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孩子哭闹时讲道理

2017年06月14日 06:30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掌握教养大原则,各种状况都能从容应对

  泽爸认为亲子教育,可从四个面向谈起:情绪、沟通、教养与关系,每个面向都有基本原则可遵循。

  情绪

  关于情绪,我们不只要面对孩子的情绪,更要顾及大人的情绪。

  孩子当然可以哭闹

  每个人都有生气、难过等负面情绪的时候,大人或许知道用运动、消遣、抱怨等方式宣泄,但孩子不知道要如何表达,也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就只会哭闹。所以我们要把孩子哭闹的行为视为常态,而非抱怨“怎么又在哭了!”有了这个认知和心态,不管面临任何情境,都可以采用正面的心态去处理孩子的哭闹与失控。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只有发泄情绪的方式,会不会影响到他人而已。

  孩子当然可以哭闹。但更重要的是教导孩子,如何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正确的宣泄情绪。当孩子哭闹打妈妈时,请跟孩子说:“你打妈妈,妈妈好痛喔。不可以打我,不然你捶枕头好啦!” 当孩子在大庭广众下大哭大叫,请跟孩子说:“你这样大叫会让别人不舒服,走,我陪你去没有人的地方哭。”

  不要在孩子哭闹时讲道理

  当负面情绪掌控行为时,只会让人感觉烦躁与激动,此时的我们,耳朵是关起来的,听不进任何道理。然而,当我们对着正在哭闹的孩子讲道理时,若孩子的反应是不想听、没在听或顶嘴,只会让我们更加生气而已,所以,何必白费唇舌呢?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讲道理,当下只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就好。

  依照泽爸的经验,当孩子哭闹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一句神奇咒语:“我陪你哭完。”来安抚孩子的情绪。这句神奇咒语有两个意涵:“同理”与“陪伴”。父母同理孩子可以有负面情绪想要宣泄, 而且让孩子知道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着你。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理解,与愿意陪伴自己时,很快就可以从哭闹中平复情绪。

  “换手”“离开”与“沉默”,面对孩子的哭闹

  除了孩子的情绪,父母的情绪也不能忽略。当我们用负面情绪面对孩子,只会被情绪绑架行为与言语。当你怒气冲冲、一触即发的时刻,很有可能言行失控,不管是打骂、威胁或羞辱孩子,往往会造成孩子身心上的伤害,更加破坏了亲子关系。

  大人的价值,在于比孩子更懂得情绪管理。

  当我们自知正处于暴怒状态,面对孩子哭闹时,可以“换手”“离开”与“沉默”。“换手”,就是请另一半或他人处理孩子的状况。“离开”,意即远离是非之地,等情绪平复之后再回来继续沟通。“沉默”,则是当没有人可以换手或当下无法离开孩子时,至少可以选择沉默,不要随着孩子的哭闹起舞,请自行调节呼吸与情绪,等冷静下来再做反应。

  沟通

  一味要求孩子听从父母是“命令”,然后再用大道理包装是“说服”。不管是命令还是说服,都是沟通的单行道。当亲子之间的沟通只有单向时,孩子一开始或许会尝试强烈表达不满或顽强抵抗,假使依然无效,就会私下偷偷来或是不想再与爸妈沟通了。

  双向沟通,才能避免孩子阳奉阴违

  只有双向沟通,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

  父母必须向孩子说明我们希望他这么做的原因,再倾听孩子的想法,一起讨论如何可以达成双方都同意的双赢决定。有来有往, 畅行无阻,才是所谓的双向沟通。

  单纯倾听,不加任何评论与建议

  很多父母才听孩子说了一句话,便立刻打断并加以反驳:“我懂你的意思,但爸爸要跟你说的是⋯⋯”或是当孩子讲了一句不好听的话,我们立刻严厉纠正:“讲话怎么这么难听,以后不可以⋯⋯” 即使我们是为了孩子好,但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心中产生“爸妈都不懂我,反正讲了他们也听不懂”的念头。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裂缝就会越来越大,亲子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疏离。

  倾听,就是不加任何评论与建议。

  诉苦与抱怨,其实也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当孩子跟你诉苦学校发生的事情,抱怨同学不友善,或是老师对他不好⋯⋯都只是在发泄。父母只要倾听就好,不一定要给予批评或建议,才算尽到父母的责任。有时候,让孩子感觉我们跟他是同一国的,孩子才会愿意滔滔不绝的让我们知道更多,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进而达到亲子沟通的目的。至于教导与纠正,就请等孩子讲完之后再说吧。

  真诚回应孩子,拉拢孩子的心

  孩子在跟我们讲话的时候,若我们一边打计算机或滑手机,一边随口应答:“嗯,嗯。”其实孩子都知道,我们并没有认真在听他讲话或回应他。

  父母现在不回应孩子,孩子以后就不会响应我们呀!

  放下手上的事物,真心地看着孩子、响应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在认真倾听你说话,并且确实接收到你的想法”,父母与孩子的心,才会相连在一起永不分离。

  教养

  当孩子表现出负面行为,父母当然要教导,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本文摘自《转念:从命令式吼叫道亲密陪伴》作者魏玮志 由天地出版社授权选载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