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安全座椅,孩子也不能坐在副驾位置,除非先将安全气囊关闭。
11月24日,乐清一辆轿车和商务车发生追尾事故,一名被妈妈抱着坐在副驾驶座上的3岁小男孩被弹出的安全气囊击中头部,导致颅脑损伤、颈部大动脉大出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正当人们还在为这出悲剧唏嘘时,12月7日,类似的惨剧再次上演,遭遇不幸的是一名5个月大的女婴。
家长抱宝宝坐副驾驶座引悲剧
12月7日深夜,郭女士驾车带着父亲和宝宝,从宁波赶往温州市区。当车辆行驶至温州境内时,小宝宝睡着了,为了让宝宝睡得舒服些,宝宝的外公特意将宝宝从后排专用婴儿座椅上抱到了怀里,安全隐患就此埋下。
之后,郭女士的车与一辆半挂车发生追尾。由于郭女士和父亲都系了安全带,加上安全气囊的保护,并没有遭到很大伤害。但追尾瞬间弹出的副驾安全气囊,正好砸中宝宝头部,宝宝当场休克。
近七成家长用双手当安全带
“安全座椅是用来保命的,绝对不能省。”市民杨女士已有8个月身孕,不久前在网上花1900多元团购了一款婴儿专用座椅,“婴幼儿乘车经不起一点折腾,一定要做到安全第一。”
然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杨女士这样的家长只占少数,遇到更多的是缺乏安全意识或“嫌麻烦”的家长。
在黄龙体育中心停车场,刚抱着4岁男孩走下副驾驶座的刘女士觉得,抱着宝宝坐车比较安全。“万一发生意外,家长能随时保护孩子。”
“平时都是我开车,她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抱着她坐在后座。”女儿已3岁的程先生表示,曾经也考虑过购买一个儿童安全座椅,但觉得拆装太麻烦,又特别占位置,而且根据不同年龄段老是得换,最后干脆放弃了。
在几个大型停车场和幼儿园随机采访中,与刘女士和程先生类似的家长占了绝大多数。许多家长都是自己系着安全带再抱着孩子坐车。“我抱着他,我的双手不就是安全带吗?”一位家长说。
尽管许多家长认为抱着孩子足够安全,但数据告诉我们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数据显示,仅2012年,中国有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死亡人数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截至去年,在所有儿童交通意外中,超过75%的孩子是在道路上受伤。而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高达65.17%的家长选择怀抱儿童的错误乘车方式。
孩子坐副驾驶座易受致命伤
“如果郭女士及其父亲能坚持让宝宝坐在后排专用安全座椅上,就算发生事故,悲剧也能避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车辆工程研究所孟教授说,发生类似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是家长太高估“双手的能力”了。
孟教授表示,实验研究表明,以3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瞬间,车内物体由于惯性产生的相对加速度约等于20倍的重力加速度。以一个10公斤的小孩为例,碰撞瞬间可以产生200公斤的“逃脱力”。“无论是坐在后排还是前排,家长根本不可能用双手控制住200公斤重像子弹一样飞出去的小孩,更何况意外发生时,很多家长自身都难保。”
“假如让小孩坐在副驾驶座上,无论是单独乘坐还是家长抱着,安全气囊都是对孩子的一种致命威胁。”孟教授强调,国内外几乎所有的车辆上的安全装置都是根据成年人设计的,包括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都不能对儿童起到保护作用。“在实验中,安全气囊弹出瞬间产生的力,能将一个模拟3岁孩童的布艺假人直接击烂。”在本报《好奇实验室》所做实验中,安全气囊的爆炸力能将加起来共约30公斤的轮胎炸起5米多高,可见安全气囊弹出瞬间惊人的冲击力。30公斤相当于一个10岁小孩的重量,可见让10岁以下的儿童直面安全气囊是多么不明智的决定。
孟教授还提醒家长,抛开安全气囊的因素,让孩子独自坐在汽车座位上,特别是前排副驾驶座同样非常危险。“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系上安全带的儿童只可能面对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安全带尺寸过大,从安全带中逃脱,飞向中控台或前挡玻璃,造成伤害;第二种是因为儿童系安全带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过颈部,容易会被安全带产生的瞬间张力勒伤颈部。而不系安全带,则可能从座椅上飞出去,造成伤亡。”所以,儿童乘车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而且必须安装在车辆后排位置上。