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流感防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多位专家向外界透露:根据目前全球流感的蔓延情况以及我国气候状况预测,今年我国的流感爆发高峰将从12月延续到明年1月。在此期间,甲型H3N2、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三种流感可能同时流行。其中,甲型H3N2是最主要的流感病毒,不排除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进入11月以来,已有多股冷空气陆续袭击我市,由于冬季人们从事一些室内活动的机会增多,市民家中开窗通风的时间也减少了,这使得各类型流感的传播几率大大增加。
别把流感当普通感冒
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乏力、高烧……众所周知,这些是感冒的症状。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普通感冒与流感相混淆,大部分人不懂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专家介绍,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症状较轻,传染性较弱,一般一星期左右即可自愈,也较少引起并发症。而流感全名是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大的特点是发病突然、传染性强、临床症状较重,如畏寒、全身无力、发烧,甚至引发39~40℃的持续高热,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据了解,流感的传播模式往往是在人群中大规模发病,可在秋冬季节反复几轮传播。更危险的是,流感可以引发肺炎、心肌炎、支气管炎等多种并发症,对幼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有很大的危害。世卫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约有6亿人感染流感,300万人因流感引起严重并发症,造成约30万人死亡。流感病毒大致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可造成呼吸系统严重损伤,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并发症。研究证明,病毒在空气中不能独立生存,通常是附着在比它自身大数百倍的灰尘颗粒上四处漂浮。而冬季户外和室内相对干燥,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增多,这就给流感病毒的孳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冬季人们室内活动增多,这也加大了被传染的可能。
暖冬更易得流感
9月以来,关于今年北半球冬天将遇“千年极寒”的说法可谓轰动一时,但最近世界气象组织已经证实这只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臆测。事实上,虽然现在已进入12月,我市却迟迟未进入气象学上的冬天,与去年11月初即降下首场大雪相比,今冬的泉城到目前为止仍很温暖。尽管如此,来去匆匆的冷空气还是给市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记者在省城一家医院了解到,由于近期多变的天气,患上流行性感冒的人数明显增加,而这其中又以老年人、幼童和体质较差的人居多。医生告诉记者,今年几股冷空气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导致天气变化剧烈,温差比较大,这样的天气较之持续的低温更容易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另外,暖冬会使一些致病微生物因温度适宜而繁殖加快、存活更久。加之冬季我市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大气污染加重,一方面使致病微生物更加活跃,空气中病原体增多,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人体呼吸道黏膜的防御机能,此消彼长,无疑加大了流感等疾病爆发的可能。对此,专家提醒市民:暖冬背后,时刻隐藏着疾病隐患,不要被温暖的天气麻痹,虽然暖冬中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但也会出现强降温天气,暖冬更需要加强防寒保暖。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以甲型H3为主,这是一种季节性流感病毒,对此,有学者表示了担忧,去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过后,人们在心态上从积极转为消极,可能放松对季节性流感的防控。因此,今冬爆发流感疫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防控流感,多管齐下
专家预计,受暖冬的影响,今冬明春的流感流行高峰将在明年1月出现。而2月份由于正值春节,人们外出聚会的机会大大增加,人群的聚集增加了流感传播甚至爆发的可能。医生提醒广大市民:防控流感要多管齐下,除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外,应勤洗手、多喝水,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少去封闭、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且不要过量饮酒,因为人在醉酒后抵抗力会明显下降。此外,保持空气新鲜对防流感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当环境相对湿度高于50%时,流感病毒的存活时间不超过10小时,10小时后全部死亡;相对湿度一旦低于35%,病毒在24小时后的存活率仍在10%以上。因此,在冬季给室内空气加湿,保持合理的相对湿度,有利于抑制流感病毒,有条件的家庭可选择空气加湿器。另外,正确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可以辅助防治流感,因为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是流感病毒和细菌的传播载体,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数量可抑制病毒的传播。
据了解,注射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流感的最佳手段。接种流感疫苗的个体,冬季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已成为流感传播的高危场所,有统计显示,中国爆发流感疫情85%以上都是发生在学校,而在最近一次甲型H1N1大流行中,甲流主要影响的也是儿童,有关单位应根据情况组织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加强对早期患者的甄别和治疗。(崔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