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觉得被孤立了怎么办?

  “我的奶头没有毒,有毒的是那个没良心的王八蛋。”阿浪学着《等一个人咖啡》电影里金刀婶的口吻说着。壮哥也接着脱口说出“屎就放心中”“莫名其妙,国民学校,乱七八糟,搞什么东西”……这时,“暴哥、暴哥、暴哥”的鼓噪声不绝于耳。

  “如果我遇到喜欢的女生,就能变出一根香肠……”

  “哇靠,阿浪,你的记忆力还真超强,连这句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也太阿拓①了吧!”壮哥右手用力朝阿浪的后脑勺拍打下去,顿时让阿浪重心不稳,差点向前倾倒。几个男生在一旁笑成一团。

  “拜托!不要破哏②好不好?我们可都还没看耶。真没品,去看电影也不叫我们一起。”以小虹为首的女生们在一旁嚷着。

  “亲爱的小虹,要不要我阿不思来帮你调制一杯传说中的老板娘特调咖啡?”阿浪又模仿起电影中的桥段。

  “你真讨厌!我们刚刚不是说不要破哏吗?你真的欠揍喔!”小虹刻意握紧拳头作势要朝阿浪的头顶敲下去。

  “啊!不然来一碗香肠豆花特调啦!”阿浪说完拔腿就跑,教室里又是一阵嬉闹声。

  致文静静地坐在位子上。随着众人的闲聊与此起彼落的打闹声、欢笑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似乎像拉起对角线般越离越远。说真的,致文很不喜欢这种苦涩的滋味。他想插入同学间的对话,但是却连往前走近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何况他没看过这部电影,要聊起来谈何容易。

  “为什么他们可以聊得这么开心?不管有没有看过那部电影的人,都能这么投入?”致文心里纳闷着,“如果我真的也去看了《等一个人咖啡》,难道就能顺利和他们聊起来吗?”

  在班上,他总是默默杵在一旁、不发一语,感觉到自己和同学不是同一挂的。“不好相处”“孤傲”“自以为是”,这些批评也不时传到他的耳里。但是致文心中很清楚,自己并非曲高和寡,或是自认优越、高傲。

  致文觉得自己像是班上多余的一个人,或者更贴切地说,像个连影子都没有的人。在班上,大家常常无视他的存在。这种插不进话题、感觉被孤立的现象,今天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人际适应力的秘诀

  秘诀041?倾听,不一定要开口

  秘诀042?慢慢趋前,靠近人群

  秘诀043?澄清“想说”的需求

  秘诀044?破解孩子的孤立感

  秘诀045?加热话题的熟悉度

  倾听,不一定要开口

  人际的互动和参与,其实有着许多的模式。能说、能分享、能表达,是好事。能倾听、能接纳、能陪伴,更让人欣喜。

  引导孩子思考,在团体里,不一定要抢着说、开口说。当然,如果对方询问自己的意见,能够响应最好,但假如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轻轻摇头、微笑也是一种正向的回馈。

  可以倾听,不一定要说。

  慢慢趋前,靠近人群

  如果孩子对于同学正在聊的话题感兴趣,也想感受当中的互动氛围,这时可以闭起眼、深呼吸,展露脸上的微笑,慢慢地趋前,让身体慢慢位移、朝人群靠近。再次提醒自己,先不急着想如何插入话题,好好扮演一个倾听者。渐渐地,内心的被疏离感会融化、解冻,消失于无形。

  慢慢位移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老师不妨轻轻拍拍孩子的肩,给他一个支持的眼神,微笑地伸个手,引导在外围的孩子往话题圈走去。

  澄清“想说”的需求

  当同学之间的聊天话题正如火如荼展开,而孩子也像致文一样,想打进同学间的对话时,可以试着引导孩子觉察,是哪一股想法驱动着他期待往这个方向前去。

  “致文,我可以感受到你想要加入对话的那股渴望和需求,以及苦于不知如何加入的那种挫折感。你心里是否有一种想法,没有加入对话,会让自己感到像是个班级的局外人,是吗?”

  你的细腻观察与揣测,虽不尽然每回都和孩子的想法接近。但这是一个了解孩子,以及让他了解自己的反复过程,同时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贴近——一种内心被了解及呵护的贴近。

  破解孩子的孤立感

  当孤立感油然而生时,回头往他内在的想法探去,孩子是否受到了不合理思考的错误指引,而来到这段孤立的巷弄里?

  孩子需要敏锐觉察,例如:致文心中有股“觉得自己像是班上多余的一个人”“像个连影子都没有的人”,这种非理性的想法存在,对自己是否不甚公平,并导致自己不断升起心中的孤立感而沉默、退缩在一旁,同时在人际互动中不断地架起路障,阻碍了交流。

  协助孩子调整想法,破解他的孤立感,要引导孩子重新以“合理”的方式看待眼前的人、事、物,并有所行动。

  例如:“我想阿浪、壮哥和小虹他们应该是相当放得开的人,这一点从他们在闲聊时此起彼落的打闹声、欢笑声,很明显可以感受得到。或许,你可以给自己一点勇气,走向前,大声地让他们知道:‘我好喜欢你们这么开朗的笑声耶!听你们聊天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让孩子在心中不断地演练类似的话语,想象自己微笑趋近同学的画面,孤立感将能因被接纳而破解。

  加热话题的熟悉度

  以致文和《等一个人咖啡》为例,如果他没看过这部电影,要和同学聊起来的确不大容易。除非他懂得问问题,但又不能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来添乱的,净问些同学们口中所谓的“白痴”问题——拜托,你知道再来问好不好?

  想要加热自己对话题的熟悉度、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可以搜索一下或听听看别人在聊什么,当然,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也先进电影院,要不然上视频网站先看看预告片或相关报道也行。

  或许孩子心中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他们可以聊得这么开心?不管有没有看过那部电影的人,都能这么投入?”就像前面情境中的小虹他们那样。不妨引导孩子思考,他们(如阿浪、壮哥、小虹等人)有可能原本就很熟,因此,热络之火很自然就会燃起。

  本文摘自《如何让孩子人际力超群:孩子想知道的180个交友秘诀》作者王意中 由漓江出版社北京中心授权选载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人际关系 沟通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