确实很奏效,彤彤果然不哭了。貌似很高明的做法,其实仍然是不当的语言。不哭与吃糖没有关系,吃糖与摔倒没有关系,母亲的一句话让这些本来没有关联的事情连接在了一起。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只要哭就可以得到糖。传统的做法可能更为可笑,母亲会使劲打桌子,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无辜的,是受保护的。彤彤妈妈的做法有进步,但同样并不是最好的做法。误导式的安慰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维与独立性格,最终更加依赖父母。

  正确安慰应该是理性的归因。我们可以一边抚摸孩子的头,一边告诉孩子摔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一些举动定义为闯祸或犯错,其实是小题大做。0-3岁的孩子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坏到哪里去,唯一坏的事情是他们没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可以和孩子说,在屋里活动可以锻炼身体,但是也要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我们虽然摔倒了,但是长了经验,以后注意了就不会摔倒了。

  不要拦着孩子尝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去做喜欢做的事情。

  还有一种安慰是基于孩子的相貌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本是非常值得父母的骄傲的事情。然而受到社会取向的影响,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的缺点,哪怕这是从她那里遗传而来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女孩长得很黑,母亲从3岁的时候就安慰她说,“你是一个黑美人!多漂亮啊!”等孩子13岁的时候,同学之间都是她是黑煤球,她反驳说,“我是黑美人!”同学们更加嘲笑她了。幼年时的不合时宜的安慰反而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当青春期来临时,对孩子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鼓励容易误导,建议才是引导

  你喜欢鼓励孩子们?鼓励孩子里面藏着很深的学问。通常认为,对孩子进行鼓励,可以让孩子做得更好,甚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你可否知道你的不当的鼓励不但不会让孩子做的更好,反而会让孩子迷恋上夸奖与奖品么?

  鼓励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的,就像大餐,偶尔一顿会让人垂涎三尺,然而经常去吃也就觉得平淡无奇。鼓励是精神奖品,这与物质奖励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有些人认为多一些精神激励既省时,又省钱,又省力,三全其美——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因为很多的事情孩子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去做的,他们可以承受挫折,我们也应该让他们知道这本身就是实现目标的一部分。有的家长总是自认为很聪明,没事就在孩子身边说:“好的,你真棒!”“你会做得更好!”“真是你做的吗?了不起!”所以,我坚信孩子的行为要分为两部分:当我们主导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如进行感统训练或培养良好习惯时,可以对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自觉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先不要鼓励,当你发现孩子坚持做某件事情,并且没有转移注意力的迹象,又屡遭失败倍感伤心时,我们再进行鼓励。

  其实,比鼓励更好的做法是建议。建议的内涵是提出解决方法与解决途径。这对于0-3岁的小孩子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的每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陌生的,或者说是困难。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或者更好的做法是什么,这显然是最好的鼓励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边建议,边进行示范。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且很喜欢模仿,这也就是为什么身教往往胜于言传的原因了。

  对的批评是引导,错的批评是误导

  如果说孩子天生会哭,家长天生会的就是批评。比起年幼的孩子,经验多我们很容易辨别孩子对的行为与错的行为。我们常见的批评有哪些呢?“这样不对!”“太淘气了啊!”“你做的太差了!”“我揍你啊……”我们会发现,批评成为了家长的一种特权,我们拿它主要用于宣泄对于孩子的不满和自己心头的不快。其实,批评与鼓励一样,都是教育的方法,我们只是没有把它利用充分罢了。

  有这样一个案例,3岁的瑞瑞在幼儿园里表现一直很好,老师们也非常喜欢她。有一天瑞瑞的老师把瑞瑞妈妈叫到身边,告诉她班上的小男孩亮亮总是亲瑞瑞。瑞瑞妈妈一听火冒三丈,对着瑞瑞批评道:“瑞瑞,你怎么不知道躲着点啊!你知道外人的口水多脏么?以后离亮亮远点……”

  其实亮亮吻瑞瑞也是喜欢瑞瑞的表现,亲吻只是孩子模仿大人的表现罢了。当然,母亲在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会不淡定,但是她却不知道这句话带给孩子的暗示会有多坏的影响——当瑞瑞长大时候,谈恋爱的年龄,花前月下,男孩想亲吻瑞瑞,瑞瑞却万般恐惧地把他推开。因为母亲的一句话可能形成了她的“拒吻”情节,可以说是母亲的一句话毁了孩子的幸福。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用合理的方式为孩子解读这个事情:亮亮是同学,他是因为喜欢你才这样做的,可是要知道,亲吻是大人们表示友好的方式,一起玩耍是孩子们表示有好的方式,我相信你可以很好的处理这件事情。

  我们在孩子的对话中,会经常评价、安慰、鼓励或批评,我们只要把握住客观与理性这两条原则,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导”。要引导孩子还需要我们阅读更多育儿图书,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前面的了解孩子。

  本文摘自《挠脚怪来了》由作者刘勇赫授权选载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亲子沟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