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一个小男孩来我家做客。据说这孩子特别喜欢画画。于是,我拿出颜料、画笔、纸张,用一个杯子接了水做笔洗,一个碟子当调色盘,在桌子上铺开纸,招待我的小客人。看到这些从未用过的绘画材料,小男孩跃跃欲试,显得非常激动。
“你给阿姨画辆小汽车吧!”看到小男孩拿起笔,他妈妈很想让孩子表现一把。
小男孩像没有听到妈妈的话,自顾自蘸了颜料,在纸上涂抹起来。
“这些水是干吗的?”小男孩涂了一会儿,抬起头看着我。
“画家画画的时候会用它来稀释颜料,洗笔。你要觉得颜料太浓,可以在里面蘸点水。不想要哪种颜料了,也可以在里面把笔洗干净。你想怎么用它,也可以自己尝试呀!”
小男孩将蘸满颜料的笔伸进杯子里,涮了起来。看到杯子里的水变了颜色,小家伙两眼放光。接着,他用在杯子里涮过的笔在纸上画起了圈圈。
“别瞎画。你好好给阿姨画一幅画。”他妈妈又在提醒。小男孩依然置若罔闻,继续在纸上同一个位置专注地画着圈圈。纸张被画笔浸湿,软化,然后破裂,颜料涂在了桌面上。
“你看看,你都把纸弄破了。桌子也弄脏了。再这样,不让你玩了。”他妈妈有点急了。
“没关系,待会儿拿抹布擦擦就好。”我鼓励小男孩继续。
小男孩又蘸了颜料,先在杯子里洗洗,然后在纸上换个位置继续画圈圈,直到纸张被磨透,颜料涂到桌面上。画了几个圈圈之后,小男孩换了一种颜料,继续在纸上涂抹。因为控制不好小手的力度,小男孩手中的笔抖了一下,颜料涂在了他画好的某个圈圈上。于是,两种颜料混合,产生了变化。
“变色了!变色了!阿姨,你快看!”小男孩欢呼起来。
“呀,真的!”我立刻回应小男孩,显得很“惊讶”,仿佛第一次知道两种颜色混到一起竟然会变色。
看到这个变色的现象,小男孩游戏的方向转换,不再专注于画圈圈,而是专注于玩颜料——将各种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杯子里洗笔,再蘸另一种颜料,继续。
“水的颜色也变了。”小男孩看着我,无比兴奋:“阿姨你看,这边的颜色跟那边的颜色还不一样呢。”原来是杯壁形成的阴影作怪,使杯子里的颜色有了深浅的错觉。小家伙观察真够细致的。
“你观察得可真细致。我也奇怪呀,为什么这两边的颜色不一样呢?”
小男孩凝神思考,没有找到答案。
我把杯子挪过来一点,“好奇”地看着,故意让杯子转动了一下。小男孩一直盯着杯子,没有观察到这种变化。于是,我将杯子倾斜着,拿到小男孩
眼前。
“阿姨,你看,这个浅颜色的变大了。”他终于看到了变化。我向他竖了下大拇指,夸奖他一下。然后,我拿着杯子,加大倾斜的角度,直到阴影完全
消失。
“现在颜色一样了。”
我让倾斜的角度小一点,他立刻发现又有了深浅不一的两种颜色。我往另一个方向倾斜的角度更大些。“现在黑色变多了。”小男孩兴奋地报告。
“是的,我也看到了。”我继续移动杯子,跟小男孩一起观察这种变化。
“阿姨,我知道了,是因为窗户。”小男孩悟到这种变化与位置有关系了。不过,他还不清楚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那我们离开窗户,到书房试试吧。”我们端着杯子进了书房,把头顶的灯打开。这下,杯子里的颜色均匀了。小男孩看了看,若有所思:“是灯。”
“有可能。我们再试试别的吧!”我又给他找来手电筒、蜡烛、台灯,让他一一尝试。在玩遍了这些与光相关的游戏之后,小男孩隐约明白了其中的
道理。
«
在玩的过程中,小男孩总结了以下规律:
两种颜色混到一起会变色;
好多颜料混到一起,颜色就不漂亮了;
水加多了,颜色就µ;
不加水,颜色就“高”(他的意思是指颜料会堆积在纸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厚度);
在一个地方画多了,纸就破了,加水越多,破得越快;
等先画好的干了,再换颜色画,就不会变色,会把原来的颜色变没(原来的颜色被遮盖)。
多亏这个孩子执拗,不听从妈妈的指令,他才有了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发现这么多有趣的事实。若他是个典型的“乖孩子”,就会服从妈妈的指令,乖乖地给我画一辆车,或者别的什么,后续的一切又怎么可能发生呢?孩子又怎么可能如此享受这个活动,并从这个活动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呢?
对孩子来说,让他以自己为主体去发现这一切,比我们直接告知他结果要意义重大得多。在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探究因果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诸多的能力都在无形中得到锻炼,最重要的是,他从这个游戏当中得到了乐趣,获得了成就感,这才是推动他不断向前的动力。
当孩子表现得很执拗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何不给他一个尝试的机会,再根据孩子的反应,适时介入,外加一点点助力,让他的自主学习得以深化呢?
“我自己”——宝宝的自主学习宣言
孩子执拗,是令很多父母头痛的行为。孩子的执拗通常从两岁左右开始。当孩子开始有了“我自己”的概念,甚至一天到晚喊着“我唧唧(我自己)”时,我们就可能陷入混乱:给孩子喂饭,他会抢勺子、抢碗、抢筷子,你根本就难以将饭菜喂进他嘴里。若把他手里的餐具抢过来,他就喊叫、哭闹,发脾气。若由着他,他就挥舞碗筷,四面出击,甚至将它们扔到地上,再大声喊叫着,要求你给他捡起来继续扔。哪天他突然想要自己穿衣服,却怎么也穿不上,若有人试图帮忙,他就大发脾气¡¡面对一个凡事都要“我唧唧”的小家伙,有时候确实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尤其在我们时间不充裕的时候。
不过,这个混乱的阶段非常有价值。“我自己”,无异于孩子自主学习的一个宣言。若我们善加利用,就可以开启孩子智慧的宝库,帮助他发展自主学习力。这就需要我们注意观察孩子“我自己”的苗头,把自主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孩子。甚至,我们可以在孩子的这种苗头还没有完全显现之前,就不着痕迹地创造环境,让他自主把握机会。
有位妈妈跟我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每次吃饭,妈妈都会悄悄地放一把勺子在孩子的面前。某天,孩子突然对这把勺子产生了兴趣,他拿起勺子,捅进了小碗,试图舀起碗里的饭菜,但是,因为手眼协调不够好,他总是扑空。好不容易舀起一点饭菜,在往嘴里塞的时候,他的勺子碰到鼻子,饭菜被碰落到地上。等他终于把勺子塞进嘴里,饭菜早没了踪影。不过,他还是舔到了勺子上面饭菜的味道。即便这个经历看似如此失败,但也大大地鼓舞了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他一次次地努力,从不放弃。终于有一天,他学会了熟练地使用勺子。
在孩子熟练使用勺子之后,妈妈又在他的小碗旁边放上一双筷子。一开始,孩子对这双筷子视而不见。某天,他突然拿起了筷子。当然,这又是一个艰难的学习使用餐具的过程。小家伙拿起筷子,在碗里、盘里杵了半天,终于叉到一块西红柿鸡蛋,塞进了嘴里。他成功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到两岁多一点,当周围大多数孩子还在被家长追着喂饭时,这个小家伙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自己享受吃饭了。当然,妈妈也无须担心他不好好吃饭啦。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疑惑,这些事情看起来跟自主学习可是风马牛不相及呀?实际上,很多能力的培养都与自主学习相关,日常生活中很多貌似不起眼的活动,恰恰是孩子自主学习力获得提升的机会。
比如吃饭这件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好契机。如果从孩子会坐会拿东西开始,一到吃饭时间就让他坐在餐桌前,给他一个小碗,里面放点饭菜,让他尝试自己吃,这件看似与自主学习没有交集的小事就可以带给他许多:
让孩子自己吃,是为了让孩子养成不依赖他人的习惯。一个凡事依赖他人的孩子,他的自主学习力是很难养成的。
在吃饭时,饭菜的质地、色泽、软硬度、形状、口感¡¡都会带给孩子特别的刺激,这些经验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促进大脑的发育。聪明的大脑,不正是自主学习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吗?
孩子在自己吃饭时,若他能成功地将饭菜塞进嘴里,便能锻炼他小手的精细动作。有句俗话叫“心灵手巧”,可见,手巧与心灵是相互关联的。
孩子能很好地控制餐具,自如地进食,就会产生成就感与愉悦感。这种成就感与愉悦感会鼓舞孩子,让他变得更自信,自我价值感更高,更乐于探索与行动。这也是自主学习力形成的要素之一。相反,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孩子,他会有更多的无力感。尤其进入幼儿园之后,看到其他的小伙伴自理能力高出自己,这种无力感会加重,成为妨°他学习的一个因素,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孩子最终学会使用餐具,需要经历一个尝试—失败—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尝试—成功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孩子尝试自主学习的极好机会。
当然,要享受这个阶段,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挑战。尤其在尝试的初期,我们会经历一个相当混乱的阶段。不过,我们可以尝试智慧一点去处理这些问题,既满足孩子自主学习的需求,又让一切不至于混乱到我们无法容忍的地步。比如,孩子对自己吃饭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围个带兜的围嘴,接住那些“漏网之鱼”,还可以在他餐椅下面铺一块易于清洗的塑料布或者报纸等,降低饭后收拾的难度。这个混乱的阶段早晚会过去。我们越是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这个混乱的阶段持续的时间便越短。当孩子能够自主地控制小手,手眼协调一致,这种混乱场面自然会消失。从混乱走向有序,孩子则会成长一大步。。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有混乱的阶段都有意义,都值得我们陪伴孩子一起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