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受惊吓的宝贝战胜恐惧

  《全球百名新浪名博主谈育儿》

  自从端午小长假( 6月5日),丁儿在出游途中听了阿姨说的恐怖故事:有个小朋友上厕所忘了带纸擦屁股,他刚坐在马桶上,旁边就伸出了一只毛绒绒的手递给他一张纸……,这是故事中对丁儿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只要想到毛绒绒的手,娃娃就不敢进卫生间上厕所。

  后来还很快发展到根本不敢独自进卫生间,就是妈妈陪着,小家伙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想而知受到的惊吓程度。如下:

  1.每天都萎靡不振,笑容难见,一说话就是哭腔,神情极其可怜。

  2.每天食欲都相当地不好、出门也不奔跑、不再和弟弟打闹了,总是安安静静地走在妈妈旁边,反常、太反常了。

  3.每天晚上早早就睡觉,还一身一身地出汗,每晚妈妈睡觉前都要给娃娃换一两次衣服才行。

  4.不仅不能独自去卫生间,还不敢独自呆在一个屋里。 

  考虑到上述情况,妈妈觉得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干预,丁儿的情况不知会变成怎样呢,痛定思痛,妈妈开始思考如何引导娃娃战胜恐惧: 

  第一,恐惧初期,适当的陪伴会让孩子觉得安心

  既然娃娃有害怕的心理,就要正视现实,不能强求娃娃独自呆着,那样会加深娃娃的恐惧心理。最初妈妈都主动询问小家伙有什么需要,然后陪着去做,忙起来时,就把任务下放:”当儿,陪哥哥去卫生间洗手……”,当儿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于是原来经常吓唬弟弟“有鬼”的哥哥同志现在“灰溜溜”地跟在弟弟后面做事情,看着也有些好笑。

  后来,妈妈也不用给当儿布置任务了,丁儿已经掌握“规律”:但凡弟弟只要一去卫生间,小家伙赶紧跟上解决问题,绝对的小跟屁虫一个,呵呵。

  有时,当儿想在厨房外面边玩边陪妈妈做饭,丁儿则想去屋里玩玩具,于是就给弟弟提建设性意见:“弟弟,咱们去那屋玩积木吧”,不明所以的当儿被哥哥拽进屋里,哥哥同志好心地建议:“弟弟,你就坐在这里玩吧,我说你能走才能走哦”,现在想来小家伙的行为可爱也可笑,但当时的妈妈除了心酸还是心酸……

  丁儿很幸运有个能“全陪”的弟弟,若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大人的陪伴没法像孩子间这样亲密无间,再说还有顾不上的时候呢。 

  第二,言行上忽略孩子存在的问题,不主动提及也不特殊对待

  丁儿每天吃完饭都坐在椅子上不动弹,往常可早就跑去玩玩具了,妈妈假装不知道原因,问小家伙怎么不去玩,“我就在这儿歇歇”,其实是不敢一个人在屋里,妈妈假装不明白,绝对不主动提及什么害怕不害怕的问题。

  丁儿慢慢可以自己去卫生间洗手尿尿了,但是拉巴坚决不行,小家伙还想着那只“毛绒绒”的手呢,“妈妈,我今天都自己进卫生间洗手了(6月13日)”, 丁儿高兴地向妈妈汇报,此时,对娃娃竖起大拇指的妈妈只说了一句话“儿子,你都五岁了,这是应该的,做得好!”就当这件事情很平常(其实妈妈心里高兴着呢,娃娃在一点点地进步中),正是因为很平常,所以不是什么大加赞扬的事情,也不用给娃娃什么特别的奖励,不去人为强化娃娃这一意识。 

  第三,耐心等待、循序渐进,要给孩子战胜恐惧的时间

  如同孩子学走路要先学会爬行一样,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给娃娃战胜恐惧的时间,避免操之过急。

  丁儿不是不敢独自进卫生间嘛,那妈妈就陪着,一开始得站在卫生间里侧,慢慢地,变成娃娃先进卫生间,妈妈在外侧陪着,再往后,妈妈说娃娃拉臭臭不好闻,请求在卫生间门口看着,再再往后,妈妈借口还有很多活儿没干呢,说开着门就行,妈妈边干活边陪着,在妈妈“婉转”+“强硬”的态度下,丁儿如同妈妈期望的一样,渐渐往甩掉妈妈这根拐棍的方向前进着,妈妈的这些步骤都一一实施了,效果也是明显的,但丁儿看人“下菜碟”,只要一看爸爸回家了,就拉着爸爸的手要求爸爸陪着上厕所,妈妈果断地干预并要求爸爸同步,此时大人的言行必须一致,否则很容易让娃娃往回退缩。

  “爸爸,我要拉巴巴,开着门你在门外面陪我,妈妈说这样可以的”,“好”,爸爸同志在卫生间门外逡巡,妈妈则让爸爸转而忙自己的事去,没人侯在外面,丁儿也没注意到,已经解决了娃娃自己上卫生间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把门关上的问题了。 

  第四,针对恐惧的根源,借助游戏让孩子多接触多适应

  不是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嘛,丁儿既然害怕进卫生间,那就创造机会让娃娃自愿呆在卫生间里玩,妈妈从网上找来玩水的游戏,爸爸把吸管和瓶子组装好,游戏很吸引儿子们,于是趁热打铁告诉娃娃这必须在卫生间里玩,因为水容易弄得到处都是,兴奋之中的娃娃早已忘了自己不敢进卫生间的事情,成功!

  以前洗澡妈妈都不同意娃娃们玩水枪,因为那绝对是只玩不洗了,情况特殊,妈妈主动提议让丁儿边玩水枪边洗澡,趁着娃娃分神之际,妈妈悄悄把卫生间的门虚掩 上,这才是重点。

  丁儿发现门关了之后就大喊着让妈妈开门,妈妈假装不明白娃娃抗拒关门的原因,只是拉开门说“如果开着门,水枪里射出来的水就会留到外面地 上了,容易摔跤,而且妈妈还得费力气拖地”,然后若无其事地掩上门干家务,不知是玩水枪的吸引力还是妈妈的一番解释比较合情合理,丁儿接受了关上门玩水枪的事实,慢慢地适应了关上卫生间的门独自呆着。更大的成功! 

  第五,相信孩子,“母子约定”和“奖励措施”齐头并行

  “每 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都会有害怕的东西,这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妈妈和丁儿约定一个时间吧,妈妈允许你害怕几天,而且这几天妈妈都会陪着你去卫生间,但是过了这几天,丁儿就不能害怕了,行吗?”,“行,那六天吧”,“好吧”,“不不不,还是七天吧”,“行,就七天,我们说定了”,这是事情发生之初妈妈和丁儿拉 钩做的约定。

  “妈妈,你给我买这个玩具吧”,“儿子,你自己说怎样做才能得到这个玩具呀?”“我表现好”,还没等妈妈说话“利用”一下丁儿的这个请求呢,当儿就插嘴说出了妈妈的心声:“妈妈,我来说个规则吧,要是过了这七天哥哥不胆小了,就买给他”,“不行,我不要这个规则”,“丁儿,你看弟弟都知道过了七天你就不能胆小了”,当儿哈哈笑着“哥哥,你们俩的悄悄话我都听见了”,“妈妈,下回不让弟弟听到我们的悄悄话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丁儿的进步也一天比一天大……

  终于,6月19日, 卫生间门口,丁儿在和妈妈错身的一刹那,像以前一样习惯性地跟妈妈说了一句“妈妈,我去拉巴”,然后像没事儿人一样进了卫生间,那一刻,妈妈有点儿恍惚,但是心中大定,第一次耶,从受惊吓后丁儿还是第一次自己进卫生间拉巴并且主动关上了门,言语上也没有要求爸爸妈妈的陪伴。

  恐怖故事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毋庸多言。博友的话很有道理:

  “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少给他讲恐怖故事,除非确保他能够真正理解并接受!”

  “妈妈也要注意不要勾起他的回忆,直到他的心智足够成熟,也许过两年他们认字以后会看妈妈的日志,到时也要看情况决定是否让丁儿回顾这次事件。”

  丁儿终于战胜了恐惧,重新变回原来那个活泼阳光的大男孩,每每看着娃娃快乐的大笑脸,妈妈的心情便轻舞飞扬起来,回想这15天 来的点点滴滴,思及和娃娃恐惧之心的斗智斗勇,妈妈心里的酸涩和喜悦真的不是这些苍白的文字能完全表述的。

  做妈妈难,陪着孩子长大的过 程中,不知有多少的困难等在前面,面对两个性格特点完全不同的孩子,双宝爸妈承受的锻炼将更多,彷徨无助的时候也很多,只是身为父母,遇到事情就必须去想办法解决,因为在娃娃们羽翼未丰的此时此刻,我们,是儿子们唯一的依靠!

  文/丁当妈妈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huangshuangdddd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