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诊断指标可以确诊川崎病,只能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
●持续发热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是川崎病的重要诊断标准
●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川崎病的常用药物
医学指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小儿心脏科主任陈笋
“我家儿子得的是川崎病”,丁小姐的儿子高烧了四五天,虽然用了头孢等抗生素,但高烧就是一直不退,当她在儿子的病因终于找到后告知亲朋好友时,他们中大部分的反应是:“这是什么病?”“可以预防吗?”“可以治愈吗?”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小儿心脏科主任陈笋表示,虽然对于普通市民来讲,川崎病显得比较陌生,但是对于儿科医生来说,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病,虽然目前无法预防,而且容易和链球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但绝大多数川崎病都可以治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案例:
持续高烧四五天不退
丁小姐的儿子刚满19个月,在打了白百破的最后一针后四天开始发烧,开始是37.6℃,到了傍晚,耳温竟然升到了39℃,服用美林降温后,4至6个小时又开始高烧。第二天一大早,丁小姐就带着孩子到了医院,血检结果显示CRP和白细胞的指标都很高,医生一看结果就说,必须要输液了,于是,当天就用了头孢。
本以为用上了头孢,发烧的情况就可以好转了,“谁知刚输完液,还没离开医院呢,儿子的体温又升到39℃以上了,医生也没有更好的建议,只是继续输液。用了两天头孢后的血检结果是,白细胞指标下来了一些,但仍然高,同时,CRP指标还上升了。”丁小姐有点耐不住了,问医生,到底是身体哪个部位发生了炎症?为什么没有什么症状?“医生反问我:‘这不是很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吗?还要怎么明显?’确实,从发烧起的第四天开始,儿子有点流清鼻涕,并带有偶尔的咳嗽。于是,换了头孢,改用青霉素,又是两天,病情仍然没有好转,似乎还越来越严重——儿子的精神状态明显变差了,不愿意吃喝,也不准我们动他,显得有点烦躁,整天都在昏睡。”丁小姐说。
到发烧第五天时,丁小姐发现,儿子的眼睛红红的,布满红血丝,口腔里面也是红彤彤的。丁小姐根据儿子的症状上网一搜,一个奇怪的病名跃入她的视线——川崎病,这是什么病?丁小姐头皮一麻。
治疗:
绝大多数川崎病可治愈
“川崎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最多见的是1至5岁的儿童。虽然对于普通市民来讲,川崎病显得比较陌生,但是对于儿科医生来说,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病了,儿童持续5天以上的高烧,以及CRP、白细胞指标高企不下的高烧,儿科医生都要考虑到川崎病的可能性。”陈笋表示,川崎病并不是疑难杂症,对它的治疗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治疗药物:一是阿司匹林,早期需要的剂量会比较大,主要是针对炎症,后期继续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是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冠状动脉的血栓;还有一种就是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90%的人对丙种球蛋白都是敏感的,所以,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使用后,一般在48小时之内,持续的高热就可以退下了,血检指标所呈现的炎症也显示得到控制,也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冠状动脉病变是川崎病最重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不过,陈笋表示,由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普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比例已经由20%~25%降低到5%左右。
陈笋表示,绝大多数的川崎病都可以治愈,患者通常在3至4天后就可以出院,但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可能滞后,所以在治愈后的2至3个月内,要继续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并定期进行心脏彩超的复查,必要时还要做心电图,3个月后,可停用阿司匹林,但在半年至数年内,仍需要做心脏彩超的随访,国外甚至推荐川崎病发生后终身随访。
诊断:
高热用抗生素治疗后无效
“这是比较典型的川崎病。”陈笋表示,川崎病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诊断指标,只能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1.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持续高热,通常大于五天;2.身体有些部位出现皮疹;3.结膜充血,眼睛红,像眼泪汪汪一样,但是很少眼屎等分泌物;4.嘴唇红和干裂,舌头呈杨梅状;5.部分儿童会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6.手指肿胀,肛周脱皮,后期通常手指会有脱皮,有些小孩手心会有红斑。另外,这些儿童血象非常高,C反应蛋白非常高,小孩通常很烦躁,对小婴儿来说,卡介苗的接种处在结痂好了后再发生红肿破溃也是提示川崎病的重要表现。
陈笋表示,川崎病有很多症状和链球菌感染相似,很容易混淆,所以在诊断上,川崎病有个重要诊断标准就是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因为链球菌感染通常用抗生素是有效的。(周裕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