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秋冬转换之季,也是婴幼儿发病的高峰期。在宝宝发病的初期,一些家长会根据习惯给孩子服药。为此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徐康康。徐主任介绍说,近年来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报告渐多,相当一部分与儿童服用成人药有关。由于目前市场上超过90%的药物没有儿童专用剂型,只能将成人剂型进行剂量折算后给儿童使用。由于儿童体质较弱,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全,解毒排泄功能较弱,对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成人。
不要一发烧就急着吃药
孩子一发烧,家长就会非常着急。徐康康主任说,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所以,低热或中热时,最好不要给孩子用退热药,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不稳定,退热药的使用更应慎重。此外退烧药也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药效后孩子还会出现反复,这些属于正常的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出现发烧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脱衣散热,松解包降温,采用温水擦身、冰袋敷等物理降温。只有在腋下温度超过38.5℃时才主张给孩子吃退烧药。
两类腹泻药不能同时服
秋季是小儿轮状病毒的高发季,腹泻的患儿增多。在门诊医生开具的处方中常会有两类,一类是吸附剂,例如必奇、思密达;另一类是活菌制剂,如妈咪爱、培菲康、米雅等。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在给患儿服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把两类药品分开。
徐康康主任说,正确的服药顺序是空腹服用活菌制剂,饭后再服用吸附剂,两者之间要间隔一到两个小时。但同样是活菌制剂的培菲康却应该在饭后服用,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另外,活菌制剂宜用冷水或温水冲服,切不可用开水冲服。
服止咳药后不要喝水
目前在市场上儿童止咳祛痰药种类很多,徐康康主任说,一般对频繁的干咳,或痰液不多的刺激性咳嗽,可选用以止咳为主的药物。对于痰多的咳嗽不能单用止咳药,应选用以祛痰为主的药物。
止咳药物一般应放在最后服用,并且服用后应尽量不喝或少喝水。若喝水,会使药液稀释,失去止咳作用。
两岁后不需额外补钙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不爱吃饭、夜里爱流汗都是缺钙造成的。两岁以上孩子户外活动较多,而且此时食物品种增多,同时生长速度较以前减慢,所以不需要再额外补钙。
此外,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并非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如何计算儿童服药剂量?
说明书中有用药剂量的,每次(日)剂量=小儿体重kg×每次(日)药量/kg。说明书中没有儿童用量的,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70kg,对特殊体形儿童用量要相应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