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季警惕新生儿冷伤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主要表现为低体温、皮肤硬肿,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

  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易于失热,能量贮备少,代偿产热不足,因此,寒冷时易发生低体温。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溶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固,出现皮肤硬肿。低体温导致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病初表现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活动减少等症状,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35℃,轻症为30~35℃,重症<30℃,可出现四肢或全身冰冷;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皮肤按压似橡皮样感,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硬肿发生顺序是: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重症可出现休克、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衰竭表现。

  发生新生儿冷伤的患儿需要住院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复温、供给热量和液体、防止感染、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家长要了解新生儿冷伤的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适宜的新生儿室内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4℃;新生婴儿应注意保暖和用温热毛毡包裹;加强喂养,补充热量;新生儿外出过程中应有合适的保暖措施,可置婴儿于怀抱中紧贴人体取暖。(摘编自《澳门日报》)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