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上演“变形计” 吃苦能让孩子变形吗?

2017年06月14日 06:30 现代教育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暑假将至,在微信朋友圈、QQ群上,关于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的话题备受家长关注。其中,一些军事化的夏令营、户外生存训练营、山区感恩游、沙漠徒步行等“吃苦”类的活动,成为很多家长的首选。

  花钱买苦吃值得吗?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调皮捣蛋爱打架男孩的父母,寄军事化的训练来改变孩子,希望孩子懂得纪律的重要性;一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与父母沟通,家长准备为他们报一些提升意志、品格的夏令营;一些女孩家长,觉得孩子平时里娇气、自理能力差,希望孩子能去山区吃吃苦,变得自强一点儿。

  这些夏令营,承载了很多家长的期待和无奈。曾有媒体针对两千人的调查,结果显示,81.8%的受访者赞同父母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65.7%的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

  大多数家长认可吃苦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但吃苦教育是纯粹的“吃苦”吗?短期的“熔炉般”的训练,就能让孩子成功变形吗?家长寄希望于某次训练营让孩子有较大改观,这种托付式心态,是否需要警惕?

  吃苦教育缘何盛行?

  表扬过度宠溺过盛

  特邀观察员: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首先,这些“吃苦”机构的盛行,表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某种不足。现在社会上有股风气,对孩子盲目赏识、过度表扬,缺少必要的批评和惩罚。我曾发表过一个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缺钙的、危险的教育。”对于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但“对孩子不能没有批评”,也永远是对的。没有批评的教育在我看来是一种“伪教育”。

  社会风气对孩子过度包容,家庭之中父母对孩子过多宠溺、包办,导致孩子们较少经历生活和心理上的磨练,普遍表现出娇气、自理能力差、抗挫力差、易逃避等特征,所以很多家长希冀吃苦教育能给孩子带来行为习惯、意志品格、感恩等各方面的良好改变。

  但夏令营绝不会“私人订制”出一个好孩子。父母不能用惩罚或诱骗的方式,让孩子去参加吃苦式的夏令营。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吃苦,尤其是孩子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时候,这种吃苦会成为单纯的受罪受苦,会造成孩子的愤怒和怨恨,随之破坏亲子关系,会导致孩子事后加倍补偿自己。只有唤醒孩子内心的需要,让他们在接受磨练和挑战的同时,感受到美好和难忘,吃苦教育才是有效果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好,让孩子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同时,鼓励孩子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一些变化和体验,促进他对生活的思考和领悟。

  如何从吃苦中受益?

  顽强其意志柔软其心灵

  特邀观察员:陈彩霞(北京市八一学校心理教研组组长)首先,应该让吃苦成为孩子的内心体验,加深孩子对自己吃苦后情感的体会和感受。吃过苦的孩子更了解陷在困苦中的感受,懂得从困苦中走出来需要什么样的努力,也会更珍惜走出困苦后内心的愉悦。当孩子有了丰富的内心体验,他才能真正认识到吃苦的重要性。

  其次,要选对吃什么样的苦。人为制造困苦的环境让孩子置身其中,如“熔炉般”的训练、沙漠徒步行等等吃苦教育,孩子或许可以在参加活动时感受到克服困难的勇气、坚持的重要性等等,但回到生活中,慢慢地又会回到原有的轨迹上。所以,人为制造的吃苦教育可以有,生活中的吃苦教育更是不可缺少。“吃苦”二字,可解释为遭受痛苦、苦难;经受艰苦。让孩子去参加军事化的夏令营、户外生存训练营、贫困山区感恩游等,孩子经受了艰苦,是吃了苦;生活中孩子感受到遭受了心理上的痛苦或苦难,也是一种吃苦,这种吃苦需及时地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学会面对痛苦、解决痛苦,从痛苦中成长和成熟!

  最后,吃苦教育需尊重孩子。在进行吃苦教育之前,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征得孩子同意;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让吃苦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生活的全过程。   

  总之,吃苦教育不只是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力,让他们变得更“强”,更是培养孩子们柔软的心灵,提高共情能力、悯弱能力,让他们变得更“软”。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吃苦教育”?

  生活即教育吃苦在平时

  特邀观察员: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夏令营是青少年很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一是它的集体性,有和同伴共同生活的经历;二是它的实践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去体验。但是不能把夏令营当做治疗和矫正“问题孩子”的场所。比如,如果孩子有网瘾、人际交往障碍时,父母强迫孩子进各种“改造式”的夏令营,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一种创伤。

  父母不能把教育的希望寄托于夏令营的短暂几天。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所以要在生活中给孩子提供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不溺爱不包办,教会孩子感恩。比如,吃饭的时候,感恩爸爸妈妈做饭,感恩农民伯伯种地。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挫折,父母不要剥夺孩子的体验和成长的机会。这需要父母转变观念。知识分两种,一种是书本上学到的间接知识,一种是生活中体验到的直接知识。但许多父母仅把书本上的当做知识,屏蔽掉了孩子在生活中多种体验,导致他们缺乏生活常识,缺乏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孩子学到的都是间接的知识,对生活缺少一种情感的介入,他们感触就不会深刻,甚至觉得是虚假的。

  所以,我们只需把原始的生活交给孩子们,不去娇生惯养孩子,不去剥夺孩子的成长经历,他自然就会在生活中体验到很多的艰辛和挫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经验和学习,就是所谓的“生活即教育”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知、情、意、行”。也就是说,首先形成认知,提高认同度;其次,产生情感,自觉接受;再次,磨炼意志,克服缺点;最后,化作行为,养成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关键。看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失败,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习惯于)怎么做。换句话说,孩子品质的培养要靠日积月累,而不能靠短期“恶补”。对青少年成长最重要的是——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需要长期的磨练。

  ■家长回应

  从关注学习成绩

  到关注孩子品质

  牛冬梅(11岁女孩妈妈):女儿去年参加过一次山区行的夏令营活动。在短时间内因为活动的主题性和内容的密集性,确实能让孩子们在集体的约束下暂时收敛起某些毛病,比如:霸道、自私、没有团队精神等等。这也离不开有责任心的带队老师的及时引导。

  但这种锻炼是暂时的。仅仅靠一两周的托管教育是徒劳的,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体验而已。反观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辞辛苦报很多辅导班,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品质的关注。所以,我觉得家长们真得把眼光从只关注学习,转到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理和品质上来。

  家长言传身教

  做好孩子的榜样

  郑懿(12岁男孩妈妈):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家长。这是任何机构或他人无法取代的,包括老师。一旦转嫁就失去了教育本身美好的意义和目的了。孩子对“艰苦”生活的接纳和感恩,是平常的日子“活”出来的。

  例如,日常生活中,父母提倡环保,并以身作则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对于物质追求,不贪图奢华,更注重节俭和实用;平时餐饮不讲究奢华,遇到突发状况,粗茶淡饭可以接受。这样,当物质不是主要追求目标,内在的精神世界是家庭里欣赏和推崇的主调时,孩子自然不需要刻意的“吃苦”训练,自然懂得“感恩”,自然懂得“珍惜”。

  不妨残酷地说,每个被“刻意”训练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偷懒”或“无知”的家长。真正的教育是“无痕教育”,是每个家长从自身“活”出来的品质。这需要家长愿意并有勇气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观念和方式。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