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而非陪读

2016年12月27日 07:09 汉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日,关于社会培训机构“学而思”等引发疯狂补课的报道在家长群体中引起热议。孩子的辛苦、家长的焦虑、专家的无奈……家长们对于子女教育的集体焦虑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补课“、“培优”充斥在孩子升学的每一个阶段。面对这些压力,父母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呢?孩子们每天面对着高强度的学习,家长们往往忽略了“成绩”以外最重要的事情——陪伴。对于孩子来说,陪伴无疑是最好的教育。

  今天,“第一教育”为家长们推送 “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的新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中的部分文摘,刘称莲过去曾经是一名中学老师,现在是家庭教育指导师。2011年高考,她的女儿同时收到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

  “第一教育”经授权发布。

  耐心等一等孩子

  家长要以接纳和爱的方式帮助孩子。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就正处在学习生涯的蹒跚学步阶段。所有的学习活动对他来说都是新的,需要一点儿一点儿地养成,许多欠佳的表现都是因为学习陌生内容所带来的困难所致。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就会写字和算术,写字慢、考试写不完,甚至记不住学过的内容,这些都是很多孩子的正常表现。

  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初入学的这一阶段,家长既是教导者,也是陪伴者。前提是:家长要以接纳和爱的方式帮助孩子。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记单词或者认字,家长可以制作一些卡片,通过和孩子玩卡片游戏,让孩子记住单词。比如和孩子一起制作交通识读卡片,编讲一个《早晨爸爸要上班》的故事:爸爸上班用什么交通工具呢?汽车。那么就和孩子一起写下“汽车”的卡片;爸爸几点钟出门?7点钟。接着和孩子一起写下爸爸出门的时间;爸爸出门的时候要跟家里人说什么?再见。把英语单词和汉字串联到一起学习,孩子不仅会觉得有意思,还会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

  养成好习惯,不磨蹭

  承诺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些“甜头”,孩子的学习劲头就会加大,也更容易尽快写完作业。

  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他们诉苦说孩子写作业很磨蹭,明明很快就能写完的作业,孩子总是要写到将近11点。

  磨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后患无穷。当孩子升入初中和高中后,作业量会大大增加,孩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内作业。磨蹭使孩子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孩子会更加抵触写作业。相比较,承诺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些“甜头”,孩子的学习劲头就会加大,也更容易尽快写完作业。每天晚上写完作业,给孩子一段“游戏时间”,时长根据她完成作业的情况调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半个小时。

  家庭日的“陪伴”

  玩是孩子的天性,多多玩耍可以让孩子尽情张扬个性,性格变得阳光开朗。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他玩耍,父母只能同时扮演家长和同伴的角色。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有一点我和先生的意见非常一致,即一定要让女儿快乐地成长。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极少在周末给女儿报课外班,目的就是让女儿在上了五天的学之后尽情地放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女儿一般在周六上午把作业做完,下午去上舞蹈课,周日基本都是自由时间。

  为了让女儿玩得尽兴,我们把周日规定为我家的“家庭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动。为此,我和先生都在上班时间尽量把工作做完,争取不在周末加班。

  女儿小学六年,我们“家庭日”活动的足迹很多:家门口的圆明园、四季风光皆迷人的植物园、科技馆的穹幕电影院、动物园的猴山旁、自然博物馆的展窗外、高高耸立的凤凰岭上……无不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和女儿在一起的日子,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亲子关系非常融洽。我和先生也适时地把我们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女儿的内心,让女儿懂得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玩是孩子的天性,多多玩耍可以让孩子尽情张扬个性,性格变得阳光开朗。

  多年的经历让我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时间玩,而是家长并不愿意在周末和孩子一起活动,因为这需要家长付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既然我们为人父母,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养育孩子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的生长阶段要给予特定的养分,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些机会错失之后就永远无法弥补了,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稍纵即逝。

  “家庭邮筒”与孩子的互动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内心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要求家长也要跟着成长,变换自己和孩子互动的方式,否则便会引发新的冲突。

  女儿从小到大的许多东西我都不舍得扔掉,一直给她保存着。有一次,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看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小纸片。那是女儿小时候画的一幅画,画上一个小女孩哭得非常伤心,框里的旁白是:“为什么奶奶来了以后,你们就不管我了?”纸片的右下角写着:“请爸爸速回信!”

  从此,女儿有什么心思,又没有机会跟爸爸妈妈当面诉说的时候,就用这种传纸条的方式,而且几乎每次都会注明:“速回信!”我们也每次都认真写回信。

  后来,先生提议:我们不妨在家建立一个“邮局”,设立三个“邮筒”,大家可以互相写信,写给谁的信就投到谁的“邮筒”里。于是,我把一个有三个口袋的挂袋挂在了门上,这三个口袋的外面由女儿画上头像并分别写上我们三个人的名字。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效果。我家的文字交流,也是在面对面交流不畅的情况下才会采用。不过,从家庭和谐方面来讲,这种方式确实避免了许多正面冲突,同时还提高了女儿的写作能力。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内心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要求家长也要跟着成长,变换自己和孩子互动的方式,否则便会引发新的冲突。

  “契约约束”很有必要

  家长应该为孩子的行为立一些规矩,让孩子从小建立规则意识,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学校和社会生活。

  立规矩有多种方式。首先,家长要做个好榜样,家长是有规矩的人,孩子依样学样,自然也会成为有规矩的人。其次,家长的口头教育也不能少,随时随地,家长都要教给孩子做事的规矩。

  在生活中,家长总是不自觉地用自己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做事,而有了跟孩子签订的契约,家长便会有意识地做些改变,这对大人自己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孩子因为生活经验还比较少,属于比较单纯的接受状态,更加容易在规则的约束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

  进门后,把脱下来的鞋摆放整齐,不摆放整齐,一次罚款5元;

  吃完饭,把各自的碗筷收拾到厨房,不收拾者洗碗两次;

  对别人有意见,要好好说话,不能大声嚷嚷,违反者,打扫屋子一次;

  女儿回家后先写作业,然后再去玩。违反一次,周末在家待着不许出门。

  亲子一起写日记

  孩子可以看到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场景在妈妈的笔下是如何自如呈现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有许多字不会写,文字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是助手,不给孩子任何建议,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完全属于孩子自己的真实的作文。

  上二年级的女儿,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当她想在日记里记录下某天游玩的经历时,玩得很高兴写起来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当女儿写不下去的时候,我便会自告奋勇帮她完成日记。有的时候,她努力地写了一半的日记实在写不下去了,我帮她补充完整;有的时候,我自己先写下来,让她读我的日记寻找灵感,再组织自己的文字。

  孩子可以看到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场景在妈妈的笔下是如何自如呈现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如今看来,这有些类似文字接龙的游戏,对保持孩子写作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陪着孩子玩游戏

  小学生还是“顽童”,应该让孩子有玩的机会,毕竟处处留心皆学问,孩子其实也在学习,而且是在轻松地学习。

  玩扑克牌,它还可以锻炼孩子解决冲突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先生在玩牌的时候时常“耍赖”,女儿会据理力争,最终使问题解决。“斗地主”的时候,每一轮牌局都会有两个人成为朋友,那么如何观察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或者如何跟你的“朋友”联手对付“敌人”?这一切,看似是轻松的游戏,其实锻炼的都是孩子的能力。

  “失败乃成功之母”,“输得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游戏中输得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较量中也会输得起。孩子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不可能每次都考出好成绩,如果输得起,那么就不会看重一次的得失,考好了会高兴,考不好会重整旗鼓努力准备下一次考试。

  给孩子的第一堂“爱情课”

  无论如何,小学生互相之间的吸引,压根儿就不能叫作“恋爱”,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好感而已。到了高年级,性别意识开始觉醒,孩子对异性开始有一种好奇,因此开始渴望了解异性、接近异性。

  有一个五年级女孩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她看到女儿的QQ好友里有一个男孩子的QQ签名是:我喜欢我们班里的一个女生,她长得很漂亮,她的名字叫×××。那个名字正是她女儿的,于是她非常着急,想跟那个男孩子的妈妈打个电话,让那个妈妈管管自己的孩子,不要再找她姑娘了。我没有多说,只是让她不要太担心,耐心等一段时间,看看有什么变化。没过多久,那个妈妈就跟我说,她的姑娘和那个男孩好像已经分开了。她还说,多亏没有打那个电话,否则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从女儿和她周围的孩子们身上,我总感觉小学时期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正常,就算如孩子们所说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相爱”了,家长也没有必要紧张,这种“爱”往往都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过去。而且,我发现,女儿那个班里的同学后来长大后,就算当初“恋爱”过的,现在也都是非常纯粹的好朋友。我有时候会跟女儿开玩笑,提起她小时候那些趣事,她都会哈哈一笑,觉得自己那时候真是太幼稚了。

  无论如何,小学生互相之间的吸引,压根儿就不能叫作“恋爱”,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好感而已。到了高年级,性别意识开始觉醒,孩子对异性开始有一种好奇,因此开始渴望了解异性、接近异性。但是,他们对恋爱的意义并不十分清楚,更多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是受大众媒介的影响,从电视、电影、网络上学来的,大多时候只是表面的模仿。

  当然,如今大众媒介的影响非常大,无论电影、电视、杂志还是网络,都会有许多关于“爱”的镜头,这对孩子就是一种强烈的诱导。受这些媒介的影响,孩子们往往会去模仿,有些便因为模仿过头而出现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界限,让孩子从小建立健康的交友观念。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