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微博引发网络爱心人士的关注,一名6个月大的男婴被家长遗弃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该男孩因维生素K缺乏症,致大量颅内出血,呼吸衰竭,家长担心预后差及经济困难,入院后即失踪。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积极救助,目前孩子康复极好,医院呼吁家长来医院认领。
在消息爆出后,在为男孩的命运揪心的同时,因维生素K缺乏带来的健康风险,也引发人们关注。记者咨询沪上几家医院儿科了解到,从2002年起,上海市围产学会就对区级以上产科提出要求,必须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针,此后,维生素K缺乏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大大减少。此后,国内比较发达的城市陆续开始普及这一做法。
但是,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只是医学领域内的常规做法,或者是倡导性的做法,并没有在中国范围内强制普及。新华医院儿科专家朱建幸表示:“虽然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但上海医院的儿科仍不时能接到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儿,原因在于私自接生,以及不合法的接生场所仍然存在。使得这些孩子存在健康隐患。”
维生素K是参与体内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辅酶,由于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体内的凝血过程。体内的出血与凝血应达到平衡,一旦凝血机制不畅,就有可能导致出血,而由于颅内空间较小,一旦血细胞跑出血管壁,就会导致颅内出血。一般而言,维生素K缺乏症多发生于出生2—3个月期间。上海仁济医院儿科主任曹兰芳告诉记者,维生素K缺乏症引发的颅内出血情况比较危急,可导致偏瘫、智力低下,严重可直接致死。因此,欧美等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提倡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以减少危险的发生。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科主任李斐告诉记者,临床发现,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缺乏维生素K、维生素D,以及少量的铁,“母乳喂养是很好的喂养方式,但客观地说,母乳不可能包含所有儿童所需的营养成分,因此多年前,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针就是医院的诊疗常规,全国亦是如此。”
通常,在上海的产科医院孩子出生后,就会注射维生素K,剂量约0.3毫克,足以满足新生儿每天需求7微克的量。如果新生儿出生后喂养配方奶粉,也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
尽管本地的正规医院已经普及,但记者获悉,近年上海仍有不少医院收治过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医生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是在家自行接生的患儿,或者是在所谓的小诊所内出生的孩子,由于孩子没在医院出生,没有注射维生素K针,隐患种子就此埋下。文献显示,缺乏维生素K,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的概率为0.6‰-3‰。(记者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