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了?分清寒热再选药

宝宝感冒了?分清寒热再选药 宝宝感冒了?分清寒热再选药

  感冒是这个季节宝宝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中医讲究风寒风热,中医辨证论治首先要区分寒证与热证,我们可以根据“发热”和“怕冷”轻重来判断寒热:简单的说“怕冷”大于“发热”的是“风寒”,反之便是“风热”。

  巧辨风寒与风热

  ◎风寒  主要表现为怕冷严重,而发热不明显,同时伴头痛身疼,鼻流清涕,嗓子不红,苔薄白;

  ◎风热  热像要重,也就是说发热为主,怕冷不明显,伴鼻流浊涕,咽红或扁桃体红肿,苔黄等症状。

  Tips

  孩子本身的体质有热化的趋势,即使感受风寒之邪也会迅速化热,故而孩子的感冒类型中“热证多于寒证”,即使是寒证也多夹热证。同时夏天冷饮空调,冬天厚衣暖气,使得外寒内热或外热内寒之证变得尤为多见,也一反常态,出现夏天着凉的多,而冬天上火的多。所以,天冷的时候不一定是风寒,而天热的时候也不一定是风热。

  分清寒热再选药

  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寒证什么是热证之后,就明白了,寒证就应该选择辛温药来辛温解表,热证则应该用寒凉要来清热解毒。

  ◎如果孩子流清涕,但不发烧,没什么症状,此时便可以用葱白和生姜这类辛温的东西,煮水给孩子喝则不药而愈;

  ◎如果症状无改善或是出现化热的表现,比如嗓子红、咽痛、咽干、口渴、眼睛红、大便干等症状,可以选择双黄连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蓝芩口服液或是豉翘清热颗粒;

  ◎对于感冒一阵发热一阵怕冷的孩子可以选择口服小柴胡颗粒。

  风寒~宜辛温解表

  患风寒感冒时宜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可以给孩子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每次服用1/4~1/2袋,每日2~3次。

  其他的药物还有荆防败毒散、感冒软胶囊、风寒感冒冲剂、小儿清感灵片、清宣止咳颗粒、小青龙冲剂、柴胡饮冲剂等,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

  风热~宜辛凉解表

  风热感冒时宜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还可选用银翘散、桑菊感冒片、板蓝根冲剂、小儿清咽冲剂、风热感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健儿清解液。

  2岁以下的宝宝宜选用小儿感冒宁糖浆、葫芦散、小儿保泰康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2岁以上的宝宝宜选小儿感冒冲剂、咽扁冲剂、银黄口服液等。咽喉肿痛明显者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或银黄口含片。

  寒热感冒食疗各不同

  风寒~忌寒凉忌酸涩

  宝宝患风寒感冒时,要特别注意日常饮食上的一些禁忌,要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和寒凉性的瓜果,如西瓜、梨、香蕉、猕猴桃等。还要忌食酸味、涩味的食物,如食醋、酸白菜、泡菜以及山楂、乌梅、酸枣等酸性果品。

  中医师妈妈的食疗方

  风寒感冒时很多食物都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如生姜、葱白、豆豉等,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将其制作成一些饮料给宝宝喝。

  (1)带皮鲜生姜3~5片,红糖15克,煎成汤趁热给宝宝服用,以身体微微出汗时效果最好。

  (2)糯米50克,连须葱白2根,生姜5片,先煮糯米,快熟时放入已经捣烂的葱白和生姜,同煮片刻后趁热给宝宝服用。

  (3)淡豆豉10克,葱白20克,将二者同放入锅内煎汤,熟时加入少许红糖,趁热给宝宝服用,出汗即可。

  风热~忌辛热忌肥甘

  孩子患了风热感冒后要注意忌食辛热食物,如大葱、姜、辣椒、大蒜、韭菜、茴香、芥菜等辛温的调料和蔬菜,龙眼肉、大枣、栗子、核桃、杏等温热性的果品也不要给孩子吃。同时还要忌食肥甘厚味(即油腻肉食),中医讲“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留有后遗症之意)”,即热性疾病患者或热性疾病刚刚有消退之势时,进食油腻则使疾病迁延不愈,且能使疾病反复发作或出现后遗症。

  中医师妈妈的食疗方

  宝宝患了风热感冒时,可以吃辛凉清淡的食品,如菊花、茶叶、白菜、白萝卜、甜梨、甜橙等,同时这些食物还有很好的清热作用,妈妈们可以制作一些饮料给孩子喝,帮助孩子康复。

  (1)菊花10克,茶叶少许,煎水当茶饮。

  (2)大白菜50克,白萝卜(或胡萝卜)50克,切成细丝给宝宝做成汤,趁热服用。

  (3)甜梨或甜橙一个(约200克),榨成果汁让宝宝喝,每日1~2次。

  (4)西瓜一个,去皮和瓜子,将瓜瓤搅碎,每次服数勺,每日数次。

  (5)乌梅100克去核,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后加入白糖25克,冷却后给宝宝喝。

  当感冒遇上这些……

  孩子的感冒与成人有所不同,这是他们的身体特点所决定的。小儿肺脾常不足,而心肝相对有余,所以感受外邪之后,也容易影响心肝脾的正常功能,造成感冒夹滞、夹痰、夹惊3种表现:

  1.夹滞 

  孩子脾常不足,胃容量小,当感受外邪之后,常导致脾胃功能失调,饮食积滞,使感冒易兼夹食滞证,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甚至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而发生呕吐或者腹泻。此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消食药,如山楂丸、保和丸、消积口服液等。

  Tips

  家长常用的“打食药”如七珍丹、王氏保赤丸等峻下之品不建议使用,否则积滞不重时贸贸然使用会损伤孩子的脾胃,造成不思饮食或慢性腹泻等。

  2.夹惊 

  小儿心肝有余,感受外邪之后,易于化热化火,动风扰心,而出现烦躁哭闹、惊惕,甚至发生惊厥。如出现此类症状需要迅速于医院抢救,以免因抽搐时间过长对大脑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所以,有过感冒惊风的孩子,家中可备小儿牛黄清心散、猴枣散,同时常备泰诺林或美林等退热药,对预防惊厥起到一定的作用,及时就医,以免体温升高引起惊厥的发生。

  3.夹痰

  因小儿肺脏娇嫩,感冒之后,易兼夹痰证而出现咳嗽加剧、喉间有痰、舌苔厚腻,此时可口服肺力咳、百寿丹等。不过,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与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相鉴别,还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打开中医师妈妈的的感冒药箱

  居家小药

  宝宝感冒了,除了多喝水排毒之外,用一点居家小药,能控制感冒病情。那么,轻微的感冒症状该如何应对呢?爸爸妈妈们赶快来看一下吧。

  小儿感冒颗粒

  【主要成分】

  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每日2次。1岁以内每次6克(半袋),1~3岁每次6~12克(半袋至1袋),4~7岁每次12~18克(1~1.5袋),8~12岁每次24克(2袋)。

  【注意事项】

  1.感冒初起怕冷无汗、低烧、大便稀且次数多者慎用。

  2.1岁以下每次服用6克,应分多次服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2天后高热不退者,应去医院就诊。

  小儿咽扁颗粒

  【主要成分】

  金银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片。

  【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解毒止痛。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各种炎症如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口渴、发热、微恶寒、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可见轻度吞咽困难,咳嗽咯痰,咽黏膜及扁桃体充血。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1~2岁每次4克,每日2次;3~5岁每次4克,每日3次;6~14岁每次8克,每日2~3次。

  小儿感冒口服液

  【主要成分】

  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等。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本品口感微甜,服用方便,小儿易于接受,是适合于儿童服用的感冒良药。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2次,摇匀服用。1岁以下每次5毫升,1~3岁每次5~10毫升,4~7岁每次10~15毫升,8~12岁每次20毫升。

  【使用注意】

  感冒初起怕冷无汗、低烧、大便稀且次数多者慎用。

  感冒清热颗粒

  【主要成分】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在感冒初起时及时服用,效果尤佳。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每日2次。1岁以内每次3克,1~6岁每次6克,7~14岁每次12克。

  小儿清感灵片

  【主要成分】

  羌活、防风、川芎、苍术(炒)、荆芥穗、葛根、黄芩、地黄、白芷、牛黄、苦杏仁(炒)、甘草。

  【功能主治】

  发汗解肌、清热透表。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头痛无汗、肢体疼痛、口渴、口苦不思饮食、咽痛鼻塞、咳嗽痰多、体倦。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2次。 1岁以内每次1~2片,1~3岁每次2~3片,3岁以上每次3~5片,

  双黄连口服液

  【主要成分】

  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

  【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3次。1岁以内每次5毫升,1~6岁每次5~10毫升,7~14岁每次10~20毫升。

  (注:因生产厂家不同,药品的包装也不同,本文刊登的图片并非该药品的唯一包装,请家长以药店或医院的实物为准。)文/李霞  中医儿科博士,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治医师,中医师妈妈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