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趣的培养重于学习本身

2016年03月28日 09:14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一个家庭都特别重视孩子的成长。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在良好的衣食住行中尽情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然,根据家庭条件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无可厚非,但家长们更应该注重孩子精神上的给养。

  要知道,精神决定物质,有了精神的充实与愉悦,人才会收获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多来自于人对外界信息的摄取,也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的知识与进步。当然,大多数家长都在社会竞争与实践中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所以都对孩子的学习给予充分的重视。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在于他学习和改变的速度。对于家长来说,懂得学习规律,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这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带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与个体的认识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自然也就不会对它产生兴趣。相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认识越深刻,产生的情感就会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

  当然,兴趣并不单是对事物的表面关心,而是由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某方面的活动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充分关注,并进行积极探索和细心观察,表现出一种心驰神往的状态。也就是说,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提升学习效果,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兴趣是人学习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可以轻易敲开人智力的大门,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使人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充满生活的热情,对一个人良好个性的形成和人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博览古今中外,我们不难看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兴趣引导并在不断追求中为之付出努力的结果。所以说,在幼儿教育与基础教育中,人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孩子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有兴趣的自觉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这会使孩子获得强大的自我认同感。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简单的事,更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就更为自信。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这种感觉——简单。简单地学习,会让孩子拥有自信,拥有内在的自我笃定。轻松愉快地学习,往往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可见,从小注重培养孩子强烈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是帮助孩子实现人生和事业成功的最基础环节。因此,对家长来说,如何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造阅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

  一般来说,知识来源于书籍与实践,对青少年则更侧重于书籍。因此,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我们应该从十月怀胎起就开始给孩子读书。

  十月怀胎,每天为胎儿读半小时的合适书籍。

  0-3岁,每天睡前给孩子读一些美丽的童话、优美的散文。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个阶段每天为孩子读书的最好是同一个人。因为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重要时期,需要固定一个主要养育者,熟悉的面孔在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同时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3-6岁,在孩子能够拿得到的地方都放上有益的图书。在孩子玩积木的时候可以放一些古典音乐、成语故事朗诵或英语朗诵,孩子睡觉时可以调低音量。

  6-10岁,每天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讲到最精彩的时候马上停止,告诉孩子结局在书里,吸引孩子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

  如果孩子没能够在10岁以前爱上阅读,就要学会创造轻松的阅读环境,只要他看书就放松对他的要求,每当他不看书的时候就处处严格要求他。

  另外,家长也应该为自己补补课,多跟孩子一起读一些圣贤书,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这对我们自身的成长来讲是很有益处的。

  二、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兴趣和好奇。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孩子会主动学习,会对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作为家长,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弄清事情真相,解决他们的问题,有效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当我们的孩子能够学会思考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找到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就能够从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收获精神上的愉悦。

  三、让孩子从最简单的做起,激发并保持孩子的求知欲。

  从事教育工作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急于让孩子学习更多知识,而是要让孩子从最简单的做起,让他通过学习与实践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并保持孩子的求知欲,这将直接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

  当孩子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很有可能会产生挫折感,这是孩子学习兴趣的大敌。如果他们面临的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会产生对自我的否定感,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变得不喜欢学习。

  四、用赏识给予孩子自信,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人性中最本质、最深切的渴望是被赞赏。赏识和鼓励孩子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在家长的鼓励和表扬中获得快乐、树立自信。父母的一句“孩子,你能行”会让孩子充满活力!不过,赏识孩子的目的不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让孩子出人头地,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赏识与鼓励中我们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这是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当我们有了这样的心态时,孩子的成才就是早晚的事。

  五、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快乐与趣味,也有枯燥和乏味。作为家长,我们要能够适时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学习中枯燥和乏味的部分,与孩子一起努力去寻找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正确运用方法和规律带来的那种事半功倍的感觉。这样一来,会让学习变得轻松许多,也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六、不强迫孩子学习,而是想办法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主动学习。

  学习涵盖两种状态:一是输入,二是输出。输出前必有所输入。在每天的24小时中,人并非时时都处于可输入状态。当处于不适宜输入状态时,就不适合学习了。

  比如,当一个人有情绪时,你对他讲什么道理,他一般都听不进去。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大脑会完全沉浸于其中。这种状况是不适宜输入的,因为他完全处于不接受的状态,强行灌输只会适得其反。当一个人犯错时,恐惧感会令他寻找各种理由抵抗,别人很难有说服的空间。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想出去玩的时候,如果父母粗暴地逼迫他学习,孩子即使学习了也不会有好效果。因为学习和玩耍会交替出现在他的头脑里,只有在一种可学习的输入状态时,才会收到成效,而且会学得更快、更有效率。这也就是“一心不可二用”的道理。

  所以,强迫孩子学习只会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家长应该在孩子适合输入的状态中,培养孩子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当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时,就能够将其有效运用于实践中,从而收获学习的快乐。他就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以更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将是一种良性循环,会在无形中使孩子建立一种主动学习的行为模式,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导孩子学习,他也会主动学习并取得长久进步。

    本文由万卷图书授权摘自《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